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并重的策略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2015-01-31 09:08王仁嫒李杰杨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中医学教与学

王仁嫒李杰杨艳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西宁810001)

教与学并重的策略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王仁嫒李杰杨艳

(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西宁810001)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涵精深,文辞艰涩,难学难懂,若授课采取传统教师主讲的单一模式,使初学者很难掌握,导致学习热情下降,给教与学都带来很大的难度。唯有在中医基础理论授课中重视教与学并重的策略,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双管齐下,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策略;教与学并重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入门课程,由于中医理论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文辞艰涩,内涵精深,难学难懂,加之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使初学者很难掌握,导致初学时就热情下降,甚至影响深入学习中医的信念,给教与学都带来很大的难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中医基础理论授课中重视教与学并重的策略,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1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与学的基本关系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启蒙者、引导者、组织者、内在动力的激发者,即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学生取得主动地位后,学习就不再是件苦差事了。然而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学习的主动性源于兴趣,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1.1 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教师首先要本着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设法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习者本人,要让学生真正地知道自己的职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逐步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1.2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与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之后严格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学习内容,并在此过程中由“能学”逐步过渡到“想学”,进而实现“会学”,直到引导学习达到“坚持学”的目的。

1.3 创设学习机会任何一门课程的授课,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更重要,所以尚需教师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为此我们把练的机会纳入课堂,选择教材内容相对简单的部分,变教师主讲为学生讲,由学生自行组织,精心备课,制作PPT,上台主讲,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适当点评,鼓励学生,使学生享受角色转换的喜悦和得到认可的自信,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4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1.4.1 多媒体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人文、哲学、历史背景和较为抽象的思维模式,传统纯文字的口头表述式教学很难吸引学生,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大量文字幻灯片中引入动态模式图,结合挂图、模型人等教具,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1.4.2 PBL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PBL教学法是通过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来开展教学的一种策略,虽有诸多优点,然而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底蕴来分析中医理论问题,对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很好适应高校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我们采用了PBL结合案例分析的教学法,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问题为平台,以信息查证为辅助,以团队合作为前提,以小组讨论为形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中医基础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从中发现这种教学法借助有血有肉的实际案例再现课程内容,具体生动,以案例来论证理论,很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使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加贴近;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病案的讨论,师生间亦能良好互动,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大力推行。

1.4.3 启发式教学法一位好的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帮助学生掌握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善于启发他们能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他们获得举一反三的本领,掌握自己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1]。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时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思考。我们的做法是在课堂上根据知识点循序渐进地设置一些问题,譬如在学完脾主统血的内容后,反问脾不主统血了会怎么样?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了会造成出血,究其根源在于脾气虚;后期血运失常中自然就明白了气虚是造成出血的原因之一,顺理成章的也就推导出其治疗着重在于益气来摄血。如此步步深入,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自发地去思考而得出的结论,会让他们印象更深刻,对知识点了解的更透彻,同时也能启迪心智、激活思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1.4.4 取象比类思维教学法教会学生运用中医思维方法,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入门途径,也是其后深入研究中医学的必要手段[2]。“取象比类”是中医学常用的认识论思维方法。

取象比类,即取已知之象,比相似之类,以识未知,是古代先哲们认识自然和人间事物及其变化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和具有普适性的思维方式,广泛地渗透和应用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成为贯穿于中医药学理论和临证实践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的思想和基本的思维方式。这是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之一,也是不同于西医的逻辑思维之处[3]。授课中适当运用此类思维教学,可有效加深新生对中医学中抽象枯燥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中医学产生兴趣,尽快走进中医殿堂。

1.5 介绍历代医家的创新意识有些章节中有重点的介绍某些医家,如介绍张仲景弃官从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另辟蹊径,终成名医的故事;讲述刘完素创新论,力主“火热论”的历史背景,可使学生倍受感染,同时也深深感悟到医家的献身精神、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形成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和精神。

1.6 引进现代中医研究成果加深知识理解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相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可开拓学生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亦使学生明白中医理论体系中蕴涵的科学基石,彻底改变中医学原始落后的观念,逐渐阐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有效性,从而坚定学生的事业信念,提高学习自觉性。

2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即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

2.1 根据课程特点改变学习方法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章节内容,适时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一般先提前预习,内容简单的章节可以提前学习(预习不等于提前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点学完了,可查找相关的资料、习题等拿出来做;上课必须认真听讲,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平时多和任课教师联系,及时反映学习情况,不懂就问,及时解决。

2.2 掌握基本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涉及大量概念,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自觉发现,通过建立名片的方式加以记录,在课后、休息时都可以把名片拿出来,随时记忆。

2.3 构建课程内容结构框架便于学习掌握在学习一门课程时,学会建立本课程的结构框架,有利于在宏观上把握这一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而言,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级结构框架:模块框架、章框架、节框架。

模块框架为一级结构,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的养生防病观。四大模块的划分有助于学生从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章框架为二级结构,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认识主要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体质四章;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病机三章;中医学的养生防病观主要包括养生、预防、治则三章。

节框架为三级结构,如“气血津液”章可分为“气”“血”“津液”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四节。“气”一节主要涉及气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与分类。

如此梳理与总结,搭建起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框架,能从整体上把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使知识系统化、明了化,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方便记忆。

2.4 围绕框架,读书-理解-深化围绕框架及章节目录来读书、理解、深化,使各具体知识在目录框架上有利于归属,要求最终要做到当教师任意提到教材中的某一具体细节,学生便能准确轻松地说出这一章节出自哪级框架与子框架,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5 掌握主题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许多内容往往在前后不同章节中分别叙述,如津液代谢,是在肺、脾、肾等数个脏腑中分述的,因此,学生在课后一定要及时将相关联的内容以图示等形式逐一补充完善与总结,这样才能前后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认识,利于理解与记忆。

2.6 把相关知识口诀化把知识口诀化,可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如对循入耳中的经络可概括为“三个胆小鬼钻入耳中”,就很容易记住入耳中的经脉为三焦经、胆经、小肠经。

总之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面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两者双管齐下,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张婷婷,余金钟.孙建芝教授谈临床课的启发式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78-279.

[2]胡冬裴,张挺,陈慧娟.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医教育,2002,21(2):40-41.

[3]姚暄,支楠,白俊杰.“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7):104-105.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eaching of Basic Theory of TCM

WANG Renai,LI Jie,YANG Yan
(Department of Basic Theory of TCM,Medical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Xining810001,China)

Basic Theory of TCM course is profound,incomprehensible,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If adopt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speaking single mode,it would be difficult for beginners to master.Then the enthusiasm of learning declined,teaching and learning would be difficult.Only pay attention to both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the Basic Theory of TCM,focus o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Und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good results would be obtained.

Basic Theory of TCM;teaching strategies;teaching as important as learning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6.045

1672-2779(2015)-06-0090-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吴萍

2014-09-02)

青海大学医学院教学研究课题(No:qyjg-201206)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中医学教与学
楷书的教与学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