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亚,张青桂
(1.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内科,甘肃 甘南 747300;2.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甘肃 甘南 747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红症所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杨振亚1,张青桂2
(1.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内科,甘肃 甘南 747300;2.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甘肃 甘南 747300)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所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伴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液粘稠指标明显改善,血压控制平稳,总有效率达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高红症所致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中西药结合;高红症;高血压;疗效观察
1.1 一般资料
所选78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6~78岁,均在玛曲高原(平均海拔3400 m左右)生活10年以上,发病后无条件转低海拔区生活的当地牧民为观察人群,除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其它心肺疾患、胸廓畸形所致的红细胞增多。反复测血压均达到3级以上(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并有明显紫绀、气短、胸闷、头晕、头痛等症状,其中42例心电图检查提示右心室肥厚,存在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及肺动脉高压。78例患者血常规化验均达到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即血红蛋白200 g/L以上,红细胞6.5×1012/L,红细胞压积>65%,血气分析pH值降低,低氧血症,PaO2降低,PaCO2增高,采取随机分组:治疗组39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控制饮食、常规吸氧、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北京公司)0.1 g,1片/d,贝那普利(上海新亚药业)10 mg,1次/d,双氢克尿噻(双鹤药业)10 mg,1次/d,静滴灯盏花素(湖南恒生制药厂)30 mg,1次/d,并加服中药,1剂/d,3次/d,200 ml/次,疗程4周并随访半年,有严重并发症的依个体差异进行治疗,每周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一次,有出血倾向者定期多次复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并随访半年。疗效判定:1.显效:1个疗程后血压控制达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病情稳定1年以上。2.有效:1个疗程后血压控制在50%以上,症状控制理想。3.无效:1个疗程后血压控制不理想,病情反复。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疗效数据统计表(n,%)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高红症”HAPC)是由于高原低氧引起的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一种慢性高原病。与同海拔高度的健康人相比,高红症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并伴有多血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罕见,高脂饮食习惯、肥胖等因素可致红细胞增生过度。临床表现主要以头痛,头晕、气短,乏力,睡眠障碍,耳鸣,食欲减退,发绀,杵状指(趾),手指脚趾麻木,感觉异常等,发绀是本症的主要征象,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口唇,面颊部,耳郭边缘,指(趾)甲床等部位呈青紫色,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呈紫红色条纹,形成了本症特有的面容,即“高原多血面容”,眼结合膜高度充血,舌质紫色舌苔厚而干裂,舌咽黏膜呈黑或青紫色,部分患者有杵状指、指甲凹陷,部分患者有颜面和下肢水肿,肝脾肿大,通过近几年临床观察,本病血压升高者人数日益增多,属继发性高血压范畴,玛曲县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青藏高原延伸部,平均海拔3400 m左右,常年低温缺氧,生活环境艰苦,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在本地区非常多见,发病率极高,病情控制率低,缺氧血液黏滞度高,血流缓慢,全身各脏器缺氧性损伤明显,病情相当复杂。此病以中医多血症相关理论为指导,依据《灵枢.五味论》:“血与咸相得,则凝”,《灵枢.营卫生会》:“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等医著论述了眩晕病(西医指高血压)“血瘀内阻”的发病机理,本病还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瘀血致血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小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本病采用清朝,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传统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主要是改善血瘀情况,调节血脂,抗动脉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君药当归有降血压作用,同时可降低血脂,可抗动脉硬化,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延长凝血酶原时间,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川芎所含总生物碱及川芎嗪能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cAMP,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也有显著的抗凝血作用,桃仁能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脑血流量,抑制体外血栓形成,促进纤溶,使出血及凝血时间显著延长。红花有降血压,改外周循环障碍作用,臣药牛膝有降血压作用,同时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血浆复钙时间,显著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黏度。柴胡皂苷有降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枳壳可增加冠脉、脑血管、肾血流,降低脑、肾血管阻力,桔梗亦有降压、降血脂作用。生地可通过升高cAMP,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使药甘草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使血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下降,动脉粥样硬化减轻,牛膝引血下行,枳壳、山楂护胃助消化,改善胃肠动力,实脾补益后天之土,黄芪补气,气行则血行,血行水则自消,泽泻、茯苓渗湿利水缓解水肿,改善心功能,上述配方使血液粘稠度改善明显,血压下降,血压控制理想,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邹澍宣.《天津中医药》中医药治疗高原红细胞症探析,2014,5.
[2] 张洪魁.《内蒙古中医药》浅析活血化瘀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2014,16:59.
[3] 董文新.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并的与方法思路。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2011.
[4] 伍文彬著.《中药药理与临床》多血康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影响研究,2012,5:93-95.
[5] 段 练,王 阶著.《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与炎症相关研究,2013,4.
[6] 张 蕾等.《西部医学》红景天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导致的蛋白尿的作用与机制研究,2013,2(25):214.
R277.7
B
ISSN.2095-6681.2015.03.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