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梅
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方面会让课堂更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常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不可预测的“课堂意外”。如在教《窦娥冤》时,面对窦娥临死前的三桩誓愿的否定;在上《孔雀东南飞》时,对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结局不满;在上《兰亭集序》时问他们是否喜欢时,几乎没有人喜欢,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面对被学生难住的尴尬场面,面对偏离预设目标轨道的种种课堂意外又该如何应对呢,是敷衍了事,还是避而不管,或是批评一通?我想这些做法可能都不妥当。为此,我谈谈几点做法。
任何一位负责的教师课前的准备总是充分的,总会精心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等,但是具体的教学过程不可能完全按预设的教学方案执行,教学过程中,自然有一些我们始料未及的课堂意外,而且它往往会干扰我们的教学进度、教学步骤,甚至让你的课堂陷入一种尴尬的场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包容的心态善待意外。对学生的发问不敷衍、不挖苦,只要有闪光点、有价值的就加以鼓励,甚至可以临时改变方向,进行探究。
在上《屈原列传》时,对于屈原的投江行为,按我预设的目标是要体会其爱国情怀,我正大力弘扬时,却遭来同学的反对,他们认为他的死一点也不值得,还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也可以到其他诸侯国去效力,孔子不也是在鲁国呆不下去了,而周游列国的吗?面对这样的意外,本想笑他们太不了解屈原,但转念一想,何不借此契机,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于是我先肯定他们的看法,再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为屈原的投江行为展开辩论,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的回答也不乏精彩之处,我在认可双方都有各自的道理后,并没有及时做出小结,又趁机让学生课后去收集有关屈原的信息、经历以及后人如司马迁等对他的评价,让学生明白屈原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出身等都影响着他的行为,他的精神影响了后代无数爱国志士。通过这样的处理,虽然时间多花了点,影响了后面的教学进度,但我觉得有意外的收获,也有意外的精彩。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为此,在预设目标时,固然要根据课文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预设教学目标,可以多方面考虑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然而在教学中,又有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设的,为此设置目标未必要面面俱到,可以有意留下空间,通过“意外生成”去补充教师的课前预设。
如在上《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时,我预设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品评人物对话及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根据目标,我设置问题,学生围绕我的目标不断回答,直至达到预设的目标为止,这样的教学,是让学生围绕我的发现不停地猜读,学生的阅读和回答,是为了附和我设计的情境,而我设计的情境实际上只是我自己体验感受的结果,反而给学生造成一种被动的外在环境,这和尊重学生主体是背道而驰的。这时学生以为单从语言上(对话上)表现力还不够,更可以从神态和动作中展现人物性格。此时,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生成资源,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之中,于是我让学生去文本中寻找相关的语句,揣摩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学生从“率尔”“喟然叹曰”“哂”等词语中可以体会人物性格。学生围绕“体会人物性格”,自由自主地阅读,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这样的课堂教学,通过“预设”去促进“意外生成”,通过“意外生成”去补充教师的课前预设,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兴趣,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面对每一次的课堂意外,不是每次都可以作为契机,都能成为精彩的一瞬的。如我在上选修《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的一首词《苏幕遮》时,对于“一一风荷举”就其是写荷叶还是荷花的问题,学生有争议,通过联系全词来看,应该是写荷叶的,可是有学生认为,古代与现代不同,或许那时的五月就有荷花时,我以为这已经偏离了鉴赏诗歌的轨道,再进行讨论就是无效性教学,便告知对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上网去调查当时的天气、环境、诗人的写作背景即可。而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进行恰当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厘清误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如在上《窦娥冤》中,对于窦娥的三桩誓愿得以实现,同学们认为违背常情,甚至有同学认为她太自私,残忍等。面对这样的意外,如果单纯否定,效果肯定不好,更难服众。于是,我让他们具体谈谈自己的体会,有同学认为结尾太假,脱离现实,“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明显的胡编乱造!我顺着学生的思路,加以引导:脱离现实的情节安排,我们也遇到很多,比如神话、童话,它们表达的理想是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在理想中得以实现,并告诉学生,这世界并非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家为了使善心得到保护,丑恶得到惩罚,往往会违背事理逻辑,让现实中的不可能成为可能,这是浪漫主义手法的使用。然后提出问题:本文结尾采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什么?进而让学生明白窦娥发这桩誓愿的目的是诅咒贪官污吏,越是看上去离谱的情节,越能看出窦娥含冤至深,连天地都为之动容,寄托了作者对不幸的人们的深切同情。这样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有效处理好课堂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