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研究

2015-02-01 00:28张永芳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习者素养信息

田 红,张永芳

(1.北京工业大学 实验学院, 北京 101101;2.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

一、视觉素养的简介

由于科技、文化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图形图像为代表的各种类型的视觉信息蓬勃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视觉文化是影像与形象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人类文化已经近乎全方位地被“视觉化”了[1]。

图像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益处,它不仅解决了单纯利用文字传达信息的单调感、枯燥感,还充分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但是大量视觉信息的涌现,给人们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引出新的课题——视觉素养。

(一)视觉素养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和各种资料中,素养是常用词汇。何为素养?“素养”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的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西方最早关于素养的研究是强调文字符号的掌握和使用,将素养当作工具,探索人类如何应用这套工具来获得高层次的心智过程[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媒介环境的多变性和多元化的发展,素养一词的定义范围已扩展为“素养是一种技能,但不是孤立的技能,素养是技能和在合作中使用技能的社会能力的综合体”[3]。视觉素养作为舶来词汇,由“素养”的概念延伸而来。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素养也已成为学术界的焦点之一,西方学者认为视觉素养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

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宣布一个“世界图像时代”正在降临,提出了“世界被构想和把握成为图像”。他描绘出一副关于世界的图像,并明确指出图像在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国人约翰·蒂贝兹被公认为视觉素养之父,他在1969年为视觉素养做了如下定义:“视觉素养是人类通过观看,同时整合其它感觉经验,发展出一组视觉能力的素质。视觉能力对正常的学习过程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发展出这些能力,并以此理解和区分环境中的动作、自然或人工的物体和符号。对视觉能力的创造性应用,使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将这些能力用于鉴赏,人们就能理解和欣赏视觉传播的经典之作。”[4]他还认为视觉素养从低到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5]。

继约翰·蒂贝兹之后,国外又有很多学者对视觉素养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国际视觉素养协会(IVLA)定义:一个人通过看获得的一系列视觉能力,并同时将观察与其他感觉经验相整合。发展这种能力对人类的正常学习是必要的。当这种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使具备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地运用这种能力,我们得以深切地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奥妙[6]。1980年,威尔曼提出:视觉素养是“阅读”并理解所看到的信息的能力以及产生能被看到并被理解的材料的能力。1997年,格林威提出:视觉素养是通过视觉分析技能和视觉创作技能来应用视觉思维[7]。

(二)视觉素养的内涵探讨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对视觉素养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定义。尽管每个定义关注的重点不同,但是通过列举的几种关于视觉素养的定义,可以看出他们都关注视觉素养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分析这些定义,笔者总结出视觉素养的基本特征。

1.“识图”能力是视觉素养的基础。人生来就有看的能力,虽是与生俱来,但不是一成不变。看到什么,看到多少,看懂多少,理解到何种程度,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和文化的熏陶不断发展进步,这些能力也需要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视觉素养与信息素养、媒介素养一样,是人类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8]

2.“解析”能力是视觉素养的发展过程。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图像来获取信息,能够明白、领会、解析图像所表达的文字意思、被赋予的情感和深层含义,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知识文化将这些图像进行整合和重构,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图像。雕塑大师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

3.“组构”能力是视觉素养的最终结果。“构图”能力是指能够借助图像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言语和思想表达出来。这些图像可借助手工绘画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式实现,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例如,可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设计静态图形图像、Flash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动画影片和3D MAX软件制作三维图像等。

二、视觉素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结合了图像、声音、交互式教学软件和多媒体动画等多种教学资源,改变了以往单纯使用文字进行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使课堂生动活泼,实现了教学形式多样化,各种教学软件的推陈出新,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改善了教师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视觉素养,才能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如下作用。

