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015-02-02 10:00张林
体育教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

张林

摘 要:本文以农村体育教师为视角,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农村体育课改顺利推进的深层原因,提出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形成大区域统筹兼顾、各校点精细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期许破解“上什么、上多少”,避免教材低级重复、缓解专职少兼职多的师资现状等制约农村学校体育课改推进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区域性;体育;教材体系;农村学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42-03

一、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缺失下的农村体育教学

1.从“大纲”到“课标”,农村教师不知道上什么

《课标》(实验稿)阶段,农村体育教师直接从教学内容规定过死的“大纲”时代跨界到自选内容的“课标”时代,由于课程专家过分高估教师组织和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加之缺乏地方(省市、区县)一级科研机构的引领和教学辅助资源,教师直面《课标》编定教学计划,哪些运动项目该选,哪些不该选,哪些内容该多分配课时,哪些只做介绍或体验,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在制订计划时,主观因素大,常常凭经验挑选自己擅长的运动项目,或者只为一味满足学生兴趣而选择教学内容。“一个体育教师即是一本教科书、一套教学内容体系”的观念,直接导致选择教学内容零散、片面、低级、随意性大。专职体育教师如此,兼职教师组织的体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放羊”教学由此出现。

2.优质课效应令农村体育教学“雪上加霜”

缺乏教学内容体系支撑下的各级优质课(区县级尤为突出)把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放在了体现课程理念的首位,执教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淡化动作技术、如何快乐地进行体育教学、如何融洽师生关系、如何活跃现场气氛,把姓“体”的教学内容和动作技术要领传授、重难点突破置后,甚至忽略。只言其利不言其弊的评课方式更加深对农村老师的误导。

缺乏教学内容体系支撑下的各级优质课由执教者自定内容自选年级,执教者为了使完整的运动技术、和谐的师生关系、快乐的课堂氛围、优良的基本功呈现在评委和听课教师面前,一般选用学生已掌握的或者根本不要教师教学就已具备的运动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分发到听课者手中的教学设计往往以单独的教学内容(一课时能完成的完整技术动作教学)呈现,缺乏本节课教学内容在单元教学计划所处的位置和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导致观摩教师在实践中选择教学内容出现偏差,追求“优质课”效应——一节课解决一个动作技术。更严重的是忽略了前后教学内容的联系,单元教学计划意识消失殆尽,树立整个教学内容体系的全局观便无从谈起。

3.单兵作战式的传统教学计划的弊端

缺乏教学内容体系支撑下的学校体育在制订各类体育教学计划中,任课教师“独自为政”,构建自己认为心仪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由于缺乏统筹安排,往往会把同一教学内容的同一教学层次分布到不同水平计划中,造成低级重复。

此外,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某一项或者几项体育技能的系统掌握,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同时也导致学生体育成绩的综合评价成为一纸空谈。由此可见,构建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新一轮体育课改的当务之急。

二、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

1.总体思路

以《课程标准》(修订版)为指南,在教研机构的领导下,组织骨干教师细化《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遴选出符合本区域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师资、场地、学生身心水平)的教学内容,并以大单元的形式具体分布到不同学习水平阶段,片区体育教研组负责督促各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长落实教学内容体系(大单元)在本校各年级学年学期计划中的再细化(小单元),学校体育教研组长(专职教师)根据本校师资水平、教学能力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制定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统筹精细化安排小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最终形成大区域统筹兼顾、各校点精细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2.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为主导

区县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单位了解本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办学条件、师资水平、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有利于在《纲要》的统领下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本区域开展的体育教学内容,列举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地方特色项目,体现“相对统一、灵活自主”原则,并能通过行政命令协调统一辖区小初高教学内容,形成相对固定的内容衔接,能针对性地制定地方《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

(2)以各级体育“名师”和骨干教师为主力

农村学校体育师资薄弱,课改观念和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课时任务重、课外训练繁忙,很难独立完成全面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发挥各级教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建立与《纲要》相适应的体系框架、教学内容优质资源库,由农村体育教师择优选择组合成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为“上什么、怎么上、上多少”参考意见,为体育教师减负。

(3)以构建体育单元教学为主线

本文把单元教学分为大单元教学和小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体现一个运动项目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分布,即纵向分布,解决“教什么”“教到什么水平”;小单元教学是指具体某一运动项目在某一水平阶段“教到什么水平”过程中的“怎么教”,即横向分布,具体细化为课时计划,各课时计划之间就应该有必然的关联,它们应该具有递进的层次关系。这种关系也决定了前一节课是后一节课的准备,而后一节课则是前一节课的延续。只有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中建立了大单元纵向分布小单元横向分布的体系在实施中才能具体的落实,从而帮助农村体育教师树立单元教学观,形成课程整体意识。

