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5-01-31 13:57陈东海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体系

陈 曦,陈东海

地方高师院校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陈 曦,陈东海

(周口师范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河南周口46600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两大部分,二者应是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循环控制的有机整体。以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进行了探讨,指出实践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应包括内部体制、管理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自我评估体系等几个方面,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地方高校则应根据地方情况具体分析,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本科阶段的大规模扩招和高校的发展,高校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凸显。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其中实践教学是对理论的验证、补充和拓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1]。本文对河南省师范类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展开分析和讨论,对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保障机制的构建进行阐述。

一、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综合文献研究分析和笔者从事实践教学管理的经验教训及对师生的调查发现,河南省部分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观念落后。长期以来,从学校外部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社会对实践教学质量重视不够;从高校内部来看,我国高师院校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能力训练,管理者重理论教学效果、忽视实践教学管理。与国外高校实践教学情况相比,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比重明显偏低。例如,北美地区大学课程计划中的实践教学所占学时比例平均在30%以上,而我国大学仅为20%左右。

2.教学内容单一,方法、手段落后。河南省师范类高校现状是实践课程内容单一,往往依附于理论课程,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内容很少或没有,更没有交叉学科的实践内容。并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为实验课、校外顶岗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且毕业论文(设计)在实践环节中所占比重为50%左右,而国外高校的这一比重一般仅为10%,相差很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师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长期以来,高师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缓慢,明显滞后于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与科技迅猛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

3.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从高校外部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不力,协调高校内外部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力度不够;从高校内部来看,经过近年的探索和实践,不少高校实行了弹性学制,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多数高校学制仍然限制过死,课程结构单一,学时负担太重,学生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等级考试,难以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长期以来,实践教学的管理也没有课堂教学规范、完善,没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措施,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缺失。

4.经费投入不足。这个问题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我国,那些主要由地方财政拨款的高校情况更为严重,办学经费不足必然导致质量受严重影响。

5.社会环境不利于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多数学校(中、小学)和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是学校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认为接收高校学生实习不但给学校和企业管理增加负担,而且看不到直接收益。另外,政府对高校校外实践活动的政策扶持相对缺乏。

6.社会独立性评估缺失,实践教学保障缺乏外在推力。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虽然高校、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已经逐步参与到质量保障中来,但政府仍占有绝对权威。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政府组织的一种评价模式。缺乏社会独立性评估使得高校教育缺乏外界直接反馈,学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存在脱节现象。

二、高等院校内外部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概述

(一)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的关系

内部质量保障和外部质量保障应是一个互相结合、以内为主、以外促内的有机整体:内部质量保障是保证学校教育质量形成和发展的内因,高校是其主体;外部质量保障是保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外因,政府和社会是其主体。

1.高校作为内部质量保障的主体,其生命线就是人才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展自身,高校其实是不缺乏内在动力的,但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执行和完成方面需要外界的指导和反馈,以保证其输出的人才满足社会所需。政府应向高校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各类信息,制定质量保障的公共政策,指导完善社会性独立评估体制,由社会直接向高校反馈社会需求。

2.高校虽具有自觉能动性,但其承诺的培养效果需要社会的检验和评价。政府和社会除了需要完成引导作用外,还需对高校进行问责和监督,给高校以外在动力,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3.高校要主动建立健全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主动定期向社会公布动态数据,政府和社会尤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高校的指导、监督和评价,这样,高校内、外部两种力量形成合力,形成良性循环,那么,高校的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得到保证。

(二)内外部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内部)、政府和社会(外部)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就是把三者作为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形成内外结合、循环控制完整而又严密的工作体系,从而切实保障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近些年,我国关于教学质量保障的研究和改革主要集中在外部保障体系的构建方面,逐渐建立了由教育部直接负责的本科教学评估机制。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开展和深入,高校也逐渐建立起了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但从目前来看,高校、政府、社会三者之间互动较少,且不深入,外部质量保障监察作用明显,但缺乏统筹规划,内部保障则主要应对评估,自我评价意识不足,体系并不完整。如此保障多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事实说明,只有内部、外部结合起来,切实履行各自责任和义务,并辅以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保障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内外部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内容体系的构建。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迅速,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也在变化,高校应根据社会所需对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高校教学各单位再根据不断更新优化的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做出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计划。首先,要对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和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配置(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扩展创新实践环节),之后再对各个环节按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应用实践等层次进行划分,最后科学有序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整个过程中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题,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目标和任务必须落实到每个实践环节当中。

2.管理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制度管理两个部分,行政管理包括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制度管理主要是校内外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实施办法等。行政管理一般采取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学校和院(系)对机构、基地和相关人员的管理互有侧重。根据在省内多个师范院校的实地考察和笔者从事实践教学的管理经验,建议可建立具有管理职能的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实训中心、综合性实验室和校级实验室的设备以及教学;院(系)负责专业性实验室和专业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此外,学校应建立实践教学决策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实践教学发展,管理实验室和基地的建设,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科研任务、培训任务的下达以及实践教学评估工作,以免各单位因安排冲突和重复作业而造成资源浪费。校外实训基地应由校企或校(高校)校(中、小学)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制定培养计划,安排实践教学活动,共同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三个部分。(1)学生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考评方案,严格管理每个实践环节,要求每次实验、实训、实习都提交实践过程报告或成果,还可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采用理论考试、答辩、操作考试和实践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评,由专业指导教师按等次评定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2)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严格规范执行。再结合同行评价、学生评教,每学年度一次综合评价,可采用量化评级和评语等形式,评价结果纳入人事考核。(3)实践教学工作评价体系。成立专项督查评估组,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系统检查和评价,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结合阶段性教学检查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检查、评价和结果分析;每学年定期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评估、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实习工作评估。

