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各种爱国力量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与进步青年的历史选择

2015-02-05 22:13于纯海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0
湘潮(上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

于纯海(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380)



近代各种爱国力量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与进步青年的历史选择

于纯海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0)

摘要:通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实现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中国爱国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目标,也是中国发展战略的总方向。本文就近代各种爱国力量对中国出路的探索以及进步青年的历史选择展开论述,主要从探索与选择两个层面说明了在中国,进步青年的成长历程和中国的爱国主义的发展演变是一体的。

关键词:爱国主义;进步青年;探索选择;互为一体

中国近代史,实质上是中国近代各种爱国力量的探索史与进步青年的选择史的有机结合。实践表明,近代青年的成长历程与各种爱国力量的发展演变是互为一体的。另外,从爱国主义转为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近代中国青年的成长历程与各种爱国力量的发展演变是互为一体的

清王朝的软弱和腐败,使中国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日益加剧,鸦片战争爆发后,在忧患意识的驱使下,各种爱国力量为振兴中华,为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不断地抗争、求索着。在关于强国御辱的探索实践中,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先进的技术方法,以此来抵御外辱,这就是所说的“以夷制夷”。这种主张以解决民族危机、改善社会危机为主要目的,不仅包括要努力学习西方改革的先进技术和思想,而且对外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也大家赞赏,这样的学习与探索很有意义,充分体现了富国强兵、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社会进步等爱国立场。

洪秀全在1851~1856年领导了规模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这项改革运动主要是围绕“人间天国”这一方案进行的,并将其确立为此项反清改革的基本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是在1853年颁布的,该项制度旨在建立一个“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使得“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思想深入人心。《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人民关于救国救民道路探索的一次伟大尝试,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带来了极大的抨击,是一次具有深远反封建意义的革命斗争。然而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背景下这种绝对化的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不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无法实现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对私有制的废除。另外,洪仁玕在1853年编写了《资政新篇》,主张实行广开言路,上下沟通的政治制度;推广效仿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体制;创建尊崇科学、禁止迷信、兴办学校的文化体系;构建平等交流,自由通商的外交局面。《资政新篇》的编制与实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对中国的改革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和建设性的意见,体现出高度的爱国精神,对中国的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从爱国主义转向科学的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的爱国主义在中日甲午战争后,主要表现为爱国观念的与时俱进和民族救亡激情的高涨,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进步青年、爱国人士关心国事积极参与到政治阶级的讨论之中;第二,民族危机促使理论危机进一步激化,从而形成了以救亡为目标的新观念,在当时的环境中,爱国主义浪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积极的参与到解救民族危机的战斗中。比方说,从墨守成规到走向世界,从皇权主义到三民主义,从科学救过、教育救国、卫生救国到实业救国等一系列爱国行为,是关于探索与选择的革命征程,这里蕴含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也是近代各种爱国行为的不断更新,在这种新陈代谢的驱使下,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人士把准时代发展的脉络,在风云变化中,积极地面对时代的考验,主动地研究“救亡图存”这一时代课题。实践证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才能燃烧出炽烈的救国火焰,救国之志与强国之路成为抵御外敌侵略实现民族统一的主要途径。

三、结束语

中国近代史实质上是中国各种爱国力量与进步青年相结合的探索史、选择史,也是一部写满爱国行为的创业史、斗争史。中国的爱国人士在积极地探索中不断地艰苦奋斗在历史征程中学会冷静的思考,从而做出了科学、正确、理智的选择,果断地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建立,这是中国民众集体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王蕊.浅析爱国主义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教育作用[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4).

[2]马敏,付海晏.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0).

作者简介:于纯海,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学工处副处长、人文社科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辛亥革命史、五四运动史。

收稿日期:2015- 8- 1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9-0072-01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爱国主义视阈下的西南联大精神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主义,何去何从?——《中国抗日战争》一课教学引发的思考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
利用海边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要占领爱国主义教育这块高地”:记共和国同龄人贾万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事迹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九百多万“五老”托起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