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清
(渭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甘肃 渭源748200)
我县于2004年秋季开始在一年级使用北师版教材,2010年完成第一个大循环。2014年,已实现五个周期的循环。所有语文教师都有某个学年段的体验,一部分语文教师甚至亲历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大循环体验。从一开始出现的水土不服,到具体实施中磕磕碰碰的摸索,再到现在的基本认可,大体上经历了一个“排斥——摸索——适应”的过程。现在,当我们回头再看曾经走过的路,竟然发现原来所谓的教材之“难”,并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
历来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开始就是较长时间的学拼音。北师版则在7个单元之后,分五个单元安排,以“字与拼音”呈现,且相对集中。如果以时间算,人教版汉语拼音教学时间较长,大约10周,北师版汉语拼音教学时间较短,大约5周。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而且还是孩子们辅助“阅读”的工具,把拼音学习安排在最前面似乎天经地义。但是,北师版教材先学识字,再学拼音,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语文课”是母语学习,而母语学习并不是从零开始。所以,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无论是拼音学习,还是汉字学习,都属于语文教育的范畴,围绕此展开的教学活动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但这个次序的变化引来一片喧哗,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
第一学段识字量增大是两个版本共有的特点,也是严格按照《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实验版)识字量1600—1800个、写字量800—1000个而有意安排的。2011年课程标准修订后,对识字量做了调整。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2000左右”改为“1600左右”。但相比较北师版教材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欠缺一些,比如一年级上册写字量比人教版多60个,二年级下册比人教版多32个。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写字量太多,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也给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定影响,畏难情绪普遍增长。
北师版六年级12册用字总数约为2172000个,人教版六年级12册用字总数约为1100000个,北师版超过人教版1倍多。这多出来的,主要是拓展阅读数量较多,且篇幅较长。以第二册为例,人教版安排8课识字,8个语文园地,34篇课文,5篇补充阅读。北师版安排14个单元32篇课文,14个语文天地(含14篇“读一读”)。另一个多出来的原因是北师版对课文的修改较少。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雅鲁藏布大峡谷》经过改动仅有600多字,而北师版没有改动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1000余字,多出约400字,几乎相当于增加了一篇课文。
从数据统计看,北师版和人教版教材所选韵文(儿歌、童谣、儿童诗)总量基本持平,例如一年级上册都是33首,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北师版仅多1首,但二年级下册至五年级下册,北师版每册超出人教版1倍,人教版在六年级集中安排了诗歌教学。但是,北师版教材的诗歌量多于人教版,篇幅普遍较长,现当代诗歌、儿童诗歌多出人教版近1倍。叙事类有清楚的线索,客观性较强,而诗歌的主观性很强。这样,习惯了讲解叙事类教法的老师面对许多诗歌,普遍感到无处下手。诗歌的形式特点是韵文,句子整齐,节奏感强,押韵,富有音乐美,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充分读,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1.课标变了,教学理念并没有变。课改之初,按照“不培训不上岗”的总体要求,各地开展了自上而下的通识培训和专业培训。前者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主,重在对六个“改变”、三类课程的阐述和观念的转变;后者以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为主,重在课程标准的说明和教材的分析。但受经济人文教育多方面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对这两方面的培训都不深入,前者给教师灌了耳音,后者生而不化。表现在实践中就是,教研活动倡导新课改,课堂行动没有多少改变,即使一部分骨干教师课堂有些许改变,但评价制度没有及时变过来,未能给教研教改保驾护航,这样便出现了课改中的“夹生饭”现象。
2.教材变了,教法并没有变。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强调每节课完成一定的任务,掌握一定的知识,教学方法虽不无启发式,但接受学习是最主要的方法,讲授是最主要的方式。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要求知识体系的完整,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为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面临两难处境,即不放手不足以体现新课改,一放手就面临着“完不成教学任务”[1]的尴尬。几经磨难,教师又回到“完成任务”的老路上去了。
