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东部企业为何舍近求远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2015-01-31 19:59冉云芳
职教通讯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西部顶岗职业院校

冉云芳

一些东部企业为何舍近求远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冉云芳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都被贴上为当地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的标签,自然,职业院校也主要限于与本区域内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能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培养企业适切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半年来,笔者对浙江、上海共计36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企业均与东部地区的职业院校有着多年的校企合作关系;但近年来,其中一部分企业开始寻求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开展远距离的校企合作,且合作意愿比较强烈,合作规模越来越大。

从调研具体情况来看,笔者深度访谈的36家企业均与当地职业院校有多年的校企合作关系。其中,有9家企业已经与中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建立了的校企合作关系,占比为25%,有10家企业表示:如果有渠道和机会,企业将非常愿意与中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占比为27.78%。究其已经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原因,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企业均是已经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开展多年校企合作,但近年来,校企合作效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企业的合作目的得不到满足。在这样的前提下,企业又对校企合作有非常高的意愿和需求,企业就开始无奈地舍近求远,对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向进行充分调研和考察,并对其投入产出比进行综合权衡之后,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沟通、谈判,最终达成合作意向和决策。企业负责人如是说:“企业舍近求远也实属无奈之举”、“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决定,毕竟企业做任何事都是要考虑效益的”、“企业作为盈利机构,肯定会权衡投入产出比的,校企合作也是如此“。那么,这些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有何共性特征?企业舍近求远开展校企合作的具体原因究竟何在?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一、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长期用工需求,以储备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

从9家企业所有制性质来看,有3家企业属于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4家企业属于民营企业,1家企业属于外商独资企业,1家企业属于个人独资企业;从企业主营业务范围来看,有3家企业是酒店服务和餐饮服务,有2家企业分别是空调制造与维修、仪表阀门制作,有1家企业是零售与商贸服务,有1家企业是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有1家企业是汽车维修与服务,有1家是建筑业;从企业员工规模来看,有2家企业规模在300-500人之间,有2家企业规模在500-800人之间,有4家企业规模在800-1 500人之间,有1家企业规模为2 560人;从企业经营模式来看,有4家企业属于连锁经营模式,3家企业属于大型品牌供产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或集团子公司经营模式,2家企业属于加盟经营或特许经营模式;从企业技术类型来看,有5家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4家企业属于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从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合格技能人才的难易程度来看,设置非常难,比较难,一般,比较容易,非常容易5个选项,有6家企业选择比较难,3家企业选择一般;从企业当前员工的稳定性来看,设置非常不稳定,不太稳定,一般,比较稳定,非常稳定5个选项,有2家企业选择比较稳定,5家选择不太稳定,2家选择一般。

可见,这些企业在某些方面有着类似的特征,如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集中在服务业和制造业,员工规模多在500人以上,经营模式多属连锁、加盟、特许或一体化经营,企业技术类型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并不太高,企业不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取合格技能人才,现有员工的稳定性情况还不太好。也就是说,上述企业特征决定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理论上讲,一方面,学生顶岗实习能为企业带来批量的劳动力,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短期内的招工难,用工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希望优化和稳定企业员工队伍,学生经过顶岗实习能留下来成为企业员工,为企业长期业务拓展和品牌扩张做好技能人力资源储备。

就学生顶岗实习能为企业带来批量劳动力而言,会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不排除有企业将顶岗实习的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但从笔者对9家企业负责人的访谈结果来看,他们纷纷表示:企业合作的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留下来做员工,以为企业发展做人才储备,而不单纯是为了短期的用工需求。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投入到学生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会占到30%左右,生产性活动占到70%。与外面招聘熟练工人相比,对顶岗实习学生会投入更多的成本,同时,企业给予学生的实习补贴采取的是同工同酬的绩效考核方式,并不会因为是学生身份而付给低于他们劳动生产率的报酬。这样一来,学生顶岗实习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但并未节约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就如几位企业负责人所言:“如果企业拿学生当廉价劳动力的话,学生会感到学不到什么东西,对其岗位和企业认可度必定不会高,毕业后就不会留下来做企业员工,而且校企合作的关键和核心是学生,如果学生不愿意做,对企业认可度不高,那么所在职业院校就有中断与企业合作的可能。这样一来,企业也失去了长期人力资源获取的渠道和机会,从长远来看,企业损失了人力资源,这对企业来讲是一笔巨大损失。”可见,企业方充分意识到了利用学生当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短期收益获取和长期收益损失的利害关系。企业会对影响长期收益的因素进行慎重权衡。

