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福会计角度谈高职会计分层次教学改革

2015-01-31 14:56张志萍
职教通讯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会计专业高职

从幸福会计角度谈高职会计分层次教学改革

张志萍

摘要:诠释了幸福会计与分层次教学概念,指出了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针对目前部分高职会计学生厌学现状,提出了幸福会计下的分层次教学改革观点,并对激发学生兴趣和分层次教学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幸福会计

基金项目:2014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志萍,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基础理论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入学条件放宽,大量学生通过普招、单招、对口、五年制、预录等多渠道进入高职院校,选专业时随机性比较大,除了少部分积极主动学习外,大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而会计理论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学生成分复杂、程度不一,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如何让学生对会计课程感兴趣从而学好会计课成为会计老师的一大难题。

一、幸福会计与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但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没有固定答案,关键在于心灵感受和生活态度。也就是说,在有幸福感的慰藉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将变得轻松愉悦。针对会计学习而言,“幸福会计”就是学生不再被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所包围,在一种幸福愉悦的的内心感受下轻松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分层次教学就是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程度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分层次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幸福、轻松愉悦感,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显然,一视同仁地采用相同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给成分复杂、层次不一的学生授课,师生都累且效果不好。而从“幸福会计”出发,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次教学,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各自幸福感,都能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学习、成长,才是幸福会计的宗旨,也是学好会计的关键。

二、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会计学生幸福感的必要性

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当前高职学生生源和会计课堂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程度学生开展分层次教学,具有客观必然性。

(一)高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张使学生显示出不同特质:数量增加、质量下降、层次多样等。迫使学校改变过去相同专业不同学生采用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教学过程和同一教学评价等做法,采取既注重“大众化”教育又重视“精英化”人才培养,既保证普通技能型人才培养,又突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教育的重视。

(二)实现品牌战略的内在动力

我国高职教育要走品牌发展战略,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竞争力。为了提高竞争力,只有大众化教育是不够的,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开展分层次教学,在大众化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精英化教育。

(三)促进教师提升素质与水平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求。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改变过去长期不变的教学方法,给教师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由此可以激励教师自觉提高教学水平。[1]

(四)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项新制度、新政策的出台,无不先经过试点,对于高职会计分层次教学虽然以前有过尝试,但没有推广开来。现在的高职教育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通过分层次教学改革,去伪存真,以点带面,全面推开,为后期的高职教育探索改革之路。[1]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要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须改善其兴趣、动机和情感等,激励所有学生共同发展。[2]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使其在不同场景下感受幸福,愉快学习,具有必要性。

三、高职会计学生分层次教学实践探索与原因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从2009年开始尝试分层次教学,取得较明显效果。但是2013年单独招生以来,学生素质与层次差异明显。下面以2013级和2014级学生为例,说明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与感受。

(一)分层次教学的实施与感受

1.精心按层次组班。分层可以是从新生入校时开始,也可以一年以后开始,各有利弊。笔者所在学校以入校时的高考成绩、单招成绩或其他考核成绩为依据,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认知、处事应变能力等,将学生分为A和B层,A层为试点班,B层为普通班,A层次有2个班(40-50人),便于在一起上大课或开展学习竞赛。

2.分层次制定培养目标。对于试点班,以培养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人才为目标,精通核算、善于理财,全面掌握会计知识和财经知识,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学会自我学习不断提升,具有会计核算及管理能力;对于普通班,以培养小企业会计、出纳、库管、收银等人员为目标,通过基本知识学习,会基本会计核算,懂简单经营,力争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或其他资格证书,具有会计基本核算能力。[2]

3.分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在校3年学习课程的依据,分层次教学改革须先制定好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接受能力基础上,设置了分层次培养目标,制定了分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见表1)。

课程标准是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考核等的教学依据,制定分层次课程标准,分层选取教学内容,分层次备课和授课。例如,基础会计在教学内容上B层次只要求掌握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A层在此基础上有所扩展并与考证结合,相同内容在教学要求和考试要求上也有所不同。

4.分层次备课、授课和训练。在备课与授课方面,教师带的同一门课程有A、B层次,教师采用了“多元一体”教案,以中等学生为标准,扩展为多个层次要求。例如,在讲课基础会计“账户结构”知识点时,B层学生只要求记住账户结构、登记方向,会做简单选择题和基本应用就可以了;而对于A层次学生,则不仅要知道会计要素变动的记账方向,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不仅会基本应用,而且会分析判断以及综合业务应用;课堂提问时,根据提问题目和难易程度,选择班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回答;布置作业时,针对基本知识点出的简单题目所有学生都做,章节后面较综合的过关必练题是选作的,给不同层次学生留下选择空间。

5.成立互助学习小组。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互相讨论、督促学习,效果较好。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成立学习小组得到大部分学生拥护,很快以宿舍或爱好兴趣等成立了学习小组并推选出小组长,加入学习小组的同学都很开心、快乐,自己讨论学习问题,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但不愿加入学习小组的学生对身边的学习氛围没有受到影响,仍对会计学习没有兴趣。

按照分层次教学要求,采用不同授课方式有的放矢进行授课、课堂提问、技能训练等,基本兼顾到了所有学生,有一定效果,但是对于没有会计情趣的部分学生效果不好。

(二)高职会计学生学会计“不幸福”的原因分析

分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除了改革深入不彻底以外,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体会到会计学习的乐趣,没有幸福感,被迫学习的因素居多。感悟如下:

