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
摘 要:建筑是一首哲理的诗篇,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承载着人们对于森严的宗法与礼教的“背叛”和温馨浪满的生存智慧的阐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技艺之美、身心和谐与容变的生存智慧的丰富的文化意蕴都给世人以独特的文化启蒙。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符号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6-0055-03
“Emotional Habitat”, On Decorative Cultural Symbol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LIU Che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 China
Abstract :The building is a philosophical poem, which carries peoples "betrayal" of guarded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feudal ethical code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rm and romantic survival wisdom, whether in the eastern world or in the western worl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embodies Chinese culture. The rich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the beauty of their skills, mental and physical harmony and tolerant survival wisdom give the world a uniqu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decorative cultural symbols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小引
中国传统的区域民居装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教旨化的传统之现代化的诠释,这种“文化语境”也为我国多元文化建筑特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物理空间,回顾传统走向当代哲学思维下的建筑思辨,民居建筑具有和现代建筑有着不同的特征,第一方面表现对社会人生深邃情感的诉求,第二个方面表现在对建筑被寄于很大的民族与精神逻辑。这就意味着,民居建筑和民族在发展过程是同一的,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既依赖于对这种表面的单体结构体的忠实阅读。这种所固有的“民居建筑观”是对本源化的人类自身族类的顶礼膜拜,是其以无意识祛魅化对生命感知的超感体悟,把中国先秦哲学观念作为传统民居的价值取向和呼唤“身道合一”的全新揭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把这种“建筑的自然化”被赋予具有不同外物的情动,明确指出这种纯粹而又主观的景与情是自身心境的描摹、反映,从而引起我们对于理想主体的建构的阐述和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特性源于社会和自然等因素的内在逻辑的把握。传统区域的民居以其壮观雄健、优雅赋美、粗狂豪放的艺术特质均受到自身或者他民族的民俗、宗教、哲学以及艺术审美风尚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动将民居自身的某些结构符合有秩序化人文历史的深层智慧,特别是儒道佛思想给了兼具实用精神的建筑艺术家族观念和道德礼数,成为传统哲学和美学进行实践拓展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在原则。
二、本体的自我呈现:一种理性与感性交集的民居特色装饰
中国传统民居装饰的溯源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群居部落,它涉及到以文化哲学及其范式为中国民居的建设进行重新梳理和检视,那时“人类作为自然创生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有其不可超越的客观先定。”①原有的自然与社会已经赋予每个个体隐性智慧,使得他们能够把自己所需要的物质创化、拓展并延伸成为有目的而无目的的经验规律。随着人类出现第一次的社会大分工之后,社会开始进入到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某种文化意义的功能性原则对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产生了视觉观照,这就意味着图像审美开始迈向一个“视域交融”的全新共时化。人们开始蛰伏于属于自然化成型的山洞或者找寻为之遮风挡雨的功能区域,它完全打破了猿人时代对于这种带有功利性空间的认识。“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囊》如河南三门峡地区挖掘出200平米的房屋遗址,在那个被所谓的“新时代精神”取代的时代,建筑已经摆脱以往的自然化的世界开始将目光转向以理性法则所进行的强制履行的客观事实,对建筑本身实用性和审美性作为时代的需要均看作了实用简单的承重结构来支撑。