(一)有助于开发学习者右脑,凸显创新性

人的右脑主要负责形象、经验、直观等认识,创造性思维更多是右脑思维的产物。通过视觉素养的培养训练能够激活人的右脑细胞,促进右脑发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如地球板块理论的诞生就来自于德国学者魏格纳的视觉联想[9]。视觉素养教育是读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很好地开发学习者的右脑,促进人的大脑思维全面发展。视觉素养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之一[10]。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大量的图像、音视频、交互式教学软件和多媒体动画等教学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和实践调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由此及彼地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学习者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积累的视觉知识和生活经验也会越来越丰富,这些有利于凸显学习者的创新性,使教育资源、学生创新和社会需求得到统一。

(二)有助于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指出,视觉在人类认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获取信息70%以上是通过视觉途径,在网络时代也是如此。当前,教育主管部门投入巨资配备先进教育装备,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已非常完善,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和使用多媒体教育设备。教学中,教师不仅强调文字信息的使用还强调视觉信息的应用,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习者学习的强烈要求,直观生动的视觉信息使纷繁复杂的文字资料变得轻松易读,使停留在纸面的文献资料变动生动、形象,使不易在教室中实际演示的实验可以被近距离观察并模拟操作,这些技术手段都与学生学习实现无缝衔接,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心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效果显著。

(三)有助于融合优质教育资源,启发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和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图像、交互式教学课件、影片、动画等视觉信息资源,在使用视觉信息资源时,通过对学习者进行视觉素养教育,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批判性思考视觉信息的能力,养成正确运用视觉信息进行沟通交流的习惯。现代的学习者思维活跃,学习认真,具有很强的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在科学研究上不断碰撞思想、产生共鸣,推进科学技术快速向前发展。

(四)有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

和文字符号的读写能力一样,视觉读写能力也是人类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基础,是需要后天的培养来提升的[11]。开展视觉素养教育,有助于对聋哑学习者、书面和口语表达不顺畅的学习者和偏爱视觉的学习者开展个性化学习。对于上述有特殊需求的学习者,视觉素养教育是一扇通往智慧之门。聋哑学习者因为听力或者语言障碍而影响了思维的发展和学习的进步,但是在视觉素养教育中,学习者不仅可以完成基于语言的学习,还可以通过多种图形、图像、视频等视觉信息的运用,真实地再现事物的现象和特征,用感性的生动弥补难以理解的分析性语言,扬长避短,使学习者更好地进行有意义的知识构建,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优异效果。

三、视觉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深度探讨

目前在美、英、加、澳等国家都已将视觉素养教学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教育者就已经认识到视觉材料对学习者的重要性,并提倡在教学中给视觉学习留有一定时间;同时期加拿大也在中学广泛地开设了相关的教育课程,并对其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研究。在北美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视觉素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视觉信息,从古代的石刻壁画,到现代的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无一不是利用视觉信息进行知识传授,视觉素养教育早已融入日常教学中。

(一)教师方面

1.充分保证培养视觉素养课程的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满了图形图像等视觉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需要保持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解析”能力和“组构”能力。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困惑:在基础教育中,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美术课和信息技术课等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课程在学校处于边缘地位,未受到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存在着师资匮乏,专任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教学时间经常被语数外等科目挤占,正常的上课时间难以得到保证,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在高等教育中,优先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和艺术修养,开设的视觉素养方面的选修课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大幅提高。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技能都应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只有全面发展,走出校门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学校作为培育人的场所,应该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按照教学大纲开设全部课程,严格执行教学纪律,保证上课时间和教学质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开设美术和信息技术等课程,配备专任教师开展教学,保证教学时间,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视觉素养;在高等教育中,应适当开设人文、艺术类选修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促进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符合教育改革对学校和学生的要求。

2.加强培养教师的视觉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视觉素养教育

教师要尽量掌握各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在我国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言语类信息占据了课程的大部分内容,课堂教学以说教为主,在读图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充分应用视觉信息开展教学,严重阻碍了学习者直观认识事物的能力,影响了学习者高级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国内教师较多应用PPT和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会应用大量视觉信息资源,如果教师没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课件设计的艺术修养,就会导致教学设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课件未能满足教学设计的需求,课堂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枯燥,甚至会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图片过大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反差不明显使学习者很难获取有用的信息,动画播放太过频繁会干扰学习者思考,色彩运用不当会影响学习者的情感表达等。这些做法都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视觉信息的作用,教学效率不高。