二、企业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遇到瓶颈,合作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其合作需求

事实上,9家企业都已经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而且合作规模比较大,合作时间比较长。从企业合作职业院校的数量来看,目前有5家企业合作学校数为2所,2家企业合作学校数为5所,2家企业合作学校数为8所和10所。从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最长的年份来看,有1家企业合作最长年份为4年,有2家企业合作最长年份为5年,有4家企业合作最长年份为6年,有2家企业合作最长年份分别为8年和11年。然而,与合作初期相比,大多数企业目前与东西地区职业院校合作的学校数、学生数面临锐减状态,合作形式也越来越单一,合作深度也越来越浅层次,这样一来,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企业的合作目的和需求也没法达成。一位企业负责人说:“与东部地区职业学校合作,学生流动性非常大,尽管企业没投入太多成本,但也没获得收益,有时企业遇到季节性用工忙时,学生大批量流动还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耽误订单的完成量”。究其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1.学校方面,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中职、高职之间的衔接越来越紧密,中等职业学校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既是符合东部地区学生及家长对高一级教育层次的旺盛需求,也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层次高移的客观需求。这样一来,中职学校平均升学率从前几年的10%-20%上升到目前的50%-70%。相对而言,中职学校就业人数越来越少,很难满足以人力资源储备为目的的合作企业的需求。这一点笔者在与部分中职学校校长的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前几年,一些中职学校就业学生数量多的时候,合作企业多达一两百家,最近几年,随着学生升学率的提升,学生就业数量的急剧减少,学校不得不主动与许多企业中断合作关系,对合作企业进行大量削减。

2.学生方面,部分中职学校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可言,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定位也不太明确。企业方表示,东部地区的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吃不了苦,脾气大,企业不好管理。在制造行业的岗位上工作,一些学生嫌弃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对象枯燥无味,在酒店服务行业的岗位上工作,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干,认为要伺候别人,还要看人脸色,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一些学生毕业后自然也不愿意从事相关岗位,对企业而言,留用这批毕业生还会随时面临其离职和不稳定就业的风险。

3.家长方面,东部地区的学生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学生家长对学生职业定位影响非常大。许多家长根本就不认同学生所读专业和所就业的岗位,一些家长对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选择都会进行干预。如顶岗实习期间,由于酒店服务行业,寒暑假、节假日都会面临大量客流服务,空调制造行业,春秋季节会面临大批量产品生产,因企业支付给学生的工资是按绩效发放,企业难免会要求学生稍微加班的时候,部分学生家长就会强烈反对,打电话甚至直接跑到企业来找相关部门说事评理。有的家长直接与企业方摊牌说:“我宁愿我孩子去干坐办公室的活,一个月拿1 500元工资,也不愿意让孩子在这样的生产车间上班,或让孩子去伺候别人,就算一个月拿5 000元工资又怎么样,我让孩子工作就是图个开心,根本就不是为了钱,家里不需要他们挣钱”。部分学生家长这些行为进一步助涨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定位。因此,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因素共同影响了企业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合作的深度和效益。

三、企业被迫寻找与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相比与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校合作而言,合作成本高出很多,但收益也高出很多,企业是划算的

东部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满足不了这类企业的用人需求,但是,企业仍然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怎么解决呢?(1)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人员通过收集中西部地区相关信息,如人口、劳动力输出情况、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情况等,初步锁定想要合作的地区;(2)人力资源部门三番五次跑到中西部地区去,通过各种渠道,找相关的部门和学校进行合作谈判,这个过程中花费了很多人力成本、差旅费用以及大笔额外的渠道公关成本;(3)与职业学校合作谈判成功后,校企双方共同商定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及规模等具体合作事宜。从调研企业来看,第一二年,基本上是东部地区的企业到中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建立一个校内实训室,并且企业定期派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骨干到学校去讲座,主要是依托实训室,融入企业文化,企业岗位认知知识和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第三年,企业派专职人员去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接合作学生到企业来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包干学生所有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第三年,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结束后,企业和学生双方双向选择,学生留在企业成为员工,以作为人力资源储备。

