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畴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口号的提出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急剧增加的现状,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毫无疑问,中国职业教育又迎来了光明的春天,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机遇愈大,挑战愈激烈。
一、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1.党和政府的坚定态度、英明决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力
近几年,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从国务院总理就职业教育问题的多次重要指示到省领导“抓经济就要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讲话,从国务院“十一五”期间投入100 亿元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到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都足以说明, 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2.旺盛的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不仅需要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大量的“蓝领”技术工人。其中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仅占全部工人的1/3 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约占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只依靠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是不行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9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份最新调查资料表明,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量继续攀高,复合型技术工人需求更旺。以近年为例,企业数千元月薪招聘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就已被企业“预订”的报道屡见不鲜,很多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又重返职业学校以求一技之长。今后几年,中国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增长25%以上,对“高级蓝领”的需求将翻一番。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尽管目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时期, 但是它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挑战来自主观认识上的不足和客观现实的差距。
1.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
虽然近几年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改变, 但职业教育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始终难以成为主动和满意的选择, 而是权衡之下的无奈之举。有调查显示,全国只有4%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上高职或技校。为什么本应具有巨大需求的职业教育会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这缘于人们根深蒂固的择业观。中国人长期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的影响,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也逐渐形成了轻视职业教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这种传统和观念不仅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也严重影响着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受传统择业观的影响, 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和对职校生的培养工作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2.生源逐年下降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因素
近几年生源逐渐减少是各级各类学校都面临的现实,有的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低门槛甚至取消门槛,此举势必导致处在招生最末端的职业类学校受到最直接的影响。规模缩小、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培养出合格技术工人的难度增大,最终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3.无序竞争是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桎梏
校际之间的招生竞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压低学费、做虚假广告、支付回扣等不正当手段,这些无序竞争不仅伤害了家长和学生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
二、普职融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 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适应形势要求,抓住发展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当前我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同样正在经历巨大的转型,传统的教育模式必须改革,以适应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普职融通”办学模式探索,对实现教育转型、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普职融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行的“双重结构”教育体制,事实上已造成这样的两难困境:一方面,大量高中毕业生除一部分能继续升学外,大部分必须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但普通高中是一种单一升学性的教育,仅仅重视学术性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训练,致使那些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学生缺乏就业的思想准备和职业技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职业活动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而是充满着科学思维和智力活动的劳动,要求职业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由于职校生基础差,并且只注重职业操作技能训练,导致毕业生发展缺乏后劲。因此,走普职融通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所决定的。
(二)普职融通在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已取得成功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为迎接21世纪信息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顺应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为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同等教育条件下发展的机会,缓和青年失业问题的压力,纷纷制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政策,积极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进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兼顾的综合高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如:美国1991年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数已占98.4%,所占学校达94.4%;英国1988年在英格兰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数占85.7%;日本的综合高中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30%上升到80年代的70%;瑞典、芬兰、瑞士的综合高中设置已十分普遍,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综合高中数量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综合高中的实践表明,综合高中这种办学形式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因此,顺应国际普通高中改革的潮流,使综合高中逐步成为我国中等教育学校的基本模式或重要模式,应是我国高中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三)普职融通可以大大缓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众所周知,近几年职业教育的招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对于学历的盲目追捧,使得职业教育成了无米之炊,更遑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而普职融通办学,客观上扩大了职业教育的生源。一方面,综合高中可以接受一部分由普高转向职教班的学生,另一方面,其他普通高中的一些因成绩等原因愿意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同时保证了职业教育中有较高程度与水平的学生,壮大了职业教育的优秀毕业生队伍。endprint
三、对普职融通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在一些高中试办职业中专班
近几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而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因有一技之长却往往能顺利就业。职业技术人才走俏职场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学校若能既发挥普通高中文化课教育水平较高的优势,又能渗透职业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认知,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必将走出一条更宽广的办学之路。同时国家政策大力扶持职业教育,走普职融通之路也可以说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可以在一些条件允许的高中试办职业高中班,根据学生自己的中招成绩、理想、个性、特长等,采取学生自愿、家长同意、学校引导的方式,让一部分学生分流到职业中专教学班学习,进行为期一年的职业教育课程学习,然后选择就业或“对口升学”。对此,重庆、江苏、浙江等地已开始试验。
(二)在职业学校试办综合高中班
综合高中所实施的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满足家长和学生上高中的心愿。就目前我省的现状而言,在职业学校举办“ 综合高中班”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优势。一是职业学校现代化的设施配备,为举办综合高中班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职业学校的“ 双师” 型教师队伍,为举办综合高中班提供了雄厚的人力基础。职业学校的综合高中教育可以以“ 2 + 1 ” 的形式将普教与职教两类教育融合在一起, 实施高中阶段教育,即前两年以实施基础文化教育为主,适当增开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指导,按计划授完两年文化基础课程后参加会考,根据会考结果,实行两类教育分流,分流后普、职两类学生将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当前的问题是要解决学籍互转和资助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
(三)开通职业学校优秀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直通车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应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探索应用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培养制度,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除目前已经存在的中职、高职层次外,还应向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层次延伸,既满足人们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要求,又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现阶段我省中高职衔接主要是对口招生和5年一贯制两种模式,在现实中以上两种模式离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如探索高职与本科院校“3+2分段”专业直接对接、本科层次国内合作办学、中外联合培养本科等模式,架起职业教育的“互通立交桥”,加快开通职业学校优秀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直通车。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高中阶段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逐渐由分离走向融通,真正实现普职比例大体相当,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为此,必须从政策、管理、观念、投入、体制、机制、环境、模式、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深化研究和实践,以使高中阶段职普教育在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的体系中进一步发挥支撑作用,真正建成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责编 周继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