现代教学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地鼓舞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浪潮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已经大量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各种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达到新的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高度重视视觉素养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引导教师养成良好的视觉素养意识。要明确: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师视觉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为一线教师培训提供经费支持。在教师培训中加强对图形图像、视频信息处理能力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视觉信息使用能力。要持续开展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视觉素养,实现动手、动脑、动口、动心和视觉素养培养相互配合,掌握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能力和途径。教师在制作视觉教学资源时,不仅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让视觉信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还要遵循艺术原则,使课件的整体设计充满美感,这样的视觉信息资源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信息素养,达到促进课程教学,实现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的目的。

同时,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为各学科开发视觉化教育资源,方便师生将教学内容用视觉信息表达。学校内部还可在此基础上,形成以教育技术学、美术学教师为代表的视觉素养核心团队,为广大教师提供专门的视觉素养培训课程,建立校内交流机制,积极学习视觉素养的相关知识技能。

教师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广泛涉猎社会学、美学、美术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知识,学会利用网络、美术馆等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的美术修养和综合素质;注意把静态和动态视觉信息整合进课程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础的图像处理软件,如微软系统的“画图”工具;了解专业的Photoshop和Flash软件;学会使用微课制作软件,如Camtasia Studio,用上述软件制作视觉信息资源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有效地保障课程教学效果。实现一个标准,提高两种素质,掌握三类软件。

(二)学生方面

传统教学过分重视学习者对语言词汇和数字的运用能力,忽略了对学习者视觉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建构探究能力的培养,造成学习者思维懒惰、思考问题缺乏深入,习惯从单一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读图时代,学习者如果还习惯沿用上述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就会导致“视图”能力不强,不能读懂图像的全部含义,更谈不到具有视觉素养的人应该具备解读视觉信息的“解析” 能力和运用多种技术制作视觉信息的“组构”能力。通过对芜湖市内五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视觉解读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缺乏,在认知和使用视觉信息时面临诸多的困难,部分学生视觉联想能力、视觉记忆能力、视觉判断能力都比较欠缺,许多学生不了解基本图像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不会使用图像语言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12]。

山东省大学生视觉素养的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提高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仅是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审美和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需求[13]。这表明,我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视觉素养培养就较为缺乏,直至大学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我国的视觉素养教育水平亟需大幅提升。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学生对形象直观的图像更为偏爱,他们倾向于选择图像信息作为生活、休闲和学习的工具,更喜欢生活在一个视觉的世界中[14]。这种现象不容乐观,我们已进入读图时代,尽管大量的图像信息充斥在生活中,但学习者对图像的解读还停留在感知层面,未养成自觉利用、解读此类视觉信息的意识,缺乏深度解图能力和批判意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帮助学习者开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习者的“视图”能力、“解析”能力和“组构”能力。

1.增强学生对视觉信息的批判意识

强调批判性探究、评论和反思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别视觉素养能力。学生要学会批判性地对待视觉信息,以一分为二辩证的眼光看待视觉信息,这是当代社会人接受信息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和能力[15]。教师应培养学生对视觉信息的独立思考精神,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解决问题,要有通过自身经验、网络和其他渠道辨别判断视觉信息真伪的能力。

2.着重培养学生的“解图”和“组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使视觉素养教育获得成功,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利用视觉信息的习惯,将视觉素养教育贯穿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16]。要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力就要鼓励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随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让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感知)某一现象或情境;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供其吸纳;教会学习者观察方法;培养学习者的视觉分辨能力和视觉空间能力。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视觉素养教育专业课程,向学生介绍“视觉素养”的概念以及培养解读视觉信息、进行视觉交流的技能[17]。在观看影片、制作学习交流材料的过程中积极分析视觉信息,领悟其内涵;掌握常用的图像视频采集和制作软件,加大自身的美术绘画能力和拍摄图片的基本技能,利用视觉信息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