4.自我评价体系的构建。自我评价体系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准确地说,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都包含在自我评价体系当中,三个体系的自我检查部分是自我评价体系的日常活动,但除此之外高校应在以上三体系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建议每3~5学年进行一次完整科学的自我评价,成立实践教学自我评价委员会和督察组(督察组由校领导担任),通过座谈、走访、查阅文献和其他有效方式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并对实践教学现阶段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向全校师生和社会公布,根据评估结果对实践教学工作各方面进行整改,制定未来3~5年发展规划[2]。

(二)实践教学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政府和社会是实践教学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政府具有绝对影响力,社会作用明显处于弱势。就河南省而言,由于师范类院校的特殊性,教育厅的作用更加突出。

1.建立相应教学质量保障机构,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全省师范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工作。

2.制定激励措施和评价标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高校、政府、社会三者形成合力,良性互动。

3.深化和扩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试点范围,形成稳定的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合作管理机制。

4.鼓励建立社会独立性评估组织,对高校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真正起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作用。

5.建议继续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按国家规定标准拨付办学经费,让学校有能力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四、内外部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

如果把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作实践教学的一整条生产线,而其相对的保障机制就相当于这条生产线的保险带。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应包括以下五个部分[3]。

(一)社会问责机制

学校可通过媒体和活动积极宣传并公布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突出办学特色,特别是“入口”和“出口”宣传:引导有报考任务的学生和家长提前到学校走访,了解学校办学成效;积极邀请社会机构(如就业单位)到校参观考察,了解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学校应积极获取社会反馈信息,鼓励社会独立性评价机构、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就业单位,到校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评价工作,并把结果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布。另外,学校就业部门应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统计,也鼓励社会组织和人员对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状况跟踪调查,同样要把结果向社会公布,检验学校对于培养目标的承诺是否兑现。建立起这样的社会问责机制可使得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平衡问题,并且在社会压力下产生更大动力。

(二)目标管理机制

采用目标管理法建立管理机制,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目标,把实践教学活动按照基础、综合、创新三种实践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另外,实践教学可分为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五个具体实践活动类型,高校应结合以上五个类型科学有序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最后,把以上目标转换为院(系)、实践教学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的直接目标,通过层层落实,有效地实现整体目标。

(三)投入机制

实践教学的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人力方面,实践教学队伍的能力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校可通过制定政策引进具有“职业技能证书”的高层次高能力教师,还可通过在岗培训、提高学历、校外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在任教师的业务能力。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专家到学校兼任指导教师,并鼓励教师到企业第一线锻炼实践能力,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打造全方位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财力、物力方面,没有物质保障,难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申请实践教学经费支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多种形式争取资源,比如采用高校间联合的方式共享实践教学资源等。

(四)评价激励机制

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需针对实践教学管理、教师、学生分别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该机制强调科学性。笔者建议:第一,改革和完善人事制度,改变高校普遍“重理论、轻实践”而导致的重理论教学教师、轻实践教学教师的现状,从薪资待遇方面切实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第二,制定实践教学教师激励政策,加大奖励力度;第三,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和奖学金;第四,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与实践课题引入教学活动,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第五,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外实践创新活动和赛事等。

(五)信息反馈机制

高校自我评价与诊断、反馈与改进是内部保障运动中的关键内容,信息反馈机制就是基于这一问题建立起来的,其作用是保障高校内部质量管理的常规有效进行,信息处理机制包括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信息的分析处理两部分,后者是重点。反馈机制包括校内信息反馈和校外信息反馈。校内日常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保证实践教学工作各环节的正常进行。校外信息反馈机制则影响学校培养目标的制定与调整,以及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

在地方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实践教学工作在应用型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的教育应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全面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灵活的实践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龙跃君,章兢,杨健康,等.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及其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5(5):27-29.

[2]侯清麟,肖文兴,刘善球,等.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5):15-17.

[3]李群英.地方师范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全面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9.

A study on the integra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of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CHEN Xi,CHEN Donghai
(School of Physics and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cludes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both of which should be an organic whole with the relationship that the internal is the center,the external promote the internal and they should be a loop control.This article tak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d on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Constructing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ncludes the internal system,management system,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self-assessment system,and the principal part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ontains governmental assessment organizations and independent social assessment organizations.Therefore,local college should base on specific local circumstances to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build appropriat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normal university;practical teaching;quality assurance

G642.0

:A

:1671-9476(2015)01-0122-04

10.13450/j.cnkij.zknu.2015.01.032

2014-10-01;

2014-11-10

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内、外部一体化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河南省教育厅教师〔2012〕1111号)研究成果之一。

陈 曦(1987-),女,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分布式发电;陈东海(1962-),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体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勇立改革开放潮头 创新粮食保障体系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