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河桥
浅析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袁河桥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称其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学生的写作水平反映了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称其为教学难点则是因为经过了无数语文教师的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很难达到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转变以往重技巧轻思维,追求应试教育、忽视实际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通过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来寻求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使他们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进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害怕写作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写作素材是学生完成习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这正是他们欠缺的。初中生虽然已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学校渡过,缺乏生活阅历,他们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需要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从阅读材料中摘抄一些具有价值的语句和段落,进而为写作训练积累素材。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初中生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和摘抄任务,阅读的内容不限制,可以是小说,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还要有阅读笔记,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摘抄的好词好句也丰富了他们的写作素材。其次,教师除了在平时的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外,还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他们阅读一些名著,并让他们在做好阅读笔记的基础上写出读后感。阅读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摘抄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并写上简单的赏析或是体验感触,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便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甚至会文思泉涌、信手拈来。
写作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优秀的文章之所以能够感染读者,是因为其中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过程就是抒发情感的过程,如果作文中没有加入自己的情感和体会,即便写出了长篇大论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无法打动读者。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感悟和体会,并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个“观察能力”不只是“看”,是让学生通过观看、倾听、触摸、闻、品尝等多种行为来感知生活中的现象和实物,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出来,并对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现象和事物进行描写,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自己的所看、所闻、所感化作写作素材,既能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和欲望,也能够表达他们的体会和情感,进而使阅读者受到感染。比如,我曾让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写一篇《我的校园》的习作,布置完写作任务后,我没有立即让学生动笔,而是带他们走出教师,观察校园中的各个事物,之后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作文。看到学生的作文后我很惊讶,他们观察得非常细致深入,如有的学生从校园清洁工入手,提倡我们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随意丢弃垃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次作文练习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出发,并在习作中融入了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选择语文教材中一些情感抒发强烈的散文和诗歌让学生进行赏析,体会隐藏在文章中的思想和情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情感体验,学生写出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才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
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不可或缺的还有教师的指导,但是当前的初中作文教学缺乏课程规划和设计,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前缺乏精心的准备,更缺少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导致不少学生布置如何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每学期开始前就制定好作文教学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每节课或每个星期设置不同的写作训练项目,如片断练习、材料评议、鉴赏文章等,并根据训练目标来确定作文教学的重点。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习作的指导,要突出训练的实效性,即每一次训练课都要明确训练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训练项目,即便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小练笔,教师也要做好写前指导和写后评价。这样,每次作文课都会体现出讲课有内容、训练有重点目的、评讲有针对性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写作文会更有信心。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写作教学的这一特点,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在实践中善于反思和总结,找到优化作文教学的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他们写作技巧。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定会逐步提高,他们对作文不会再有畏惧心理,作文教学也将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鸡肋”。
★作者单位:江西于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