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美尔的《时尚哲学》

2015-01-31 20:33胡苹
中国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女装男装时装

胡苹/文

浅析西美尔的《时尚哲学》

胡苹/文

在西美尔看来,时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社会区别和识别机制,是阶级区分的工具。一方面时尚具有社会分层功能和模仿功能;另一方面,西美尔认为时尚起源于社会的上层,并逐渐由上至下缓慢渗透。但是社会在不断发展,时尚更加瞬息万变,人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时尚,可创造时尚的还是人们本身。

时尚 流行 社会等级 男装 女装

现代社会,“时尚”一词被广泛运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一般认为,现代时尚开始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而服装产业则最早使时尚制度化,早在19世纪早期,时尚的两年一变已成为固定模式。在西美尔看来,时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社会区别和识别机制,是阶级区分的工具。

西美尔在他的《时尚哲学》一文中提到:“时尚总是具有等级性这样一个事实,社会较高阶层的时尚把他们自己和较低阶层区分开,而当较低阶层开始模仿较高阶层的时尚时,较高阶层就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另外的时尚。因此,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这大致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时尚具有社会分层功能和模仿功能;另一方面,西美尔认为时尚起源于社会的上层,并逐渐由上至下缓慢渗透。

时尚能团结某一社会阶层的内部人员,同时又在阶级之间画出了分界线,这是西美尔的典型观点:不同社会结构、社会等级的人,文明程度不尽相同,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服装、风格、品位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突出了被分化的群体内在的同一性——“步调、速度和姿势的韵律根本上决定于服装,着装相似的人在行为举止上也相似”。这一理论也同样得到了其他学者的认同,保罗·福塞尔在他的《格调》一书中用几近尖锐和调侃的语句分析了美国各个社会等级的生活品位。在衣着方面他分别从穿衣方式、颜色、质地、易读性、整洁、衬衫领子、裤子、帽子、饰物等各个细节对社会各阶层的穿衣习惯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塞尔对西服的阐述,他强调西服是上层的专利,“套装不但使懒散的人显得优雅妥帖,还能使体力劳动者显得难看”,“套装……的胜利,意味着蓝领阶层在与‘上层’进行任何正式的对抗时,即使披挂了自己最体面的服饰,仍然处于劣势”。不具有上层特质的人,即使穿上了具有高度礼仪性的服饰,也与自身气质格格不入,甚至起到反作用,成为众人的笑料。福塞尔的笔风虽然略带讽刺意味,但仍从一定层面上印证了服装确实存在等级间的差异。

但是等级与等级间并没有绝对的断层,时尚是充满活力的,“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进行的道路,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西美尔)。作为社会性的个人,他(她)不可能孤立于社会去完全展示自己的个性,为了给予个体不会孤独地处于自己行为中的保证,个体必须学会模仿。西美尔认为人们对时尚的模仿应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同一个社会阶层的相互模仿,“时尚的魅力在于,它受到社会圈子的支持,一个圈子内的成员需要相互的模仿,因为模仿可以减轻个人美学与伦理上的责任感”,而另一种则是较低的社会阶层向较高的社会阶层的模仿。每个阶层都有追求新奇事物的热情,“较低阶层总是向较高阶层看齐,他们在那些服从于时尚兴致的领域很少遇到抵抗,因为单纯的外在模仿是最易于达到的”。较高阶级会及时替换既有的时尚以与较低阶层保持距离。西美尔正是通过对“追赶和追逐”理论的阐述,来解释引起时尚连续变化的原因。

不难看出,西美尔的论述中强调了时尚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的,这可能是因为西美尔在他的大部分实例中,由上至下研究了时尚在阶级等级之间的运动。不可否认,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时尚确实是由社会上层所左右的。无论是17世纪以路易十四的宫廷为舞台,以男性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奇装异服,还是18世纪以沙龙为舞台,以女性为中心的洛可可风格的优雅服饰,时尚都只是宫廷、贵族的代名词,几乎所有的服装流行都是自上而下渗透。进入19世纪以后,虽然女装仍保持着既有的流行模式,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的不断扩大,旧有的地主式的贵族日益受到新兴的都市专业阶层的挑战,此时从实用功能出发,男装开始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讲求效率的资产阶级为适应高效工作及方便快步行走,抛弃了陈腐的封建等级观念,使“出身卑贱” 但在机能性上便于活动的jacket成为男装至今的一个重要品种。由此,时尚流行是自上而下渗透的这一说法已不完全准确了,到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则彻底颠覆了这一理论,街头服装的流行让尊贵的高级时装业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当然,时至今日,高级时装仍然在时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层阶级仍能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时尚的流行,他们仍是大众追求的亮点。但是在现代生活方式下,真正的贵族早已不存在了,时装的民主特征突出了很多,时装机制中不再存在一个等级结构,款式起源于高级时装业,再顺着这一等级逐渐由上至下传播,最后成为街头时装的年代已经远去了。

