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

2015-02-01 15:06:48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8期
关键词:摩擦力压疮皮肤

吴 丹

压疮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

吴 丹

压疮护理对患者病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 降低和干预压疮因素至关重要。根据本院2010~2012年对压疮患者的统计数字显示: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因素的干预, 患者压疮死亡率降低, 治愈率明显提高。注意压疮形成的有关因素, 压疮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压疮患者;护理

躯体活动障碍或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出现问题称为压疮, 压疮发病率高, 病程进展快速, 很难治愈或者治愈后又很容易复发, 一直是护理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 受到各大医疗机构的极大重视, 压疮的发生率已经作为评价医院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实压疮并不是疾病, 是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 护理措施不相当而造成的皮肤破坏。压疮出现后,患者会有极大的痛苦, 使患者病情加重康复时间变长, 特别是继发感染后可引起败血症等疾病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应当加强患者压疮的护理, 适当预防或减少压疮的发生。虽然近年来医疗护理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但从全世界范围看,压疮的发病率并无下降趋势。

1 压疮的概念

压疮开始称为“褥疮”, 来源于拉丁文“decub”, 意为“躺下”, 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 压疮可发生于长期躺卧或长期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并非仅由躺卧引起[1]。现在压疮的定义为“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 营养缺乏, 至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

2 本院压疮患者的现状

目前营口市中医院压疮患者统计数字显示, 在2010年全院压疮总计50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30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20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49例, 死亡1例;2011年全院压疮45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35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10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44例, 死亡1例;2012年全院压疮40例, 其中院外自带压疮25例, 入院后发生的院内压疮15例, 出院压疮完全愈合39例, 死亡1例, 本院短短3年时间的统计资料显示, 压疮患者总数在减少, 但是不断有新增压疮患者, 发病率未下降, 由于大多压疮发现及时, 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治愈率有所提高, 但是压疮患者的死亡率未见下降, 死亡患者多为恶性肿瘤后恶液质患者,由于出现严重的负氮平衡, 软组织过度消耗失去了保护作用,损伤后自身修复困难, 形成难以预防和治疗的压疮。

3 影响压疮患者发生的相关因素

影响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归纳国内外相关调查与报道, 影响压疮形成的因素可分为患者的相关因素、护理方面的相关因素以及人体力学相关因素。

3.1 患者的相关因素

3.1.1 营养不足 是压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患者全身出现全身营养不良时, 营养摄入量不够, 蛋白质合成减少,出现负氮平衡, 使皮下脂肪变少, 肌肉萎缩。皮肤一经受压,骨骼隆突处皮肤就会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骼隆突自身对皮肤的挤压力, 由于受压处皮肤缺少肌肉和脂肪的保护就容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皮肤出现压疮。过度肥胖卧床患者对自身皮肤的压力比较大, 所以很容易发生压疮。脱水的机体由于皮肤弹性下降, 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容易损伤变形。水肿患者的皮肤弹性与顺应性下降也容易受到损伤, 由于组织水肿使毛细血管和细胞间的距离加大, 氧与代谢产物在组织细胞间的溶解与运送速度下降, 使皮肤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压疮发生。贫血使血液输送氧气能力降低, 一旦循环受阻更易造成组织缺氧, 由此引发压疮。

3.1.2 年龄 老年人因老化过程导致皮肤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等方面均出现衰退现象, 表现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 皮下脂肪萎缩、变薄, 皮肤抵抗力下降,对外部环境反应迟钝, 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且血管脆性增加,导致皮肤易损性加重。

3.1.3 体温升高 体温升高时, 会使机体基础代谢率加快,加快组织细胞对氧的需求量, 加上局部皮肤受压, 会使组织严重缺氧。所以, 高热伴严重感染的患者多存在组织受压的问题, 压疮发生几率会升高。

3.1.4 机体活动和(或)感觉障碍 活动障碍多由神经损伤、手术麻醉或制动造成, 自主活动能力减退或丧失使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感觉受损可造成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反应障碍, 保护性反射迟钝, 长时间受压后局部组织坏死而导致压疮发生。

3.2 护理相关因素

3.2.1 局部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会有汗液、尿液和各种引流液渗出液等物质的刺激, 使皮肤软化导致抵抗力降低, 减弱了皮肤的屏障作用, 加上尿液与粪便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刺激, 导致皮肤酸碱度也会发生变化,皮肤角质层的保护能力降低, 皮肤破溃发生感染。此外, 皮肤潮湿会增加摩擦力, 进而加重皮肤损伤。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3.2.2 矫形器械使用不得当 使用石膏夹板固定及牵引治疗的患者, 由于患者身体及肢体的活动受到限制, 尤其是夹板的内衬垫放置不得当, 石膏内含有渣屑, 不平整, 牵引过紧或肢体有水肿时, 使肢体血运不良, 也会导致压疮。

3.3 力学因素

3.3.1 垂直压力 对局部组织的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重要原因。当持续性垂直压力超过毛细血管压[正常为16~32 mm Hg(1 mm Hg=0.133 kPa)]时, 因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被阻断, 使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良, 使代谢废物排泄不良, 组织发生缺血、溃烂或坏死。压疮的产生与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常见于卧位、坐位者。

3.3.2 摩擦力 是由两层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时, 易损害皮肤的保护性角质层而使皮肤屏障作用受损, 致使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皮肤, 形成压疮。3.3.3 剪切力 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 由压力和摩擦力相加而成, 与体位有密切关系[1]。剪切力使筋膜下和肌肉内穿出供应皮肤的毛细血管受到牵拉、扭曲、撕裂, 中断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等全层组织的血液供应, 导致深层组织坏死, 形成剪切力性溃疡, 压疮发生。

4 小结

注意压疮形成的有关因素, 压疮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压疮患者的基础护理, 做到“六勤”, 及时做好压疮高发人群的评估工作, 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1]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2-11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181

2015-06-04]

115000 营口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摩擦力压疮皮肤
第二层皮肤
现代装饰(2022年3期)2022-07-05 05:56:36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18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透析摩擦力
神奇的摩擦力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