1.学习兴趣激发不够。经过了解,很多学生入校时并非自己按意愿填报了会计专业,从一开始就对会计专业有抵触情绪,再加上会计课程的枯燥乏味,叛逆思想严重。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培养会计情趣,找到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探索“幸福会计”的源泉所在。

2.观念没有完全转变。多年来一直提倡“课证融合”,但是根据现在学生素质的变化,“课证融合”已不再适合所有学生,并且和分层次教学的宗旨也不适应。尽管采取了分层组班、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练习等措施,但师生都成了负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没有幸福快乐感。

3.学生变化未得到重视。由于不同学生的内因不同,导致学生素质在不断变化,即一年级时划分在A层的学生后来止步不前落后了,而被确定为B层次的学生会经过后期自己努力,赶上或超过A层次学生水平。不实行动态管理,助长了A层部分学生的被动懒惰,也刺伤了B层学生的学习上进心。

4.没有考虑特殊学生。分层次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个别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没有加强个别学生辅导,从而使其失去学习兴趣,也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因素之一。

5.情感关怀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是否有幸福快乐感,这和教师的关怀与热爱有很大关系。因为健康的情感纽带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基础。比如,学生经常因为喜欢某个教师才喜欢该教师讲授的某门课程,所以,师生之间情感纽带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3]

还有,同一层次的班级里还存在多种层次,完全按照A层或B层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行各项教学活动也是片面的。再加上教师没有注意和学生之间感情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个别学生不但得不到心理慰藉,且有一种失落感,也是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四、幸福会计下高职会计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建议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分层次教学必须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感受到兴趣和满足感,融入“幸福会计”的氛围中,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分层次教学力度,寻找成功的快乐感

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时合为主,分为辅;课后则分为主,合为辅。A层学生尽可能少讲多练,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讲课与自学结合起来、集体讲课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B层学生就要精讲精练,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及时发现问题,耐心、反复进行个别指导,使其端正思想,激起兴趣,才能快乐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幸福感。[1]例如,在基础会计中讲授经济业务类型时,对B层次学生要求能简单理解,掌握9种业务类型,会简单应用就行了;而对A层次学生,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能利用业务类型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化,学会相关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二)着眼中等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多层次学生兴趣

同一个层次的班级中仍有多种层次,要做到目标兼顾。授课时,着眼于中等学生开展大班引导式学习、小班讨论式学习,对于上或下等学生进行个别课后辅导式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做题时,布置一些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或基本业务题,列示选项或给予提示,要求所有学生掌握,再布置一些有难度的多项选择题或综合业务题等,适合A层次或B层次上等学生;提问时,简单问题让B层或下等学生回答,有难度问题让A层或个别优秀学生回答;课后辅导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需要,针对其个性进行分析,让学生树立学习会计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快乐感驱动下,学生才会有学习积极性。

(三)科学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营造班级整体快乐的学习氛围

课下要注重营造集体学习氛围,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建议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设组长,并积极发展差生加入学习小组。在分组之前要进行问卷调查,全方位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对各类型的学生都顾及到,除了学习以外开展一些小组内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用集体的氛围影响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这样分层设组,易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四)执行“两部两卷”,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快乐成就感

“两部两卷”是指平时训练层次化和期末考核层次化。“两部”是指平时训练考虑到学生的素质差异和满足程度,把题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A层学生两部分都要做,B层学生必须完成必做题,选作题不限;“两卷”是指考试时在两部基础上,把考卷设计为必做卷和选做卷两类。必做卷属考核达标的基本要求,是基础知识的简单练习与应用,所有学生都要做,满分为一百分;选作卷为加分题,针对A层或B层上等学生而出的较具有综合性的题目,要求A层学生做,B层学生可选择做或不做。如此设计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都享受到喜悦与快乐。[2]

(五)加强动态管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快乐上进的潜能

为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还应进一步对层次进行动态管理。每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两学期的考试成绩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整。A层次的学生可能由于学习兴趣下降或能力降低,而进入B层次班级学习;而B层次部分学生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能力,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可以进入A层次班级学习。这样,可以变学习压力为动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氛围,幸福快乐积极主动学习。[4]

(六)提倡学分制,增加学生按兴趣选课的范围和动力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按照培养目标,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各门课程的学时确定其学分,制定最低学分标准,学生学完各门课程后是否达到最低总学分,从而决定学生是否毕业的一种制度。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均有对部分课程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幸福感、被迫学习等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学分制。除几门必修课外,学生可以按自己兴趣或对任课教师的认知选课,使学生在一种志愿的、幸福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直到修够学分,顺利毕业。

总之,高职会计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让不同层次学生均感受到幸福快乐才能产生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的疏导,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氛围,让学生在幸福感驱动下主动学习,这才是分层次教学改革的精髓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骆泽敬,徐琍.高职会计专业分层次教学的理性思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5-76.

[2]益荣庞.会计专业分层次递进教学初探[J].现代教育,2011(6):77-78.

[3]袁秀霞.财会专业分层次教学改革尝试[J].辽宁经济,2009(1):78-79.

[4]王金兰,何慧芹.分层次教学在高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价值工程,2011(5):260-261.

[责任编辑陈国平]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会计专业高职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