布鲁墨认为,时尚的全部秘密在于集体趣味的形成过程。也许这点对解释现代时尚流行有所启发,“在这一集体选择的过程中,确定了时装设计师们极其敏感的现代性表现以及时装消费大众中正在形成的初露端倪而难以名状的品位之间的关系”。消费者能够面对比实际购买能力要多出很多的款式,并根据自己的偏好从中选择,通常会有一定量的种类和款式能够明显集中地被选中,这证明了集体品位的形成过程、折中现象每天都在发生。现代时尚机制就是这样不断地被创造并且永不停息地运转。而时装被理解为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多种现代文化潮流的形象化的压缩反映。

讨论现代时尚机制,时装是重点,提到时装不免引申出另一个问题:时装似乎仅仅代表女性服装,难道男装就不时尚了吗?从浪漫主义运动开始形成了一个传统,即女性的服装应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装饰,而男性服装则应该单纯、质朴、不加雕琢。这是现代社会的时装第一次沿着两条界限分明的道路走下去,女装往往有意地创造强烈的甚至有些夸张的视觉效果,其形制多变,不定性强,而男性的缝制服装则建立了真正的审美标准。男装建立了一整套形制完备的服装体系,正式礼服、西服套装、工作服、室外休闲服、运动服,乃至男人在打高尔夫球、网球、打猎、射击、钓鱼等不同场合都有专门的服装形制。从现代男装形制基本确立直到现在两百多年了,男装除了细节的变化外基本没有改变,它甚至已经成为了国际惯例,在正式场合必须遵守相应的穿着方式。

对于这种现象,西美尔解释到:“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女性都处于弱势的社会地位,她们总是受制于‘惯例’,只能做惯例所认为‘正确’与‘适当’的事,处于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生存方式中”,“当女性表现自我、追求个性的满足在别的领域无法实现时,时尚好像是阀门,为女性找到了实现这种满足的出口”,“男性对外在领域中的变化不怎么接受,对表面的时尚也不怎么在乎,这不是因为男性比较同一化,而恰恰是因为男性是更加多样化的生物,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男性可以在没有外在变化的情况下存在”。职业男性在特定的社会圈子里,个人的重要性被加诸他所属的阶层,他已经被赋予了充分的重要性、实在性和这个阶层的社会权利,所以他不需要用多变的外表来补偿。

对于这一点安妮·霍兰德有她独特的见解:“在时装发展史上,男性服装实质上比女性服装更具先锋性,更倾向于引导方向,为人们的审美品位设立一个标准,而女性时装不过是它的一个反映。”她认为,男装比女装更具创造性、先锋性和引导性,决定着服装的审美品位和发展方向。男性服装的持续力表明了视觉形态有它自身的权威性,它本身有永远存在的特性和情感上的感染力。20世纪女装的演变则是女性服装对现代男性服装的模仿和追寻女装现代理想的归宿过程。刻意追求服装上的视觉效果这一古老的信念逐渐成为现代女性时装的主导思想。正是因为女装没有像男装一样完美的形制,所以需要煞费苦心的打扮。安妮·霍兰德有其道理,社会形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尚作为反应社会的一面镜子自然会顺着历史的轨迹持续前进。

时尚——一个不断变化的抽象概念,对时尚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不论从经济学、社会学还是其他方面出发似乎多少都能得以解释却又不全面。社会在不断发展,时尚更加瞬息万变,人们永不停息地追逐时尚,可是创造时尚的还是人们本身。

参考书目:

[1]索尔斯坦·维布伦.《夸耀性消费》.罗钢、王中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罗钢、王中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美]安妮·霍兰德.《性别与服饰》.东方出版社.2000年6月

[4][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5][美]保罗·福塞尔.《格调》.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10月

AN ANALYSIS ON FASHION BY GEORG SIMMEL

猜你喜欢
女装男装时装
陈海露服装设计(作品)
男装流行面料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男装风格与细节
时装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男装流行面料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