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关怀视角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基于医患距离的出现*

2015-02-01 09:16张金凤于淼张晓莹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6期
关键词:患方医患医务人员

张金凤于 淼张晓莹

从人文关怀视角谈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基于医患距离的出现*

张金凤①于 淼①张晓莹①

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为实现健康这个共同目标的实践中应达成融洽的关系状态,但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已是不争事实。究其原因有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可以通过构建人文精神缓解医患关系,用人文关怀理念缩短医患距离。

医患关系; 医患距离; 人文关怀

医患关系是因疾病的诊疗与康复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包含着患者祛除病痛、身心痊愈愿望的实现及医务人员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职能,医患是一对彼此依存的健康利益维护的共同体。患者需要医务人员的精心诊治,医务人员则在履责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务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这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本质要求[1]。但就当前医患关系而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纠纷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医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理应同心协力抵抗疾病的两者近乎置于对峙状态,一条无形的鸿沟横亘在医患之间,致使医患距离出现,且不断发生的如“温岭暴力伤医”事件等也激化了医患关系,并将医患距离愈拉愈大[2]。

1 医疗实践中医患距离的表现

1.1 医疗行为距离近 医疗卫生服务中医疗活动是两相呼应的:医务人员因为职责要面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开具处方等,患者为恢复健康要测量体温、服用药物、接受手术等,其中既有医务人员根据医学需要给患者制定诊断方式、治疗方案,也有患者为达成健康愿望配合医方完成各种诊治措施。一般情况下医务人员安排的检查、治疗都能得到患者的响应与配合,如有医生开的检查单,相对的是患者的检查报告;有医务人员指定的药物,就有患者定时定量的使用。患者对医嘱的尊重、执行说明医疗实践中医疗行为距离是亲近的,它保证了诊治行为的实施及诊治效果的实现。虽然也有患者对医方意见和建议持否定或拒绝的情形,但大多数患者能够认可医务人员的诊治方案,严格按照医方的设计安排进行诊治。

1.2 医学知识距离远 医疗卫生行为是高技术、高风险、专业性强的行业[3]。它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专业的训练,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这客观上就使得医疗实践中关于疾病的诸多信息的掌握者必然是医务人员;而大多数患方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有关信息(本身是医疗职业患者除外)[4]。就是说,医方拥有相对丰富的能对疾病作出正确判断的专业知识,患方仅有常识性的简单了解,尽管有些患者病后会借助网络、书籍等途径去查阅相关资料但也仅止于粗浅理解,无法从本质上辨析疾病,而且在短期内提升医学专业认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医患双方在医学知识的拥有量上是不平衡的,彼此差距较大,这也导致患者无法正确认识医疗过程中某些意外的出现,凡问题出现就直指医务人员,忽视了医学本身的局限性等原因。

1.3 诊治空间距离近 医疗实践中的诊断、治疗活动是在医院内进行的(远程医疗除外),这意味着医患处于同一维度空间环境中。如问诊是在诊室内进行,医患面对面的询问、回答,既有患者对疾病症状的说明解释,也有医务人员对患者主诉的分析判断,是在反复地问与答中完成的。又如查房是医务人员到患者床边了解病情发展、治疗情况等,有时由于医学检查需要医务人员还会接触患者身体某一部位。因此就医患所处空间来看,医患是近距离接触关系,双方能够直接沟通交流,及时获知对方的问题或困惑并将结论反馈对方。

1.4 肯定性情感距离远 医患情感是基于疾病的诊治患方对医务人员行为满意度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感谢、责备等。剖析当前医患关系的种种表现,患方打、砸医院,谩骂、殴打、致伤、致死医务人员的事件频发,足以说明医患之间否定性情感表达多于肯定性情感。应该看到患者就医后的心理极其矛盾:一方面期盼医务人员正确的诊断、治疗,另一方面又质疑医务人员开具的检查项目、药物等不纯粹是医学需要,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此种心理无疑拉开了医患距离。实际上从一直以来困扰社会的“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认识来说也包含了患方对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的不满与指责,这种否定性情感的表露,意味着医患被分离成目标共同体对立的两个端点。

1.5 对医患强势与弱势论断的批驳 社会、媒体或舆论多将医疗服务中的患方定义为弱势群体,是需要维护、保障权益的一方,这是从患方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在医疗中只能接受、遵从医方安排角度考量的。但随着患者权利意识的提升乃至过度维权的举动,加之医学专业的高风险特性、诊治中不可预期的意外情况等,致使医务人员工作时呈现“如履薄冰”状态,既要严谨慎重的诊断、治疗患者,又要担心患者随时可能有的过激言语和行为,医务人员是否也应被视为弱势方?事实上,强势与弱势之分已经拉开了医患距离。医患本是为健康而形成的角色,无所谓孰强孰弱,问题应是双方如何配合,而不是硬作强弱区分,否则在心理定势上就已经将医患关系割裂。

2 医患距离产生的原因之人文关怀的缺失

医疗活动的任务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其本质除了救护生命外,也需关爱生命,从身心层面给予生命应有的照顾。救护生命旨在从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帮助患者,关爱生命则体现出对患者的情感、精神层面的尊重和爱护,这就对医务人员提出了人文关怀的要求。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断推进的今天,更要强调人文关怀的重要性[5],把患者的“病”情需要与作为“人”的情感需要给予全面考虑,纠正只关注患者局部忽视作为人的整体的错误认识,以至于出现“见病不见人”现象,应重视完整意义“人”所需要的全部诉求。因此,伴随医学始终的是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所有医学活动都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6]。

