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示范性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1-31 14:58曾咪陈丽敏吴向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际化队伍辅导员

曾咪,陈丽敏,吴向前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示范性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曾咪,陈丽敏,吴向前

分析当前高职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观与客观问题,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从示范高职培养国际性复合型人才角度,高职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指出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造教育环境、构建全程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等措施对于提升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必要性。

教育国际化;示范高职;辅导员素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 ,教育国际化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教育国际化就是将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整合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1]它立足本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高等教育置于跨地区、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或多国的高等教育相互对话、彼此交流与互利合作的全球性趋势和发展过程。教育国际化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更大视野的教育模式,它不单强调结果,更强调教育国际化实现的过程。

我国的教育国际化起步较晚,直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 、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以提升我国教育的国家地位、影响力、竞争力”,教育国际化开始被提到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的战略高度,尤其是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2]2014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就是要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尤其是学习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要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这一系列措施表明政府开始意识到教育国家化对于教育、对于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重大影响,教育国际化成为各类高水平院校的基本特征,是提升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一变化将为国内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

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处于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中国高职教育正在进行大变革的特殊阶段,示范高职在教育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引领示范尤其重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实现教育国际化,提升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国际化教育理念是关键。辅导员队伍作为高职师资队伍中重要群体,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形成、学生正确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取向的确立都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高职教育国家化的大命题下,如何突破传统生管瓶颈,结合中国高职实际,提升高校辅导员素质,实现复合型国际性人才队伍管理值得探讨。

一、示范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特性及其存在问题

作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教育国际化迈进的新时期,如何转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国际化管理观念和工作职能,并通过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不断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1.工作目的和工作方式的独特性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过程主要体现为推进学生的职业化。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应这种发展趋势,以内涵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学院与中国神州数码网络集团、中国国际集装箱集团、福建万利达集团等20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由政府、企业与学院三方参与的“漳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先后在15个专业实施订单培养,在25个专业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技能人才。学院还不断拓宽办学渠道,与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台湾地区有关技职院校和行业协会,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理念、课程及职业资格标准引进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这种独具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化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自身的素质构成、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等方面也必须适应这种特殊性,在遵循高职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真正做好学生全面成才的引导者。

2.辅导员自身素质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

其一,目前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年龄结构不合理,不少辅导员工作经验不足,流动性大。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专职辅导员于2002年才正式出现,后来每年陆续增加和相继转岗,目前已有专兼职辅导员共81名,其中专职69名,兼职12名。从事辅导员本岗位工作时间5年以下39人占48.15%,6-10年34人占44.44%,10年以上6人占7.4%。从年龄分布来看,这些辅导员队伍30岁以下33人,占40.74%,31-35岁45人,占55.6%,36-40岁3人,占3.75%,年轻化程度较高,这与笔者所了解到高职辅导员队伍结构调查数据结果大体相符,数据具体如下:21-30岁占65%,31-40岁占21%,40-50岁占10%,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占4%。这说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辅导员队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大多数辅导员本科或研究生一毕业就直接到校担任辅导员工作,有社会工作经验再被选任辅导员的情况极少。年轻的优点在于,有激情,工作努力,办事效率高,思想解放,而且多数刚从学生转化而来,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较熟悉,容易与学生沟通。但是年龄轻、社会经验不足的人多,了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少,凭经验工作的多,掌握学生管理教育规律的少。这种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笔者同时也了解到,从事工作时间短带来的经验不足也制约着辅导员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辅导员队伍流失问题一直存在。有部分教师因为各种原因只担任几年的辅导员工作就转任专职教师、其它行政工作或考上公务员,这就产生了学生管理的空档或脱节问题,也加大了辅导员队伍的工作压力。