教师要将概念图、思维导图等认知工具熟练应用于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过程的建构中,帮助学习者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问题、得出答案。例如,在给学习者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不仅要让学习者看见作品本身,更要鼓励学习者发现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挖掘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还要从技术和人文思想高度引导学习者如何获取这种视觉信息,如何进行后期处理等。

3.视觉素养培养方面

北美地区视觉素养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形成了以选修课为主,课程整合为重点,多层次的局面,采用了美术教育课程作为视觉素养教育的主要整合课,在教材排版和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中加强使用图片元素。欧洲也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视觉素养培养,在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上开设了相关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视觉文化专业课程。

通过分析我国当前视觉素养培养的资料,笔者发现我国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传统课堂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参观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都是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知识的方法;都是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教育素养。虽然张舒予教授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且开通了视觉文化网站,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的视觉素养培养还处于探讨视觉素养的起源、内涵、策略研究等发展阶段。对于如何在具体课程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研究和实践还不多,特别是真正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还处于再认识阶段。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笔者提出两种可以推广的视觉素养培养方案。第一种是我国高等院校可以针对急需大量视觉素养教师的实际情况,开设与视觉素养有关的课程,培养视觉素养教育的专职教师,充实到各级各类学校,解决视觉素养教师匮乏的问题。第二种是政府教育部门应当重视视觉素养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放权给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推进视觉素养独立课程的开设;加强视觉素养培养课程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高视觉素养;鼓励专家根据国情,设计培养方案,编写视觉素养培养教材和具体实施方案,使我国的视觉素养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四、结束语

如今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网络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云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形式不断涌现,给学习者的学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形式在我国已悄然兴起。读图时代向当代以文本为主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以读图为标志的学习时代已经来临,视觉素养的培养无疑将会提升现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我国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电子网络时代、高科技制造时代、视觉素养教育必须摆到重要地位,必须重视起来。目前我国视觉素养研究还处于再认识阶段,应当进一步认识其重要性,继续加大研究力度,探寻其在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制定出完善的培养方案。视觉素养作为现代社会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将会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引领终身学习的航向。

[1][2]王帆,张舒予.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8,(2):21-24.

[3]王小雪,陈信助等.创新、整合与交流——AECT 2013年会评述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1):3-18.

[4]H e’ctor Del- Castillo,A na Bele’n G arc’a- Varela,Pilar Lacasa.Literacy through media:identity and dis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web sit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3,(9):85-89.

[5]John Debes .What is Visual Literacy?[EB/OL].http://www.ivla.org/org_what_vis_lit.htm,2010-04-05.

[6]John L.Debes & Clarence M.Williams.Some History of Visual Literacy[EB/OL].http://www.asu.edu/lib/archives/clhist.htm,2004-02-12.

[7][9]崔革.师范教育中的视觉素养能力培养策略[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4):52-53.

[8]聂黎生.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概念及其视觉素养教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9,(2):15-16.

[10]朱静秋,宋子强,张舒予.论网络时代的视觉文化价值[J].中国远程教育,2002,(8):70-73.

[11]罗双兰.视觉素养教育:语文课程发展的新延伸[J].中国电化教育,2011,(9):105-109.

[12]徐亚男,张舒予,蔡冠群.浅论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8-20.

[13]李嘉峪,周伟,陈开英,张爽.山东省大学生视觉素养的缺失与培养[J].高教研究,2014,(1):197-198.

[14]刘婷,许之民.新课改下初中生视觉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3):26-29.

[15]申灵灵.澳大利亚的“Show Me”视觉素养评价框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2,(1):33-36.

[16][17]吕永峰.基于人类分层视觉传播的视觉素养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2,(5):18-21.

猜你喜欢
学习者素养信息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订阅信息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