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东:读懂孩子心中的“美术梦”

2015-02-02 08:57魏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顺顺小雪画展

魏宁

张跃东,北京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曾在史家小学任教,现为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学科教研员。被评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曾获全国美术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及多次北京市一等奖。兼任北京中国书画协会少儿分会常务理事,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编委,人民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培训专家。坚持“以美育人”,力图通过小学美术教育健全学生情感、完善学生人格。

“你觉得小学的美术课和音乐课有什么不同吗?”当记者提出要和张跃东老师聊聊小学美术教育时,张老师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难道它们不是都属于艺术课程吗?”“是的,但你发现没有,音乐课是有一定标准的,一首歌总有唱得准唱不准的分别。而美术课虽然有一定的标准但不局限于标准,因为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生,都描绘出了他们心中的梦想,而梦想是没有对错之分的。”记者不得不认同张老师的观点。“因此,小学美术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门情感课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的任务就是通过孩子们的画儿读懂他们心中的美术梦。”张老师坚定地说。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顺顺的故事

教过千百个孩子,张跃东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反而是那些同学心里的“滚刀肉”、家长眼中的“捣蛋鬼”、教师嘴上的“问题生”,也就是那些有“心结”的孩子。张老师知道,教好这样的学生要比普通学生多付出几倍的努力,但他也懂得,这些孩子更需要教师的爱,因为他们的心中同样有梦想。

顺顺就是让张老师记忆最深刻的那一个。

顺顺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不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小动作特别多。总是喜欢乱涂乱画,书桌上、课本上、甚至考试卷子上随处可见涂抹的痕迹。张老师初次接触到顺顺是在接手四年级美术课的时候。还记得开学第一课,全班学生整齐地走进教室,却见队伍的最后,班主任老师将手搭在一个男生的肩膀上,和他一道缓步走进教室。看到这一幕,张老师立刻意识到这就是虽未相识却早闻其名的顺顺。

果然,上课后没多久,顺顺开始对这个新换的美术老师发起了“进攻”——张老师正在讲课,原本在座位上坐得好好的顺顺,突然站了起来,走到了讲台前面,摆弄起讲台上老师的美术用具。就在老师和同学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顺顺又看见了窗台上的画笔,直冲了过去……

学生们自己绘画的时间到了,勉强能坐在座位上的顺顺用油画棒画了几笔,就要求更换新的画纸,理由是自己画错了。当张老师让他静下心来继续画的时候,情绪失控的顺顺竟然拿出小刀使劲将画错的线条刮掉,就连画纸都被刮破了……

下课前,顺顺终于能安静画点什么了。张老师走过去,不禁又吃了一惊。顺顺并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绘画,而是一手拿着一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另一只手用红色圆珠笔临摹着……

经历过这样一课,在大多数老师眼里,顺顺恐怕已经“无可救药”了,这种课堂的经历也足以让大多数老师抵触。但张跃东老师却没有丝毫的放弃,他甚至从课堂上顺顺那些出人意料的表现中看出了他的与众不同。第二天,张老师主动约见了顺顺的家长。一见面,他就信心十足地告诉顺顺妈妈:“您的孩子让我看到了希望!”忐忑不安的顺顺妈妈用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接手的美术老师,心中充满了疑惑。张老师接下来的解释才给了家长一颗定心丸:“顺顺上课时冲到讲台和窗台前摆弄新鲜的美术用具表明他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对画错的画儿不惜用小刀刮掉,说明他做事追求完美;他不愿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画,而是去临摹百元人民币,说明他敢于挑战自己。这样的孩子怎会没有希望呢?”随后,张老师和顺顺妈妈一起耐心地制定了一个从美术教育入手,全面改变孩子的计划。

打这儿起,张老师开始专门辅导顺顺画画。他从简单的儿童画教起,循循善诱、耐心教导。画得不顺利时,张老师会轻拍顺顺的后背;成功时,张老师会给顺顺一个大大的拥抱。最初,顺顺还是没有耐心和信心,画画时坐立不安,画不好就想放弃。但当一幅幅完整的作品诞生时,小顺顺开始发生变化:他对画画逐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已经能够安静地画上几个小时了,原先乱涂乱抹的桌面也变得整洁了。那个有多动障碍的顺顺不见了,一个充满自信、做事勤奋、专注投入的顺顺出现了。

