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萌
摘要:音乐教育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我国高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音乐教学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在目前的音乐形势下,进行音乐教育必须重视流行音乐的作用。在流行音乐越来越为大学生接受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实施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就流行音乐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作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校 音乐教育 改革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音乐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一门综合艺术,对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人们的品质修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随着对于音乐的欣赏逐渐趋于多元化,当代的大学生也受到流行音乐的较大影响。而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流行音乐的涉及却少之又少,这不禁使人们思考大学生音乐教育的质量问题。因此,在目前的音乐环境下如何良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是高校亟需面对的问题。在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中,对流行音乐的背景进行全面详细的考虑,能够促使高校的音乐教育取得非常良好的发展。
一、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在大学生之间的流行程度之高说明了其中的一些元素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审美趣味,适应了大学生的需求。例如流行音乐的曲调朗朗上口,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简单直接的歌词容易记忆,也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这是其形式上被大学生承认的特点。此外,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多是与大学生年龄差距较小的群体,这使流行歌曲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共鸣,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然而流行音乐有良莠不齐的特点,其中一些音乐的商业性较重,与艺术严重脱节,音乐的情感表达偏于三俗,而大学生对此分辨能力不强,一旦受其影响,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如一些流行音乐中的消极因素过多,传达的多是哀怨、伤感的情感,使大学生的情绪日益低落、消极。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内容过于肤浅
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只注重课本上的形式,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内涵。对大学生开展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其从音乐中获得积极的力量,进而陶冶其情操,塑造其健全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师只是偏向于讲解音乐曲目的曲调与歌词,对主流音乐的价值观教育没有涉及,这就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定问题。如其对主流音乐的价值观缺乏了解,在流行音乐欣赏中就有受不良因素侵蚀的危险。
(二)流行音乐全盘进行否定
在当前流行音乐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大学生从中无法汲取到有益养分,因而对其进行全盘否定。流行音乐中良莠不齐,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对其中的消极因素不加以区分,就容易导致受到不良流行元素的侵蚀。然而流行音乐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一面,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流行音乐不加审视地全盘否定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误区,在高校的音乐改革中应受到重视。
三、流行音乐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对策
(一)灌输主流音乐的价值观
流行音乐背景下进行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要注重对学生灌输主流音乐的价值观,这是保证高校音乐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之一。只有对学生进行主流音乐价值观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坚持正确方向,不致误入歧途。任何时代都有其主流价值观,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使大学生的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起来,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效果。流行音乐背景下进行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必须保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在复杂的环境下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根本保证。
(二)合理引进流行音乐元素
当前进行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需要合理引进流行音乐中的积极元素。流行音乐之所以在大学生之间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其中有触及大学生情感的地方,使大学生在欣赏中产生了共鸣。对此,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要深入认识到这一点,吸取其中有益于大学生音乐教育的元素。如《怒放的生命》、《隐形的翅膀》等流行音乐,其中所含的不屈、拼搏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大学生。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引进一些诸如此类的曲目,以其优美的曲调、积极向上的歌词感染学生,调节大学生的心情,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高校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流行音乐能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喜爱,说明其中有其可取的地方,因此,面对流行音乐不能进行全盘否定,要将其中的可取之处合理应用到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这也是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一点。只有对流行音乐元素进行合理取舍,才能使高校的音乐教育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进而促进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雯.基于流行音乐背景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2]王清金.试论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3]桑晓.基于流行音乐背景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