其二,辅导员队伍学历普遍较高,非专业化现象十分明显。就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而言,81名辅导员,专科2人占 24.69%,本科44人占54.32,研究生35人占43.2%。一直以来,辅导员一直扮演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路人的角色。但是随着人才培养应社会需求培养方案根据市场需要而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辅导员的服务功能和辅导功能也逐渐出现了复杂化趋势,这些对辅导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辅导员队伍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质。然而,据笔者所调查数据表明,大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辅导员队伍非专业化的现象。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招聘简章中不难发现,进入辅导员队伍的门槛比较特殊,除了学历和政治面貌的限制外,对专业的要求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进入辅导员队伍的人员专业五花八门。在这点上,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真正专业相对对口的辅导员仅占了8%。这与很多高职院校一样,在组建辅导员队伍时,首先考虑的是人员数量满足学生工作需求,至于专业素质的对口与否则无严格要求。,尽管以上数据表明辅导员的学历层次明显较高,但是大多数新任辅导员的个人素质远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数辅导员未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岗位培训,缺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缺乏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职业生涯引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的完善的知识和技巧,工作方法和管理方法大多比较粗糙。同时由于工作较忙,对学生管理知识、就业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必备的知识缺少深入学习和交流。

其三,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尚未形成有效长效机制,“婆家”太多,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压力巨大。尽管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努力做好辅导员队伍配备,专职师生比已达1:200,专兼职师生比为1:170;但是,高校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不单纯是学生处,党工部,团委,就业办,甚至教务处学籍管理相关事务,学生考试作弊等事务都事无巨细下放到辅导员队伍落实。其次,高校扩招以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低于本科学生,因而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比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要大得多,高职院校辅导员比本科学校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工作量更大、所需要的时间更多,这必然会使辅导员在工作中疲于应付各种日常的繁杂事务,而影响对学生思想意识、心理健康的更多关注,即使努力做好了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也难以胜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一角色。尽管严格按1∶200这个基本标准同等的师生比配备,但高职辅导员压力远远大于本科以上院校。

与前几年相比,尽管多数高职院校已开始探索辅导员工作体制,但是制度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对辅导员工作队伍选拔、聘任、考核评价、工作程序、待遇与人员发展定位等不够科学,尚需逐步建制。辅导员工作呈短期性和缺乏学科专业支撑,发展空间得不到保障,收入和职称无法支持从业者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使他们难以产生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要稳定这支队伍,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已基本形成共识,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就决定了高职辅导员在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中,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建设之路。

3.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

示范性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主要源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高职学生的管理一直都是高职院校的难点之一。

目前,高职生源日趋大众化,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或是考不上普通本科院校的高考生,甚至逐步开放的单独招生或自主招生生源来自多年到社会打工的非应届生。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入高职后易出现知识衔接的断层,学习缺乏主动性,多为独生子女,行为习惯不好,集体观念淡薄,独立自理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自我约束力。没有时间观念、经常迟到、无故旷课,缺乏公民道德意识,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部分学生漠视校规校纪,时有违反。但是他们的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易于理解和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甚至还有的学生注重物质享乐和感性刺激,沉溺于跳舞、影视、游戏、上网聊天之中;有的法纪观念淡漠,违纪事件时有发生。这就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和挑战。

二、建设具有国际化思维的辅导员队伍的路径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升辅导员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是高职院校主动对接、适应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明确培养对象国家化就是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前瞻型、外向型的人才,建立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教育观极其重要[3]。因此辅导员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德育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德育新理念,自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寓跨文化教育于社团活动中,创新工作思路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如到外企实习、就业,赴外短期交流生,优秀生赴外交流,赴外专升本,本科学历合作生,以及高职生赴国外实习、就业,高职辅导员队伍如何提升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已提到日程。他们的教育对象已经不能满足于校内生,学生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也已不局限在中国文化思维。因此,跨文化交际思维形成首当其冲是辅导员队伍应该具备的素质。

撇开传统的单纯中国文化教育思维意识,兼容并蓄,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文化活动如演讲,戏剧,歌咏比赛,普遍受认同的国内外节日活动举办等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本国文化、外国文化)意识灌输,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可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

其次,结合高职生源的特殊性,真正以平等,尊重的国际化行径与高职生进行深入交流是拓宽国际化教育的渠道与形式借助网络,邮件,QQ,博客和微信,对于及时跟踪,了解学生动态,传达信息,通过网络让学生自我倾诉、宣泄,或者博友间的交流、劝慰、赞赏,师生们都能派遣不满情绪,释放心理压力,消除郁闷,缓减倦怠,增强信心,使自己的心理趋于平和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环境。