这时,张跃东老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顺顺举办一次校内个人画展。听到这个消息,就连顺顺自己都不敢相信,班里的同学们更是都露出吃惊的表情:“真不敢想象,顺顺都能办画展了!”顺顺妈妈则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画展开展的当天,史家小学的王欢校长亲自揭幕,还认真参观了画展,给了顺顺许多的鼓励,同学们也都向顺顺投来羡慕的目光。顺顺终于战胜了自己,重获新生。正如他在作文里写的:“张老师教给我的不仅是画画儿,更让我懂得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后来,在一次美术课上的画小木凳活动中,顺顺找到了张跃东老师,执意要多看张老师几眼。张老师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对顺顺已经完全放心了,不再担心他会突然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果然,顺顺认真看了张老师一会儿,心满意足地走了。下课时,顺顺交来了他的小木凳作品——原来,他把张老师的形象画在了小木凳上。也许,在顺顺眼里,张老师的画像才是最美的一幅画,办画展的这天才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当然,这更是张跃东老师最开心的一天。

我要当你的跑道——萌萌的故事

萌萌是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女生,在班里总是默默坐在第一排,小小的脸庞上乌黑的大眼睛转来转去,招人喜欢。在张老师接手她们班的美术课时,她主动请缨担任美术课代表,这让张老师一下子注意到了她。

一旦关注到萌萌,张老师立刻发现,这个女孩儿不简单。

一次,为了配合在北京举办的毕加索陶瓷艺术展,学校组织学生临摹毕加索的作品。在让学生自愿报名的时候,萌萌第一个举起了手。正式临摹开始前,学生们纷纷挑选张老师提供的图片素材,做起了准备工作。但当大家都挑走了自己喜欢的图片,轮到萌萌时,却只剩下了不多的几张。不一会儿,临摹开始了,学生们陆续开始画了起来,唯独萌萌还坐在那里发愣。张老师赶紧过来询问:“萌萌,你怎么不画?”“这些图片我都不满意,我可不可以画毕加索其他的画儿?”张老师有些惊讶,“可以呀,但是老师手里没有毕加索其他作品的图片了。”还没等老师说完,萌萌抢着说:“我自己记得的画儿可以画吗?”“当然可以了!”听到张老师的回答,萌萌把手中的图片扔到了一边,拿起笔构思起来。

当张老师辅导完别的孩子,在班里转了一圈再回到萌萌身边时,着实被吓了一跳。只见萌萌摊开画纸,在整张四开的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张老师赶紧问:“你画的是毕加索的哪幅作品呢?”萌萌突然扬起头来,自信地说:“我见过书上毕加索的画,他喜欢画斗牛,我现在画的就是斗牛场啊。”这么一说,张老师才看出了画上的感觉。“斗牛场可是一个宏大的场面啊,有场地、有人群、有斗牛的场面,都要呈现出来,你能画出来吗?”面对张老师的疑惑,萌萌并没有多做解释,只是一笔一笔地认真画了起来。

交画的时间到了,萌萌终于交出了这幅“斗牛图”,她果然画出了斗牛场的宏大场面。通过这件事,张老师认定,萌萌是一个敢于思考、不怕挑战的孩子,并且在美术方面有独到的想法和创造性,是个画画的好苗子。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张老师懂得,学生中不乏有美术天分的孩子,关键是看老师能不能发现他们。不久后,借助学校的“拔尖人才计划”,张老师提出让萌萌走美术特长发展的道路。他联系萌萌的家长,告诉他们,萌萌有美术的天赋,建议她将来选择美术方面的专业初中。家长听了张老师的话,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原来,萌萌在家里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强烈,但家里人始终不能确定孩子在这方面有没有发展前途,是张老师的一番话让他们下定决心,让萌萌走上绘画之路。转眼六年级到了,萌萌和家人坚定地申报了美术专业初中。当需要美术教师填写推荐意见时,张老师二话不说写了推荐信,并且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张跃东老师说的好:“老师就像飞机场上的跑道,帮助学生起飞是老师的天职。”虽然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美术老师,但每当发掘出一个有美术天赋的孩子,亲手把他们送上自己热爱的美术道路的时候,张老师都会为之骄傲和自豪!多年以后,或许孩子以及家长早已不记得这些了,但张老师却一直把这些孩子默默记在心底。