在以青铜为媒介占据主体社会的商周时期,“礼制社会”和“民间文化”共同哺育着对民居的美和情感的追诉,“它抛弃了被艺术所声称的对‘绝对或真理的追求,重新被定义为纯粹的快感和满足。”②无疑,这种奴隶制阶段的文化经验空前的人文观把传统民居营造成带有礼俗、等级所统摄的“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具体指涉,要求是从传统的注重功能性的“低调”膜拜转向“高傲自大”的装饰心理,把主体作为民居建筑的中心,某些装饰已经挣脱了固有的“自律性”使附加到建筑“延异化”。这时期民居开始追捧功能化的区域划分,以人生和人性的对物原则把整个建筑分为堂、院、室等结构空间,大量的陶制砖瓦更加严谨的被用于高台之上的建筑内在结构中,揭示着社会奴隶主阶层的生活内容和当下图像的神圣性,以此恢复礼教范畴下的“礼仪合法性”。建筑民居的外部都饰以黑式白色的涂装,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梁木结构和陶瓦的使用在春秋战国时期更加突飞猛进,建筑环境营造的经营理念这时期也开始提出,“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看,其民不足以守其城。”③32城邑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并在实践中把民居的复杂性视作一种在精神情感领域中的理想体现,而且陶制的排水系统开始大量应用于这些城池,其固有的审美描述到这个时候开始走向具有功能化稍微实用观,这时期,具有官阶的人普遍建造院落式建筑,尽管这种阶级性具有自身的文化属性,中国古人为自己建构了一种服务于“自我趣味”的哲学体系,功能区分明显的院落式布局。endprint
不可否认,面对着商周区域文化的多次挑战,秦汉这个自古以来一直把“礼”视为整个时代的灵魂的朝代里,始终保持自身在民居建设具有独特的文化礼仪观。秦汉时期民居主要有庭院式和一堂二室形式,《睡虎地秦墓竹简》曰:“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大木具。”③35民居在“尊神”和“尊礼”的文化转型中,注重民居所处的地势并营造适合生存的“礼以顺天,天之道也”的人文观念。这些民居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建筑自身的内在秩序性,通过运用夯土围起,把宗族观念的冲动围合于一定的范围内,从中就会产生区别于西方的伦理、总教观以及宇宙论等,房屋先在平地上建坞,这种建造样式大多是豪强地主,其周围用墙将其环绕,周围用高耸的角楼标注,其形状类似于先在瞭望塔。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反映更为深层的个性化倾向:功利性、精神性以及集体性。在这个时期,民居的建设成了抒发个人性灵的重要工具,这一时期的民居开始由村落群居向单体建筑发展,贵族的建筑开始发展具有防御功能的庭院越来越多,不管贵族还是民居都会使用一种独特的视角运用具有玄学思想的莲花纹、忍冬纹、涡纹、鸟兽纹等纹饰对主体的情感和立场在建筑本身作一个隐含的认知。这种装饰具有真实、客观的展现主人内心具有不同的偏好。这一时期院落布置具有“一字”型、曲尺型、三合式、四合式、日字型,但基本结构都是一堂二室,“在构造和风格上有很大的突破,由左拙、强直、端庄、严肃,以直线为主,逐渐走向多用曲线的流畅、豪放、遒劲、活泼” ③42
事实上,隋唐五代作为建筑民居主体性表述存在的背靠,是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以及民族所特有的观念、行为、生活方式密切联系的。隋唐五代平民的建筑形式是采用房屋围绕方式而不是回廊,从某种形式上是民间个体对建筑本身的功能性的具体应用,对中国古人纯本源化思辨的生命进行自组织思考,而豪强地主民居的大门采用乌头门形式,其形制基本以直棂窗和回廊围绕成的庭院为主,这种奢华之风应该成为这一时代的工匠对于自身灵魂内在的技艺的深层意旨,并在建筑中使用木架构体系作为对建筑的支撑,在建筑风格上由清瘦向气魄宏大的方向发展。
宋元民居建筑的形制依然继承前代的成果,也逐渐失去隋唐时代的雄浑大美的铿锵之音,把具有积淀情感内容蕴含在特定的消瘦风格中,社会建筑的实践区域从空间维度的分布转向公共空间权力的经验积累,建筑的典范意义开始多样化,有长方形、四合院、园林等。穿堂和房屋形成了工字型的平面布局,“门头饰以乌头门、门窗有板门、落地长窗、格子门、格门、栏槛等。”③51
明清是我国不同于其他封建社会时间段类型和总体上注重建筑展示的高等级和权威性,也是宫廷文化发展的衰退阶段,明清的传统民居建筑逐渐形成了北方的南北纵轴对称的四合院围式结构,南方的穿斗或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对封建等级思想的风貌体现。在民居的建筑部件上,砖石雕刻艺术、木雕艺术、玻璃门镶嵌、玻璃瓦雕绘以及玻璃壁等结构渗透着较为强烈的封建等级思想。
三、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民居建筑装饰精神
多民族民居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装饰方式与情感寄托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恰恰经历了一个由民族进化的单向叙述向这种进化的表层描述转化。作为多元建筑的主要体现者,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下,不同思想文化相互冲突和结合,赋予民居建筑装饰新的形式和内涵秩序性。
(一)具有儒道气息浓厚的华北民居