3.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没有提高。[2]欠发达地区学校图书资料奇缺,家庭藏书几乎是空白,教师的学生时代就是在一本教科书和少得可怜的读物环境下成长的。从业后这种情况没有大的改变。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调,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非常低下,有的没有教参还不如学生。教师吃不透原文,搬过去的教参是“囫囵”的,塞给学生的“分析”也是“囫囵”的。这种捉襟见肘的状态,按单一的、封闭的讲授尚能亦步亦趋进行,稍遇障碍便手足无措,哪敢用开放性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也有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试验一两次的,但无能力驾驭的“乱”和稍一控制就“死”的局面,给教师带来本领恐慌。比如前面提到的汉语拼音教学改变呈现顺序,本来不是个问题,但在欠发达农村地区却成了难题。近些年网络普及了,在教参之外,能轻易下载课件、电子教案,但实际的情况是,材料越多,教师越难以取舍,课堂越乱。
1.结合教学实践再学习新课改理念。新课改上岗前的通识培训、专业培训是自上而下的,教师的目的意识不强。经过十余年的摸爬滚打,教师尝尽了实践的酸甜苦辣,经历了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学习的需求意识逐渐增强,这时候迫切需要学校、教研、培训部门为教师专业成长釜底加薪,助教师一臂之力,结合课堂实践组织更深入的培训。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提出二期课改,搞“回头看”查漏补缺,而我们这些欠发达地区,底子薄,欠账多,更应该抓住时机补一补,进一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进一步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
2.从总体上把握教材。说北师版教材难,并非只是主观原因,客观上说,原来人教版教材“短小轻薄”的“教材体”[3]使用习惯了,面对字数翻一番的课文,面对篇幅较长的拓展阅读,常常无从下手,情急之下,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往前赶,结果深陷“泥淖”,不能自拔。为了克服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我们要指导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一是全面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如第1册虽然也有课文、语文天地等类型,但总体上是以儿歌、识字、拼音为主入门的。第2—9册每一册一般有12—15个单元,主课文30篇左右,随课文安排语文天地,包括字词句积累、阅读等。第10册是过渡阶段,主课文25篇、辅助阅读15篇、7个语文天地、3个综合活动;第11—12册每一册有8个单元,含有主课文24篇、辅助阅读课文16—17篇、8个综合活动。二是区分主次,抓主放次。一般来说,主课文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上要精读精讲精练,花的时间可能多一点,辅助课文只需熟读熟练就行,不需平均用力,也不需花更多时间,有些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就可以了。三是树立整体观念。从一堂课到一篇课文、从一篇课文到一个单元、从一个单元到一册教材、从一册教材到一个学年、从一个学年到一个学段、从一个学段到六个年级12本教材依次铺设开来阅读玩味,然后再从这个大的面上向一堂课聚焦,如此几个回合,就像庖丁一样熟知“牛”的肌理,而不像“盲人摸象”那样盲目了。
3.进一步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解读教材是教师一辈子需要练习的功课。解读教材并不能只囿于教材本身,而要通过其他渠道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一是要有广泛阅读的习惯,通过各种渠道为自己打底。二是要在专业报刊、学界名师的引领下多读多写。三是要善于反思,教案要写,但更要写一课一得,写自己的点滴发现和收获。四是要尝试“裸备”。就是摆脱教参、教辅资料、网络资料,单独依靠教材备课,一学期试验几个单元或几篇课文,进步会非常明显。
4.依据学情用好教材。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像一个优秀的推销员,一方面熟知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如果树立“以生为本”的学生观,“以学为本”的课堂观,遵循学生的需求,掂量出该教什么,不该教什么,该教的怎么教,选用讲授还是合作讨论,不该教的怎么简化,怎么略教,等等,这样教师的目标明晰了,课堂设计的路线图也就清晰了。语文教学,无非是做加法和减法。备课中,根据学情,有些需要介绍作者写文章的意图、写作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些需要分析讲解,如难懂的词句、段落、章法;有些是古文,需要解释、翻译,这都是加法。同时,学生并非在零起点学习拼音,也并非在零起点读课文,还未必在同一起点理解课文,教师在与学生的多次磨合中观察,在多次课堂提问和测试中了解,会了的不教,点拨一下能懂的少教,在这个年龄段讲解了仍不懂的不教,这都是减法。教学生不懂的是一种智慧,不教学生懂了的是一种更超脱的智慧。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语文教学的“宗”是什么,当然是课程标准,它是语文教学的应然目的,即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教材就是把应然目的转化给学生的最重要的凭借。只要教师练就化解教材的能力,突破“教教材”的局限,上升到“用教材教”的水平,就会达到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无非是例子”的境界,我们欠发达地区的教师要向这样的境界攀登。▲
[1] 庞世清.准确把握理念灵活运用教法——探析“教学内容上不完”的成因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4(7):41-44.
[2] 曹化清.欠发达农村地区语文教学低效原因探析[J].现代语文,2013(17):112-113.
[3] 朱自强.语文课文非得按“教材体”编写吗?[N].中国教育报,201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