2.树立国际化交际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育环境

从思政教育角度,实现国际化素养人才的培养,需要营造国际化的氛围,规范国际化行为。

国际化教育与交流重视自尊、自重、自立、自强人格的塑造。高职学生的就业倾向越来越多元化与国际化,因此,以此人格目标的思政教育是高职辅导员的必然方向。确切地说,这种人格目标的培养就是国际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学校里经常有这样的问候语“早上好,周老师”“书记好”“主任好”等,在中国文化里,老师,主任,院长,经理等表示职业,职务的名称,在日常交往中常作称呼语来使用,以示尊重,直呼其名,是不恭不敬的行为。但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里,人们推崇平等主义,崇尚个人成就而忽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因此除了“先生”、“女士”、“夫人”等之外,人们是不会用工作名称或职务作为称呼语的。同样,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切,接纳,否则就觉得被拒千里之外。如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孩子海因切,直呼其父为卡尔,呼其外公为威廉;美国连续剧《我们的家》中媳妇洁茜也直呼其公公为格斯,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又如外国人忌讳问“您要去哪?”也不问女士“您几岁了?”或"您婚否?”等关于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电影、讲座、模拟戏剧等加强学生国际化行为意识,培养他们能在各种不同的交际场景下,因话题、交流对象、交际目的等因素不同,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话语国际环境中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撇开传统师生有别的意识,多注重平等交流的疏导法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而非简单采取严加管理的办法约束学生的行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深层情感和发展需求,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过丰富多彩的专业技能活动或行业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生源特殊的高职生业余时间的无效流失,避免低级情趣的滋长,还不失为一种高雅情趣文化,这对于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协作能力,创新等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3.构建全程育人的国际化思政教育体系。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特点是关注形成的过程,而非关注应试类的结果。因此,进一步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育人工作机制很有必要。

“成功不远,习惯先行”,培养学生国际规范行为是示范性高职辅导员的必修内容和工作不可或缺部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管理与约束能力是高职辅导员需要探讨的管理方向。可按年级推进国际化主题教育,构建全程育人工作机制。明确各个年级教育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大一学年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国际人才观;大二学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远大的生活目标,大三学年加强国际化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4.加强国际化思维培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定期培训辅导员,加强国际化思维灌输,优化辅导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队伍结构合理化。明确岗位职责,增强岗位荣誉感和认同感,提高效率。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职责定位,给辅导员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化无疑是今后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5.建立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统筹机制,提升国际化思政教育质量

中国高职发展的尚未成熟,各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任务重复性与冲突性尤其明显。从教学角度,强调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辅导常态化;建立一个学生教育管理统筹协调小组,负责将分管学生党建、就业、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职能部门分配到各系部的各项涉及学生事务的任务合理统筹时间,规避重复性工作任务,减轻辅导员没必要负担对于辅导员抽出更多时间实现思政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高职教育面临国际化挑战与接轨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高职院校辅导员群体尽管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工作内容极具复杂性,但是,因为培养大批富有人文精神的、具有全球视野的、享有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价值思维能力的人才培养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高职辅导员国际化思维提升成为必然,这对于示范性高职院校辅导员而言更是首当其冲。

[1]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2):22-24.

[2]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文[DB/OL].[2010-03-01].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htm.

[3]王庆石,刘伟.我国高等教育国家化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9(5):24-27.

(责任编辑:马圳炜)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in the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ized Education——Taking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n Example

ZENG Mi,CHEN Li-min,WU Xiang-qi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issues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unselors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perspectives.Trying to analyze the qualifications of counselors in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it put forwards the necessity of taking measures of changing education idea,updating the work means,creating educational environment,constructing the whole education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unselor team.

internationalized education;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qualification of counselor

G718.5

A

1673-1417(2015)02-0099-05

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5.02.0020

2014-11—24

曾咪(1971—),女,福建平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实用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国际化队伍辅导员
聚焦港口国际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