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2015-02-01 13:15:27张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危险性高脂血症病因

张俊

中青年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张俊

中青年脑卒中;病因;危险因素

脑卒中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其致死率与致残率非常高, 为有效预防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生及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 作者进行了以本院病例为基础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健康中青年人作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中青年脑卒中83例患者纳入卒中组, 均满足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要点, 所有脑卒中患者经脑部MRI或者CT证实。83例患者中男37例, 女46例, 年龄22~49岁, 平均年龄36.2岁;缺血性卒中36例(43.37%), 出血性卒中44例(53.01%), 混合性中风3例(3.61%), 其中高脂血症32例(38.6%), 高血压40例(48.2%), 糖尿病23例(27.7%), 吸烟、酗酒40例(48.2%),头痛头晕病史38例(45.8%), 性情急躁40例(48.2%)。随机抽取90例同期健康检查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受试者作为非卒中组, 男55例, 女35例, 年龄20~46岁, 平均年龄35.3岁,其中高脂血症8例(8.9%), 高血压13例(14.4%), 糖尿病6例(6.7%), 吸烟酗酒10例(11.1%), 头痛头晕病史12例(13.3%),性情急躁12例(13.3%), 仔细询问所有患者的过往病史, 包括:家族卒中史、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酗酒、吸烟,疾病发作前2周感染史、日常生活状况、膳食状况等。同时予以血沉、血脂化验、血常规、血糖以及心电图检查等;部分患者需予以脑脊液穿刺检查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 病因判断 如患者同时存在至少两个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但无其他明确致病因素, 判断其致病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压>22/12 kPa, )、糖尿病、TIA、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家族史、性情急躁、饮食结构不合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血脂:卒中组32例(36.2%)高于非卒中组8例(8.9%);高血压:卒中组40例(48.2%)高于非卒中组13例(14.4%);糖尿病:卒中组23例(27.7%)高于非卒中组6例(6.7%);吸烟酗酒:卒中组40例(48.2%)高于非卒中组10例(11.1%);头痛头晕病史:卒中组38例(45.8%)高于非卒中组12例(13.3%);性情急躁:卒中组40例(48.2%)高于非卒中组12例(13.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因及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仍为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糖尿病为其主要发病因素, 但特别强调提出吸烟、酗酒、性情急躁、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为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中青年出现脑卒中的病因与危险性因素除了较为多见的高血脂症、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糖尿病等, 还应特别注意酗酒吸烟、性情急躁、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合理亦为其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因条件限制, 非卒中组缺乏影像学证据。

脑卒中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其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非常高。中老年人易发脑卒中, 但中青年脑卒中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约5%~8%的脑卒中发生于15~49岁的青年人。同老年患者相比, 导致青年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有特殊性。青年人如出现脑卒中, 会给其生活水平、工作质量以及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对任何个体而言, 一个或者多个危险因素的存在, 都会使得青年脑卒中的发生率上升, 因而只有更为严密的关注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以及对预后状况的影响, 才能在临床防护与治疗工作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1]。由于脑血管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 引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青年人的脑卒中进行研究。探索其病因及危险因素指导该区域内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

3.1 高血压 高血压为脑卒中的重要独立性危险因素, 对于中青年病患, 高血压会加速其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引起血管壁增厚, 管腔趋于狭窄, 此外, 血液中的有形组分在血管病变处附着, 继而产生附壁血栓而引起脑梗死。同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附着于血管病变处, 形成附壁血栓而导致脑梗死[2]。高血压会诱发脑部中小动脉瘤, 其在高压的作用下易破裂而出血。因此认为, 高血压为中青年脑卒中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3.2 高脂血症 王云霞等[3]经研究后发现, 同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比, 青年脑卒中患者脂代谢的状况更为异常。与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 青年脑卒中患者脂代谢紊乱更明显。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 合并高脂血症的中青年,其脑卒中发生的几率为无高脂血症中青年的4.68倍。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出现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其诱发机理主要与动脉粥样应和斑块的产生相关。

3.3 糖尿病 糖尿病可经多种机制导致形成血栓, 主要有糖基化引起的损伤、高胰岛素血症促使形成斑块、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双重加速效应等[4]。糖尿病作为一项影响中青年脑卒中预后的指示性指标, 应该引起临床的重视, 积极落实血糖监测与调整膳食。

3.4 性情急躁 性情急躁会造成过度紧张的情绪, 且易波动, 引起肾上腺素的释放量增多, 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等生理性改变, 在其他危险性因素的并存下, 此种生理变化会是病理状态的引发因素。

3.5 酗酒吸烟 酗酒与吸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厚过程中有一定决定性作用, 其可使得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粘度以及血凝度增加, 加速血小板聚集, 在戒烟2~5年后, 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才会减小[4], 饮酒和出血性脑卒中存在量效关系, 过度饮酒造成脑部血流量下降、心律失常、高血压以及高凝状态, 而中量或者少量饮酒会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减少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以及降低血小板聚集。有文献报道[5]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吸烟青年, 脑卒中发生率是不吸烟者2.20倍, 饮酒青年脑卒中发生率是不饮酒者2.51倍。

综上所述, 国内的诸多研究成果显示, 对诱发脑卒中的危险性因素予以有效合理的干预, 可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而在积极防治中青年脑卒中中高危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同时, 一方面对血压与血糖进行有效控制、调整血脂、戒烟戒酒, 另一方面还应关注中青年的心理因素, 养成合理科学的生活习性。

[1] 杨姗杉.影响青年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9(9):862.

[2] 孙锦平.石艳玲等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 20(3):256.

[3] 王云霞, 卢祖洵, 张蕲, 等.中国青年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3):254-256.

[4] 魏岗之.应重视脑卒中的综合预防.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 35(5): 257.

[5] 侯训尧.青年脑卒中.山东医药, 2008, 52(23):109-11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056

2014-09-17]

474500 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危险性高脂血症病因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有色设备(2021年4期)2021-03-16 05:42:32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6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7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食物不耐受与高脂血症的关系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