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文乐
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西藏 拉萨 850000
要想了解藏传佛教得以在西藏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的原因也应该从西藏人民所生存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去探究。首先,畏惧自然。因为处在社会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较为低下,对自然规律无法全面认识,致使他们把令其畏惧的自然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来膜拜。其次,阶级压迫。“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少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阶级压迫所带来的苦难成为佛教在西藏扎根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首先,恩格斯言:“宗教一旦形成,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因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藏传佛教扎根西藏已有千年,期间,造就了佛学大师、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等等,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其次,藏传佛教渗透于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如出门办事时前举行仪式祈祷成功、屋顶上悬挂五色经蟠等等,致使人们从小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西藏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受到地理环境、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医疗水平等限制和影响,当然,许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成长的青少年,已经在西藏的科学发展中迈出了步伐。西藏地处高原,客观的自然环境使其天然处在相对封闭的状态,较难接触到外来新生的事物和观念。
西藏人民特别是农牧区的民众来说,他们相信灵魂不死,生死轮回。例如:作者有位10岁的藏族学生,她有次谈到奶奶时说她是位像菩萨一样的好人,也像菩萨一样在帮助周围的人们,她死后会上天堂的不会下地狱。这么小的藏族小孩都深知轮回一说,由此看来,藏民对生老病死的认识是和轮回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也说明藏族人民对生死的认识客观度不够,缺乏科学性。
生存的功能即帮助人类克服种种生活上与心理上的挫折、困难、恐惧、不安,借信仰之力获得安定、安心与安全。许多学者认为:成熟的宗教体系,具有调节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功能,藏传佛教作为一种成熟的宗教信仰体系,同样也具有这种功能。藏传佛教体系中对人性、轮回、生活的洞见,将对承受心理重压的人们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现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生活节奏一点点的在加快,虽然西藏地区处于边界也难免受其影响,经济压力、生活情感、事业挫折等,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都给予了他们较大的心理慰藉。
整合的功能即借共同信仰以巩固团体的凝聚力、整合社会的组织力,发挥人类社群关系的至高境界。西美尔指出:“宗教的社会功能在于提供了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即通过某个中心使个体不致分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宗教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宗教的本质也脱离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西美尔看来,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会整合性的功能,宗教教义中包含协调人际关系、做好本分之内事情以及敬畏大自然的部分,使人民具有共同的信仰观念,从而团结了民众整合了个体行为,这种超越了的宗教性的方式是社会整合的结果。
解释功能即将事物本来的样子按照一种方式表述出来。解释人类提出者——格尔茨一直认为宗教具有解释功能,“对人类学家来说,宗教的重要性在于它有能力为个人或群体提供一个关于世界自身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普遍而独特的概念的源泉;”在格尔茨看来,宗教倍受社会学关注不在于它叙述了人类社会的某种行为方式,更在于它构建另一种社会方式。宗教从解释学的角度上讲,它是对“生性的事实”的另一种表述,是对现实世界的另外一种阐释,这种阐释易于被人们心理上所接受,宗教体系同时也构造了另外一种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这也是宗教在群体上被信仰的原因之一。
藏传佛教在西藏存在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主观认识因素以及社会功能因素的影响,使藏传佛教在西藏的长期存在有了合理性。一方面,当前社会主义不够足够发展以及佛教文化已经深入西藏人民的风俗与日常生活,佛教在西藏地区的存在以及延续存在将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宗教自身的“五性”即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也决定了宗教不可能在短期内消亡,这对我们当今社会正确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及针对宗教问题制定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6.
[2]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