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爱华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研究
乌爱华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56例瘫痪患者, 采取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结果 56例患者, 压疮治愈32例(57.1%), 显效15例(26.8%), 好转7例(12.5%), 无效2例(3.6%), 有效率为96.4%。结论 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疮预防, 以及对压疮针对性护理, 提高了治愈率, 治疗得到满意效果。
压疮;预防;措施;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引起神经营养紊乱、血液循环障碍, 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形成组织溃烂坏死。在临床上, 压疮多发生于瘫痪卧床的患者,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给患者增加痛苦, 加重原发病性情恶化, 严重时会造成感染而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应及时采用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减少压疮的发生率。本文结合本院收治的瘫痪患者, 分析患者形成压疮的因素, 对压疮的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瘫痪卧床患者56例, 男31例, 女25例, 年龄67~90岁;出现压疮的主要部位:肩胛部、背部、骶尾部、肘部、膝部、足跟部等。其中瘀血红润期(Ⅰ期)15例, 炎性浸润期(Ⅱ期)29例, 浅度溃疡期(Ⅲ期)与坏死溃疡期(Ⅴ期)12例。
1.2 护理方法 首先采用Braden评分法对压疮产生的因素作评估, 采取对应的措施。所有患者定时翻身, 保持患者皮肤干燥, 加强患者全身营养。Ⅰ期压疮患者增加翻身, 减少受压部位;Ⅱ期压疮用无菌注射器, 预防感染;Ⅲ期与Ⅴ期压疮清洗伤口, 清除坏死组织, 必要时采取外壳皮瓣移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受压部位解除, 压疮创面愈合;显效:压疮创面减小, 炎性基本消失;好转:分泌物减少,压疮创面不再扩展;无效:压疮创面未能愈合, 仍有脓性分泌物。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2.1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预防压疮主要在于消除其形成的危险因素。压疮的形成外在因素主要有压力、磨擦力、剪切力、潮湿等。同时还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及精神等内在因素。危险因素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综合分析, 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目前常用的评做方法有Braden、Norton、Waterlow等评分表, 其中Braden评分法, 在临床上预测压疮有效性较高, 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该法包括感觉、活动性、运动能力、磨擦和剪切力、潮湿、营养6个因素, 分值越少, 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只有准确的评估压疮患者情况, 才能及时采取下一步的预防措施。
2.2 压疮的预防 ①防止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行翻身、更换体位, 是解除部位压迫的主要措施。一般对患者, 应每1~2小时翻身1次, 更换适当的体位。减轻受压部位、缩短受压时间, 也可以防止出现大部分压疮。可采用仰卧、左侧卧、俯卧、右侧卧的顺序。②减少摩擦力, 避免对发红部位按摩。对患者进行翻身或移动体位时, 应注意患者身体的各个部位, 避免拖、拉、拽、扯,防止出现摩擦。有研究表明, 按摩过多会损伤组织, 并不能防止压疮出现。解除局部压力后一般在30 min左右会自动退色, 不会形成压疮[1]。若皮肤出现发红, 则说明皮下组织出现损伤, 按摩反而加重损伤程度, 所以避免对发红部位按摩。③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床上潮湿。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做好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 避免床上物品潮湿。对于引流液污染、大小便失禁、出汗等患者, 应及时擦洗干净,可使用爽身粉、滑石合剂进行吸收分泌物及潮湿。④加强患者全身营养, 增强免疫力。根据患者病情, 针对性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食物, 增加抵抗力与组织修复能力, 可适当补充含锌食物, 促进压疮愈合。
2.3 压疮的分期护理措施
2.3.1 瘀血红润期(Ⅰ期)压疮护理 皮肤呈暗红色, 多伴有热、痛、肿。主要是解除危险因素, 避免压疮进一步发展。应改变体位, 多增加翻身次数, 减轻受压部位,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可采用紫外线、红外线或烤灯照射等方法, 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全身的营养。
2.3.2 炎性浸润期(Ⅱ期)压疮护理 由于损伤程度加深,受损皮肤呈紫红色, 皮肤水肿, 有炎性渗出。应避免局部组织受压, 护理重点为保护创面和预防感染。保护已受损皮肤避免继续发展与破溃, 对小水泡应减少磨擦, 让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使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水泡内, 将水泡内渗液抽出, 再覆盖上无菌纱布。对已经破溃的创面, 应及时清毒创面和周围的皮肤, 再用无菌敷料覆盖。
2.3.3 浅度溃疡期(Ⅲ期)与坏死溃疡期(Ⅴ期)压疮护理 溃疡期的压疮损伤程度已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分为浅度溃疡期和深度坏死溃疡期。浅度溃疡期, 是浅层组织感染、化脓, 形成溃疡。坏死溃疡期是全层皮肤及骨骼、韧带等形成坏死, 坏死组织发黑, 脓性分泌物较多, 且有臭味。护理重点是控制感染, 解除压迫, 消除坏死组织。①清洁伤口, 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去除坏死组织, 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②换药和包扎, 贴藻酸盐敷料或薄膜来覆盖创面, 保持伤口的湿润和是伤口周围皮肤的干燥。③大面积压疮选择手术清除坏死组织, 采取外壳皮瓣移植, 促进伤口愈合。
经过对压疮的预防及分期护理措施, 56例瘫痪卧床患者中, 治愈32例(57.1%), 显效15例(26.8%), 好转7例(12.5%),无效2例(3.6%), 有效率为96.4%。
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就是预防, 压疮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对压疮产生的因素作出正确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压疮是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因此, 应加强对皮肤的观察,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护士护理的态度、丰富的经验和有效的护理工作, 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 应重视对压疮患者的预防, 减少形成压疮的危险因素, 积极采取措施对压疮形成后的治疗与护理。
[1] 马丽霞.压疮的预防和护理要点探讨.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166
2014-11-13]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