李忠杰
在我们党的四大召开90周年之际,上海市有关部门,特别是虹口区,与我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有关部门,隆重举行纪念四大的学术研讨会。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四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上海市委,上海市有关部门,包括虹口区对四大旧址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对四大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也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在保护革命遗址上,在挖掘历史资料方面,在加强历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也有幸参加过包括纪念馆的筹建、开馆等事项,受到了很多很深刻的教育。今天参加这样一个会议,也是一次教育。
四大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弘扬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就此,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科学认识中共四大的历史建树和意义
我们党到现在,一共召开过十八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代会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召开的。怎么认识这些党代会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呢?
(一)从党的探索发展过程看四大的历史地位。我们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奋斗、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从这样一个过程论观点,我们可以清醒地、准确地看到每次党代会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它延续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它对我们党的整个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从这样一种过程论观点出发,我们也就可以发现中共四大的召开,在党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在党的历史上,仍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把最初的几次党代会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在历史的重要关口对一些重要问题做出了重要的决定。
中共一大是把当时的共产主义分子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这当然具有开天辟地的重要意义。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一大是不是把我们党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呢?当然没有。建党是一个过程,所以从一大开始,后来又经过几次党代会,才实际上比较完整地完成了建党的任务。还有,对党的历史使命和纲领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毫无疑问,一大的纲领需要充分肯定。但是,仔细读一下当时的纲领,就可以发现它的主要理念,还是按照《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要求展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要消灭私有财产。理论上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结合当时中国的现实,能说这是一个主要任务吗?所以,后来我们党逐步提炼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确认主要任务是搞新民主主义革命。
那么,这个纲领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中共二大的主要贡献,就是把党的纲领区分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消灭私有制、实行社会革命是我们长远的任务。但当时的中国,最需要解决什么?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所以提出的口号就是“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确定了这样的纲领之后,我们党与其他党的关系,我们的主要工作,必然就发生了调整。围绕着这样的任务,我们就有可能也必须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共同开展国民革命。
到了中共三大,采取了一种以党员个人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行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三大以后,国共合作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发展,从而使当时的国民革命运动出现很好的形势。但是,在国共合作过程中也遇到很多课题与挑战。国共两党之间,有合作但也有分歧,而且这里面的摩擦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呢?其实还需要回到一大和二大的纲领上,就是怎么处理好民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
正如中共四大后来所指出的,由于国共合作是一个主要的任务,所以大家都忙着在两个党合作的大框架之下去开展工作。尤其是我们党员参与了国民党的工作,成为国民党党员,我们发展党员也都忙着建立国民党的党部,对工农群众也是在国民党的旗帜之下开展工作。这样一种情况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但自然就遇到了诸多问题,譬如还要不要打出我们党自己的旗帜?在国共合作中怎么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不要坚持我们的独立自主性乃至我们的领导权?我们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做群众工作?
这些问题提出来了,要求回答。正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一种历史逻辑之下,必然要求中共四大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这样的历史逻辑出发,就引申出第二条,即中共四大的主要建树和作用、贡献问题。
(二)中共四大的主要建树和作用、贡献。关于四大的建树、作用和贡献,很多专家学者都做了研究。我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际合作和博弈。对此很多同志说,主要是党的领导权问题。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从当时的现实来说,就是怎么处理好国共两党关系。这里面实际上是合作和博弈同时在进行。合作是必要的,也是管用的。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这是三大前后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最后采取的是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这在世界政党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对这样的合作方式,到现在还是有不同的看法。这个问题不着急,还可以继续研究。
由于采用这样的形式,便带来了很多难题。怎么处理好党员身份问题?怎么处理好两党组织问题?以什么样的身份去组织群众问题?由此在两党合作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挑战。四大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彭述之从共产国际带来了一些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会议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社会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由此引申出,我们党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并对三大之后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了批评。进一步,就触及了在这样的革命过程中,我们党到底要不要保持独立自主性,要不要争取领导权的问题。在党际合作和博弈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尤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二是党的建设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相应地就有一个在国共合作形势下,我们怎么来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于是,四大就有了第二个党的章程修正案。尤其是党的建设方面,把原来五个人成立一个支部,改为三个人成立一个支部。这个变化在现在看来很小很小,微不足道,但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下,主要就是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发挥党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当然,还有改变过去五人以上组织一个小组的方式,还有将委员长改名为总书记,等等,都有历史性意义。