就企业参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成本收益来看,企业普遍认为:在顶岗实习期间,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能够吃苦耐劳、职业定位相对合适,能够稳定投入生产(离家远),而且西部地区孩子家庭条件都不好,学生希望多投入工作,多学点技能,多挣钱。也就是说,相比东部地区的部分职业学校学生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能吃苦,能更加集中精力投入生产,这就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产价值。尽管与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合作,会多花许多诸如信息收集、渠道公关、谈判成本,企业相关人员及师傅定期赴中西部地区讲座、授课等人力、差旅成本,企业接送学生顶岗实习的交通、住宿、伙食等成本。但是,这些成本与中西部地区学生顶岗实习或毕业后就业稳定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相比,却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因此,总体来讲,企业通过与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能够带来更多的效益。当然,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当初选择与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合作,也实属无奈之举,如果与东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合作能带来跟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合作一样的收益,那么,企业肯定愿意优先考虑与东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合作。

四、企业舍近求远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带来的启示

企业舍近求远,寻求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背后,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1.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和职业价值观的引导。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尚未成年,加上其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和氛围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当初在选择就读专业时,并未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来抉择,而是盲目听从家长及周围人的意见,当然,对于绝大部分学生而言,就读中职学校任何专业都无兴趣可谈。在学生对自身所读专业都不了解的背景下,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对自身专业对应的职业的了解,培养其对相应职业和岗位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就算不能激起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学校也应当尝试让学生深入了解和熟悉未来可能面对的职业岗位;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自身职业价值观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对职业评价、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取向的正确认识和定位。

2.校企双方应共同加强引导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正确定位,同时,应建立针对家长群体的交流平台和“企业开放日”活动等。(1)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所要从事岗位的最初体验,这段经历对学生是否认可相关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当前,部分职业学校对于学生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作用的指导并不全面,许多学生认为,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就是将学校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主要是去学习一技之长,掌握一门真正的技能。然而,这种顶岗实习主要就是为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定位是片面的,而且危害巨大。学生会对职业岗位相关的其他东西不感兴趣,不给予关注。这样会造成对职业岗位的片面认知,也就无法产生对职业岗位的认同。学校应和企业一起,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定位进行梳理和探索,让学生对职业岗位有真实的体会,并接受岗位。(2)在家长群体对学生职业影响力度非常大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应该建立起专门的家校平台,将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职业岗位认知、企业人才需求,尤其是学生在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期间的相关信息定期发送给家长,此外,学校与企业可以一起组织针对家长的“企业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企业,真是体验和认识学生从事的职业和岗位,让家长对学生所学专业及未来就业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最后达到学校、企业、家长三方一起努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3)政府应该积极搭建东部地区企业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合作的平台,更应该合理引导东西部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从调研中可看出,东部地区的企业在寻找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时,因缺乏提供需求信息的平台,企业寻找合作对象非常难,而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甚至渠道拓展成本(或灰色成本)。如搜集、调研、筛选相关合作学校信息,与学校进行谈判、作出决策、签订协议等人力物力成本及大量的差旅费用,甚至有的企业谈到会付出更多的灰色成本,如给予相关人员的好处费,而且这笔费用大概能占到合作前成本的20%-40%。在东部地区企业有合理需求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统筹布局,积极搭建东部地区企业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合作的平台,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协作会可将东部地区企业合作需求与中西部地区学校进行对接,推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以满足东部地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且减少东部地区企业的合作成本。然而,从调研来看,与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都不太高。在国际产业专业和国内区域产业转移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应该合理引导东部地区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以享受西部地区人口红利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应该给予技术支持,让东部地区部分企业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 曹 稳]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国家青年基金课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JA140155)

冉云芳,女,土家族,杭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1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中西部顶岗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中西部高校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