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灵
一、高三语文复习课中应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背景
步入高三,语文新授课基本结束,主要任务是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各类高考题型的专题复习。传统的复习课有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做题多。一开始还有些效果,然而日复一日的练习使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渐渐消磨殆尽;二是老师讲的多。学生听得很累,时间一长就昏昏欲睡,可谓高耗低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早就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究竟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平,给复习课插上一双轻灵的翅膀呢?笔者积极实践“活动单导学”模式,使高三语文复习课旧貌换新颜,带来了不少惊喜和收获。
二、“活动单导学”模式下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特点
“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以活动为主线,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即以小组为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活动单为媒介,学生主要通过答案比对、尝试评分、失误归类、对策研究、模仿借鉴等多样化的活动进行自主探究、总结,在老师的导引下提升完善,探讨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
“活动单导学”下的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发现者、合作者、实践者。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复习“活动”的助学者。通过创设情境、点评提升等方式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落到实处,高效地实现学习目标。
三、高三语文复习课“活动单”设计
“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学生课堂活动的导航仪,一般由课题名称、学习目标、活动方案和课堂反馈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活动方案是“活动单”的主体,每个“活动单”中一般设计3~4个活动方案。每个活动方案下面还可以有几个子活动。活动过程设计的问题要明确,语言要简洁,各个活动间要有层次性。
四、高三语文复习课应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复习课也不例外。“活动单导学”以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愉快主动地参与复习,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高了,激烈的争论多了,轻松的笑声也有了,学生真正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复习课上,学生再也不是被老师牵着线走的“木偶人”,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三)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益
“活动单导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学生的“学”变成课堂的基本特征。传统复习课的枯燥沉闷不见了,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积极的行动,他们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激烈争论,班级里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学,有所得。活力高效取代了高耗低效,复习课的效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四)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活动单导学”下的复习课实质是不同学生、教师和学生相互提升的过程,也是生生、师生的心理逐步共融、交汇的过程。“活动单”就是师生、生生对话的平台。他们以各自的视角和经验,用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实现了共同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