现今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探讨有很多。医务人员从理论层面上也能够重视人文关怀,但在具体医疗实践中的表现并不如人意。患者就医时的不满、抱怨、置疑等反应的存在,有医疗体制不健全、医院管理不到位、医务人员技术低下等因素,但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医务人员人文关怀理念的欠缺。医学人文关怀的理念缺失主要表现在重“病”轻“人”、重“利”轻“义”、重“亲”轻“疏”,从医疗服务角度而言侧重的是医方利益的保护与获取,却给患方造成伤害,这种伤害带来的负效应就是医患关系出现距离乃至不断增大[7]。

3 构建人文精神,倾注人文关怀的价值所在

3.1 人文关怀是医方履行职责的必备品质 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8],这一属性包含着对医务人员行为的基本要求,在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训练的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医学人文素质,促使医务人员深刻领悟医学职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医务人员对人和生命的热爱,对医学事业的忠诚,对患者的深切同情,这是医学内在要求[9]。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是主导,它要求医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兼备医术与医德两种品质[10]。人文关怀则是医德的核心内容,唯它才彰显出医学即人学的特性。

3.2 人文关怀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有效路径 成功的医疗过程不仅仅是医生运用良好的医术治好患者的疾病,还包括了患者所得到的人文关怀,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所得到的良好社会效应等[11]。实际上患者对医务人员有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两重需求:既要得到医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帮助,又要获得医务人员的关心、尊重等人文情感的支持。患者就医感受(满意、抱怨等)是来自医患关系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的。据调查,在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问题原因引起的不足为20%,80%是由于“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12]。可见,非技术方面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些数据也折射出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短缺。若医务人员在努力提供优质技术服务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的付出,即加强非技术方面的素养,医患关系趋向融洽发展,医患矛盾将迎刃而解。

3.3 人文关怀有助于患者健康诉求的实现 医疗纠纷的产生有其复杂的原因[13],就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而言,人们更多是把矛头指向医务人员,把责任归咎于医务人员经验低下、道德败坏等,虽确有此情况存在,但只是部分和少数,却给出这样的结论未免以偏概全,忽视了患者的道德品质及其就医德行为的不恰当、不理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不能否认个别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有冷漠、麻木等不良表现,但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个别患者就医道德有待提高[14]。如患者就诊后提出不合理、不科学的要求,无论什么疾病到医院就医,都要求得到一个很好的治疗结果,否则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找医院的茬[15]。2013年哈医大实习生被杀事件、“要想富告大夫”的医闹理论,都可见患者就医时错误的认识及导致的极端行为,由此势必引发医患矛盾。医患关系是双边关系,医方有医德,患方有患德,才能促使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人文关怀应是对医患双方的共同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多一些关心、爱护,用体贴的语言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患者应增加对医疗知识的学习、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医务人员多一份理解[16]。医患皆立足对方,在同理心理念作用下,用人文关怀在医患间构架起通向关系融洽的桥梁,医患距离才能由远及近,达成双方期待的和谐共处、密切合作的目标。

[1]布凤霞,张勇,戴飞. 医患关系与满意门诊[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41-143.

[2]姚玉宇.浅析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基层医学论坛,2011,2(1):770-771.

[3]苏明丽,陈文武,何金兰,等.以人文观念提升医疗质量管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3(2):167.

[4]张金凤,胡文华,徐永良.信息不对称特性下对医患关系的医德支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104-105.

[5]宫福清,戴艳军.关于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2):245-246.

[6]李斌,肖平.癌痛规范化诊治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28-130.

[7]李亦晗,廖生武.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4):444-445.

[8]林小兰.孕产妇分娩期的人文关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31-332.

[9]汤金洲,王志玲,马晓.关于加强和改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57.

[10]闵金荣.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构建 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实现途径[J].中外医学研究,2010,8(7):76-77.

[11]曾子芳,夏丽华,粱伟辉,等.职业病诊治中的医患矛盾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13,8(7):116-117.

[12]王彩霞,尹梅,张君.医学伦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2.

[13]刘文华,张末成.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2):111-113.

[14]李天颖,孙一阳,贾周.论患者的就医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4):456-457.

[15]陆昌霞.医患关系现状分析及应对思路[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6):158-159.

[16]束雅春,彭志行,薛明新,等.患者与医务人员不同视角下医患关系的认知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1):178-180.

On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Concern——Based on the Emergence of Doctor-patient Distance

ZHANG J in-feng,YU Miao,ZHANG Xiao-y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6):115-117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keeping health,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should try to reac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however, the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which is, in some degree,caused by the lack of humanistic care. As a result, it is a good way to eas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by constructing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shorten the doctor-patient distance by the humanistic concer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Ga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Humanistic care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6.038

2014-07-10) (本文编辑:蔡元元)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22318)

①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张金凤

First-author’s address:Mudanjiang Medical College,Mudanjiang 157011,China

猜你喜欢
患方医患医务人员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黑龙江医疗纠纷索赔超过一万元不得“私了”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患方私自录音录像能作为证据吗?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