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例鼻腔鼻窦肿瘤临床影像学分析

2015-02-01 19:03韩文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上颌鼻窦乳头状

韩文韬

130例鼻腔鼻窦肿瘤临床影像学分析

韩文韬

目的 研究分析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 CT 及 MIR扫描, 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良性肿瘤40例:包括纤维血管瘤9例, 乳头状瘤10例, 骨化性纤维瘤12例, 神经鞘瘤5例, 异位颅内肿瘤4例;恶性肿瘤90例, 其中鳞状细胞癌36例, 腺癌25例, 黑色素瘤14例, 嗅神经母细胞瘤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 横纹肌肉瘤2例。不同的肿瘤都具有典型的 CT、MRI表现。结论 CT 和 MRI 能很好地显示鼻腔鼻窦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鼻腔;鼻窦;肿瘤;影像学表现

鼻腔鼻窦肿瘤分为良性与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以血管瘤、乳头状瘤和骨瘤等较为常见;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20%~50%。由于鼻腔鼻窦为空腔器官,解剖部位隐蔽, 发生于该部位的肿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不易被发现, 患者就诊时多数已是晚期, 预后较差[1]。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肿瘤的 CT、MRI影像情况, 探讨其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中, 其中男75例,女55例, 年龄12~84岁, 中位年龄53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并采用 WHO 鼻腔和副鼻窦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标准, 良性肿瘤40例:包括纤维血管瘤9例, 乳头状瘤10例, 骨化性纤维瘤12例, 神经鞘瘤5例, 异位颅内肿瘤4例;恶性肿瘤90例:包括鳞状细胞癌36例, 腺癌25例, 黑色素瘤14例, 嗅神经母细胞瘤10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横纹肌肉瘤2例。

1.2 检查方法 CT 扫描采用西门子Somatom Plus 螺旋CT, 上界至头顶, 下界至锁骨头, 扫描层厚3 mm, 层间距5 mm。7例行 CT冠状位扫描及横断位平扫。MRI 扫描采用 PHILIPS, NT-5型0.5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 扫描序列T1WI(TR/TE:500/15);T2WI(TR/TE:3000/100), 层厚6 mm。获取轴位、矢状位与冠状位图像。90例均行了MRI平扫, 8例平扫后行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马根维显, 0.1 ml/kg)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CT显示 40例良性肿瘤:其中纤维血管瘤为椭圆形或圆形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边界较清, 其中2例病灶邻近骨质受损但无破坏, 1例甚至破坏颅底骨质, 增强后强化。乳头状瘤4例经自然孔长入上颌窦、筛窦内, 周围骨壁见膨胀,骨质有吸收改变, 3例为双侧鼻腔肿块双侧上颌窦腔密度增高改变, 3例乳头状瘤增强呈轻度强化表现。骨化性纤维瘤6例在左侧上颌窦内, 呈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 其内密度欠均匀, 另6例原发于额窦, 周围可见明显的钙化灶。神经鞘瘤呈圆形, 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块可强化, 发生于鼻筛区1例,上颌窦2例, 筛窦及蝶窦2例, 平扫病变密度均匀2例, 另2例其内可见低密度区, 增强后2例病变显示不均匀强化。4例异位颅内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 边界清晰, 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瘤内钙化多均匀, 但不规则。

恶性病变90例, 鳞癌病变范围广泛, 均不同程度累及同侧副鼻窦、对侧鼻腔、咽部、翼腭窝、颅底、颅内和眶内, 同时伴有骨质破坏, 其中3例显示明显、广泛骨质破坏, 2例有鼻面部软组织肿块, 且上颌窦壁骨质破坏。腺癌, 除1例未分化癌病变范围广泛, 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和鼻根部软组织肿块外, 余病灶局限, 骨质破坏轻, 无面颊部软组织改变。恶性黑色素3例侵犯筛窦, 2例合并上颌窦炎及鼻甲肥大, 5例邻近骨质被轻度破坏。1例恶性黑色素瘤呈膨胀性生长。1例横纹肌肉瘤形态不均匀, 边界不清楚, 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

2.2 MRI表现 嗅神经母细胞瘤4例, 1例肿瘤中心位于双侧筛窦及鼻腔顶部, T1WI呈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强化, 边界欠清晰, 病灶向颅内侵犯突入颅前窝底, 颅前窝底硬脑膜强化;另 3 例肿瘤中心分别位于双侧筛窦、双侧鼻腔顶部以及双侧筛窦并侵犯整个鼻腔。

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 1例肿瘤中心位于双侧后组筛窦和蝶窦, T1WI呈略低信号, T2WI 呈略高信号, 其内可见长T1、长T2囊变区, 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右侧翼腭窝受累, 鞍区扩大, 病变与垂体分界欠清晰;另1例肿瘤中心位于蝶窦及鼻咽腔。

腺样囊性癌2例, 1例肿瘤中心位于右侧上颌窦, T1WI呈等信号, T2WI 呈略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强化;另1例肿瘤中心位于左侧上颌窦。

3 讨论

目前临床主要以CT、MRI等设备作为鼻腔鼻窦肿瘤的检查手段[2], 且CT、MRI等影像检查能显示鼻腔、鼻窦、颅底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血液供应特点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3];MRI在软组织显示要优于CT, 比如鼻咽部,但 MRI难以显示颅底的骨质细微变化, 如骨缝破坏或增宽,另外肿瘤内出现钙化时, 不易显示钙化灶情况[4]。

通过对130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 医生诊断患者时, 一般是以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首要, 但是在诊断困难的情况下, 最好是能借助CT、MIR等影像学检查, 更准确的确定病情。对于一些疾病如鳞癌、淋巴肿瘤等发病率比较高, 更要重视其与影像手段的结合。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繁多, CT和 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周围骨质破坏和邻近重要结构的侵犯, 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 胡军, 胡凯, 赵宇红, 等.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河南医学研究, 2014, 1(23):113-115.

[2] 闫晓.超声与CT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诊断及临床丁分期的对比分析.广西医科大学, 2014.

[3] 陈雷, 崔婷婷, 王刚, 等.导管超声在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7, 42(1):23-26.

[4] 秦江波, 张辉, 王俊波.MRI和CT对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基层医学论坛, 2008(34):1119-112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038

2014-10-28]

253500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上颌鼻窦乳头状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1例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