为了梦想而改变——小雪的故事

小雪是萌萌的同班同学,平时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小雪和萌萌之间的秘密只有张老师知道。原来,小雪和萌萌都喜欢美术,也都在美术上成绩出众,但她们却是彼此心中的“敌人”。虽然两人一起画画、一起参赛,甚至一同领奖,但也一直在暗中较劲。

和萌萌不同,小雪家庭条件比较优越,这也让她显得格外高傲,总是不合群。她不会像萌萌那样主动帮助画画有困难的同学,总是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但是,小雪也会私下到办公室悄悄询问萌萌美术获奖的情况,这又把她缺乏信心的一面暴露了出来。在萌萌举办了学校画展之后,小雪心中积压的这种矛盾情绪终于爆发了。她找到张老师,直截了当地质问为什么不让自己办画展,“我也要办个人画展,我什么时候能办啊?”她反复磨着张老师。

张老师意识到,这正是一个借助美术学科的育人特点,引导、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他明确告诉小雪:“举办校内个人画展是所有同学的权利,只要美术作品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数量,并且经过班级推荐,就可以举办个人画展。另外,举办画展的目的是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得到大家的认可,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更不是和谁去争个高低。”听完张老师的话,小雪的情绪缓和了许多。张老师趁热打铁地建议,要想办画展,小雪必须先得到班里同学和老师的支持。

送走了小雪,张老师赶忙找到了小雪的班主任,希望和班主任联手,通过这次办画展的机会给小雪一次难得的教育。第二天,班主任在班上宣布,开始筹备小雪的校内个人画展,但小雪能否顺利举办画展,还要经过全班同学的投票通过。从这天起,小雪就开始收敛起自己的傲气,变得随和、大度起来。因为她心里清楚,虽然她的美术成绩很好,但要大家投票的话,恐怕不少人会因为看不惯她平时的表现而不支持她。

到了班里同学投票的时候,小雪终于顺利通过了,她也终于成功举办了自己的校内个人画展。随着画展的举办,小雪真的改变了。虽然先前她改变自己是因为顾虑得不到大家的投票而无法举办画展,但当举办画展的梦想成真时,小雪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态度是不对的,她真正开始改变自己了。

张老师巧借办画展的机会让小雪进行了一次自我教育,这多少带点激将味道的策略胜过了枯燥呆板的批评,也让张老师又一次收获了成功。

这三个故事的发生是偶然的吗?如果你看了平日课堂上的张老师,你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必然。在一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上,张跃东老师会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让他们随便选取色彩,自由地画。张老师发现,有的孩子的画五颜六色,而有的孩子的画却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调。在随后的课堂上,张老师会留心观察这些孩子,观察他们的行为、观察他们的性格,从孩子们的画儿中读出他们心中所想,读出他们的希望、梦想、困惑、迷惘。

在对每个孩子的长期追踪中,张老师已经对他们的脾气秉性、性格爱好了如指掌。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有了这些积淀,张老师才能游刃有余地通过美术课妙手育人,激发孩子的梦想,健全孩子的情感,完善孩子的人格。

张老师把小学美术课看作一门情感课程,而他自己不就是那个能读懂孩子心中“美术梦”的心灵导师吗?

猜你喜欢
顺顺小雪画展
小雪
卡通画展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Watching the Cataract on Lushan Mountain
『六一』画展
蟹蝴蝶
小小画展
小雪的惊喜
融资额:1800万美元一夜成名的顺顺留学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