华北民居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域风格化的统合特征,以合庭式为主要设计样式,庭院布局多为南或东南向,各单体的房间功能性区分明确,在通常情况下,中间的房屋称为正堂,两边多为卧室和休息用。这样的功能划分形成一种崭新的结构化的现实渴望,这种独立化的生命本体主要涵盖了北京、山西、河北等广大区域里,由于地理的原因,房屋结构主要以木桩和石灰墙、石墙围合以及窗户有棂格状的木质片构穿指于墙体,墙体下面是火亢,火亢与墙体、锅底相通形成一体,它力图突破单一造型元素和物态化的限定。在装饰方面,木雕、石雕均布置在建筑的显眼位置,这些“素材”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视觉元素去彰显木砖工匠的高超技艺和主人家的生活悟趣。如河北蔚县建筑木雕“(1135)冬,兴燕云两路夫四十万人之蔚州交牙山采木。”④随着木材资源的富裕,民居经常在正房的门口的前檐柱子上、房屋的檐下以及厢房与厢房之间、门楣与柱子之间均镶有龙头、莲生桂子、仙鹤、荷花灯纹饰,造型夸张、装饰性强。如在催家寨关帝庙的龙头拱上工匠把一个拱门角分成四个横条,分别是刻着倒立的蝙蝠、荷花花卉纹饰,雕刻之精细,令人惊叹。
(二)赋予群居阶梯单体造型的西南民居
西南民居是中国古典建筑主流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仿佛作为我们现代文化的活化石,以其民族原生态、客观的视角呈现一元结构下的装饰层次、优美的环境以及动态化的艺术形式不断满足着时代所赋予民居自身的对希望的渴望。西南少数民居它“肩负起改造人性结构并进而改变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使命。”⑤同时也受到地理和民俗因素的限制,其建筑结构均体现地域风格,这些风格的建筑一般采用悬山穿斗合院,“层面多用小青瓦,屋顶出檐较深,墙体是穿枋与木柱组成的方格套粉白竹编夹墙壁。”③139而云南民居由于人口集中和多民族分散居住导致的房屋一般坐北朝南西厢房分别在东西两侧,均受到中原庭院式住宅的影响。在以木结构、土结构的建筑体系中,民族的审美形式和既定内在的情感赋予建筑中的“三开间前厦廊、楼房、土墙、双坡瓦顶、前重檐、后单檐、后、左、右是硬山封顶;重檐下廊为木质门窗。”③142
西南民族的聚居建筑更加重视群落美的建设,同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自身的语境影响,这些建筑群落往往依山而建,形成阶梯层次型的特定历史单元结构,自由地完成在这种理性和艺术氛围中的外在物质实现体,从原有的木结构到木质楼飞跃式的民族艺术与自然形态相互转换的结果。西南少数民族将单体的建筑无意识组成一个群落,在周围的环境中加入人文和历史的环境要素,使传统民居与周围环境群体建筑形式相互映衬与烘托的关系的群落美。西南各民族建筑是顺成自然,材料均是采用木质和石头,在垂花柱头、龙头出调、檐角凤鸟等局部装饰细节上体现出少数民族的对美的朴素诉求和对生活之美的赞叹。endprint
(三)装饰雕楼的层次叠加的福建民居
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福建的建筑是集地域性、家族性、民族性的实用功能化并依据环境建设的民居,这种民居存在的意义在于其所具有宗族信念鼓舞的实际效能,其最典型的有“连城培田村住宅”“南靖石桥村圆楼”“浦城观前村住宅”“永安安贞堡”“福安楼下村住宅”等。这些典型的民居建筑充分体现在民族典章制度下的礼仪是按照一定的精神价值去实现和追求理想,“闽西有大量举世闻名的圆形或方形土楼;闽南盛行装修极其华丽的红砖建筑;闽东以热情奔放的、像海浪一样涌动起伏的封火山墙为重要特征;闽北建筑则多表露木结构,简朴轻快。”⑥11
培田村的住宅类型有“锁头屋、八间头、四点金、两进式、围龙屋、九厅十八井等”⑥7由内、外宇坪、中厅、上厅、天井、大屋间、花厅、横屋、茅厕和牲口围组成单体的建筑,在装饰上应用广泛从动物、植物到几何纹饰广泛的吸收,充分体现主人的意愿和情趣。如济美堂中厅太师椅,“太师壁的四槅扇虽然雕饰繁密,但整体效果十分完整,为了突出格心,天头板统一做成简单的线雕饰卷草,格心板的仔框还涂上一道窄窄的红边,束腰板为器物和博古纹样。”⑥58
南靖石桥方圆楼是一种家族性集体的住宅,其形制大致为圆形、方形以及长方形,其共同特征就是作为实用性的防御建筑,据《南靖县志》记载“同治四年春,太平康王汪海洋率兵数万人进入南靖,驻守梅林、长教、书洋、奎垟、山城、靖城、尚寨、草坂。”这种建筑更重视外风水和内风水,其内涵表现均都包含有院落住宅、门厅、上厅、杂物房等独立的空间,不过这种建筑对于装饰的雕饰比较低调,把空间的围合视为对生命的物质保护。
四、结语
综观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源远流长,其作为人类意识的宗族观念和王侯将相的真实写照,它的形成在诉说着光辉灿烂的民居历史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以区域性、民族、自然等特征灌注于“重生知礼”的现实世界,营造出种种更加符合民居居住、尊礼重生的精神内涵意味,不但塑造着区域性的民族自身情怀,孕育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的传统儒教观,映射着人文、亲情、自然、富丽、哲慧,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建设的继承与创新。
注释:
①季芳.“人的自然化-实践美学拓展生态维度的学理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08(3):39.
② 詹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4.
③ 刘丽芳.中国民居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1).
④ 据蔚州志(光绪丁丑版)·卷四·地理志(中)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蔚县志[M].北京:三峡出版社,1995:163.
⑤ 黄文杰.论艺术对既有的绝对张力[M].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9(2):29.
⑥ 陈志华.楼下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