(4)以实施教学体系的农村学校为主体

从本文提出的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思路中发现,强调明确地方一级课程管理机构在体育课程三级管理中的义务和职责,尤其是区县一级的监管、指导、服务、考核等实施建议。根据表1的表述,把提供体系分布框架图模板和建立教学内容优秀资源的重心上移,目的就是彻底解放基层农村专职体育教师,让农村体育专职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统筹全校的教学内容分布,形成符合自己学校各年级实行的教学计划,并在实施前接受片区体育教研组的审核,实施过程中接受片区体育教研组的监督和过程指导,周期结束后接受片区教研组的评议。

(5)以农村体育专职教师为主角

专职教师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而多样的角色:片区层面,是本区域的教学骨干,承担着片区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任务,并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校层面,专职教师负责全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负责制定《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和体系的充实和细化;教学层面,专职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不仅是体系的构建者,也是实践者,更是兼职教师的引领者和指导者。由此可见,专职教师是农村学校教学内容体系构建、落实、实施、引领、反馈等重要环节的关键人物,对新一轮体育课改在农村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方面要对专职体育教师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培养培训,落实相关待遇。

三、构建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课程建设和管理的必经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标准》(修订版)附录一、附录二明确地对地方和学校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和提纲。重庆市率先出台《纲要》,这是作为地方部门管理课程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下级管理部门、指导机构、实施学校如何在《纲要》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细化,制定出科学、持续发展、可操作的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三级课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解决“上什么、怎么上、上多少”的困惑

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能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明白不同教学内容在不同水平阶段的分布情况,通过骨干教师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提高教学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体育内容衔接,杜绝重复、偏竞技化、不符合青少年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等问题。

3.发挥公开课的正确导向功能

在教学内容体系支撑下,执教者不必担心不了解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术情况而提前接触学生反复演练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成了表演课;不再会选择没有运动技术含量的非体育教学内容;不再挖空心思、标新立异地“讨”学生欢喜。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法学法的研究上,呈现在观摩者面前的是如何抽丝剥茧般地破解教学难点。

4.解决师资薄弱的问题

专职体育教师少、兼职教师多(且异动性大)是农村学校体育师资匮乏的重要表现,也是造成教学内容随意性大、不能构成体系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构建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思路下,形成每个水平阶段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在专职专业体育教师(教研组长)的统一协调下,每个水平阶段用“教学内容”引领兼职教师组织体育教学,使每一节体育课都有规划好的体育教学内容上,并且兼职老师能明确“怎么上、上多少”。即便兼职老师因安排其他教学任务不担任体育教学,接替者也知道某一动作技术上到哪个环节、学生掌握情况如何,避免低级重复。再者,目前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专职体育教育教师“走教”“流动课堂”等方式,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薄弱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以构建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前提。

5.有利于场地器材的高效利用

通过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长依据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编排全校教学计划、分布各年级各班教学内容时,全盘考虑学校器材、师资、场地因素,避免不同执教老师同时教授同一种教学内容(例如两个班级同时以篮球为器材使用篮球场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把集体教学的内容安排多班合并组织教学(例如教授广播体操),提高场地、器材、人力的使用效率。

四、结语

以“统筹兼顾、通力协作、资源共享、各负其责”为原则构建的区域性农村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落实课改理念和实践课程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对课程三级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展示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平台,是改变农村体育教学窘况的有力措施。本文认为,制订“体系”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很容易导致“穿着课改的新鞋,重走大纲的老路”的局面。因此,体系参与者必须牢牢把握住课标的“灵魂”,以地方纲要为基本框架,根据本区域实际情况制订内容体系,体系实施者再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本文强调,构建体系是实践体育课程标准的载体和前提,执行各项计划则是重中之重,农村体育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错误,才能推动区域性农村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科学、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进,唐建忠.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评价标准(试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2]毛振明.新课改更加注重运动技能教学[J].体育教学,2013(05).

[3]黄建强.体育学科应有地方性区域教参[J].体育教学,2013(05).

[4]余立峰.规范各类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J].体育教学,2013(04).

[5]毛振明.如何上好公开课、常态课及如何认识教学评价[J].体育教学,2013(12).

[6]季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说明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3(03-10).

[7]曾小松.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3(08).

[8]王水泉,李莉.体育教学单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教学,2012(01).

猜你喜欢
区域性农村学校体育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临夏州一次副高外围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我们的“体育梦”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加强跨地域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研究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