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中学 陈光明
把握核心本质 万变不离其宗
——菱形视角下圆锥曲线问题的解答
☉安徽省宣城中学 陈光明
圆锥曲线问题几何关系错综复杂,常与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交织在一起,且运算烦琐,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相应的解题策略、将问题进行转化变形,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以菱形为背景的圆锥曲线模拟题为引例,就相应的解题策略给予说明.
菱形是特殊的平面几何图形之一,对于以菱形为背景的试题,解题时要善于挖掘菱形的相关性质,如菱形是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线平分菱形面积等.
(1)当点B是W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2)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因为四边形OABC为菱形,所以AC与OB相互垂直平分.所以可设A(1,m).代入椭圆方程,得即m=.所以菱形OABC的面积是
(2)假设四边形OABC为菱形.
因为点B不是W的顶点,且直线AC不过原点,所以可设直线AC的方程为y=kx+m(k≠0,m≠0).
设A(x1,y1),C(x2,y2),则.所以AC的中点为M
因为M为AC和OB的交点,所以直线OB的斜率为-1.因为k·( 1 )≠-1,所以AC与OB不垂直.
4k-4k
所以四边形OABC不是菱形,与假设矛盾.
所以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四边形OABC不可能是菱形.
评析:本题解答中充分把握菱形的几何性质:对角线垂直且平分,以直线AC为主线,设出直线方程、交点坐标,将几何特征代数化,进而解决问题.部分同学在解题中,因对条件的理解不到位,多余地引入了点B的坐标来表示OB的斜率,使问题复杂化,造成解题半途而废.
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注意综合运用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综合法与分析法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在分析和解决这类问题中的作用.
(1)求椭圆M的方程.
(2)是否存在菱形ABCD,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点A在直线y=2上;②点B、C、D在椭圆M上;③直线BD的斜率等于1.如果存在,求出A点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由Δ=(6m)2-16(3m2-3)>0,解得-2<m<2.所以BD的中点为
由BD垂直AC,得直线AC的斜率为-1.直线AC的方程为进而得点又Q为AC的中点,所以.而点C在椭圆上,故满足椭圆方程,代入整理得7m2-40m+52=0,解得m=2或与-2<m<2矛盾.
故不存在满足条件的菱形ABCD.
评析:在假设所求菱形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菱形的几何特殊性,将问题转化为判断点C是否在椭圆上,结合判别式得出结论.
圆锥曲线问题因计算烦琐,使部分同学望而却步.计算量大是事实,但在解题中如果采取恰当的策略,可使原本复杂的过程有效简化.注意下笔前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预测多种途径的繁简程度,以优化解题思路.
例3 同例2.
解法2:(1)同解法1.
(2)设线段BD的中点为Q(x0,y0),点A(t,2),B(x1,y1),D(x2,y2).
由Δ=(2m)2-16(m2-3)>0,解得-2<m<2.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Q是AC的中点.
因为点C在椭圆M上,所以yC≥-1.这与yC<-1矛盾.所以不存在满足题意的菱形ABCD.
评析:本解法中,在得出点C的坐标后,不需代入曲线方程,结合判别式,将点C的纵坐标与-b进行比较,可直接判断菱形ABCD是否存在,从而使计算量减少.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将条件一般化,即将菱形回归于平行四边形,进而锻炼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4 设F1、F2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在椭圆E上,且点P和F关于点
1)对称.
(1)求椭圆E的方程.
(2)过右焦点F2的直线l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过点P且平行于AB的直线与椭圆交于另一点Q,问: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四边形PABQ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若存在,求出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由题意可知直线l、直线PQ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直线PQ的方程为
由题意可知Δ>0,设A(x1,y1),B(x2,y2),则x1+x2=
若四边形PABQ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则PB与AQ的中点重合,所以即x1-x2=1-x3,故(x1+x2)2-.所以解得.所以直线l为3x-4y-3=0时,四边形PABQ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结论:存在直线l,使得四边形PABQ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评析: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将问题转化为判断四边形PABQ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本题的求解中,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中点重合的性质.另外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已知边PQ与AB平行,故令|PQ|=|AB|亦可将问题解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