三是群众路线问题。这是更大的而且是富有特色的建树。四大的决议里面,有好多都涉及到群众运动。关于职工运动的决议,关于青年运动的决议,关于农民运动的决议,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还有宣传工作的决议,很详尽也很具体。这里面提出了如何组织群众,做好对群众的组织工作。职工运动怎么组织?农民运动怎么组织?妇女运动怎么组织?等等。怎么做好群众的教育工作?以什么样的方式向群众宣传什么样的内容?怎么根据群众的实际要求,帮助他们解决涉及到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比如说,工厂工人的待遇问题怎么办?农民的土地租金怎么办?等等。
我们党的历次党代会都有特色,四大在党的历史上,应该说是一次以大力推进群众工作为主要特色的党代会。
四是工农联盟问题。四大比较突出地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强调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加强工农联盟的一些要求。因此对我们后来几十年党的工作、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五是思想理论。在上述这样一个历史逻辑的基础之上,我们党对于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时代环境、世界背景、革命的主要任务、我们的纲领,我们的领导权,我们的同盟军问题等等,四大都进行了不算非常深入、但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把原来我们党在这方面的认识进一步加以梳理,为后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民革命的高潮在此后的几年出现,这跟四大是有密切关系的。四大之后,党进一步走向群众化。四大召开时是900多名党员。但短短几年,就一下子发展到5万多人。党的组织建设有很大发展。我们知道,中共五大在党的建设方面有很多重要的贡献,包括我们现在所称的“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就是从五大开始的。中央纪委的前身,是五大之后建立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都是五大的贡献。五大的贡献当然不是突如其来的,它也是在前面的党代会,包括四大在党的建设方面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后取得的。
尤其是工农群众运动,四大之后有了蓬勃发展。党进一步走到群众中去,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发挥群众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我们党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群众工作,有成就,也有经验,形成了良好的传统。比如建党后,知识分子就到工厂、矿山、铁路做工作。四大之后,群众工作则大规模地推开了。
国共合作也是很大的课题。这几年,有合作,也有矛盾、有斗争。四大对处理这方面的关系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现在来看,这个办法还真不是那么好拿。所以,大革命的失败,也不完全在于四大没找到办法,五大也没找到办法。因为在这方面有更基础、更复杂的问题,即中国革命的社会性与民族性,社会革命与民主革命的关系问题。但不管如何,毕竟通过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革命一度出现了新的面貌。因此四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认真总结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既然中共四大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就是大力推动开展群众工作,并在这方面形成一些优良传统和经验,因此在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史上,在群众路线形成发展史上,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发展史上,四大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我们纪念四大,就可以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以便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的水平。
(一)正确认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充分认识党的力量在群众、生命在群众。我们党最初成立的时候,主要是一批知识分子在探索思考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路、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有了认识,并付诸行动,从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但是中国革命这样一个巨大的历史任务,光靠知识分子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就必然要求到群众中去。尤其是,我们的革命任务和历史使命是为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为了全中国亿万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更要依靠群众。所以,我们党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四大上,进一步提出了这样一个开展群众工作的任务,更加广泛地走到群众中去,做好工人工作、农民工作、青年工作、妇女工作,从而使中国革命一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景象。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证明,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我们党是不可能发展壮大的。在新形势下,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也是不能巩固的。我们要始终牢记,我们党的力量在群众,党的生命也在群众。
(二)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人和动力,是中华民族发展前进的主体。这个主体地位一定要充分认识。比如我们经常说“父母官”,“父母官”这个词好不好呢?我经常说,如果以父母之心,来关心自己的子女,对待群众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困解难,这也不能说不好。能以父母之心关爱群众,挺好,不能完全否定。但问题在于,从根本上来说,真正的父母是谁?真正的父母是人民群众。无论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当代社会、当代世界的基本理念来说,主体都是人民群众。所以,我们党来自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还要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正确处理好这样的地位和关系。在四大前后,我们党充分地发动群众,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人民群众,在根本上,它是为了人民群众。而且,中国革命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什么时候把人民群众组织得最广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得最好,把人民群众的作用发挥得最好了,这个时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比较顺利地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发展呢?根本就在于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调整了体制和政策,把人民群众本身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当然,这里面也附带有如何正确对待群众运动的问题。我们党的重要法宝就是组织群众运动,开展群众运动,通过运动把群众组织起来。人民群众有巨大的力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办成很多大事。但如果不能够冷静客观地思考,走向极端化,也会有问题,会带来很多麻烦,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向。所以,如何组织群众,尤其如何引导群众运动向正确方向发展,还是要高度重视。“文革”也是重大的群众运动,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群众运动是失败的,实际上是把群众运动错误的东西、错误的倾向发展到了极致。这也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