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的脑脊液变化分析研究

2015-01-31 05:04:45张广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脑脊液

张广友

手足口病患儿的脑脊液变化分析研究

张广友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脑脊液变化情况。方法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 A、B、C 3组,留取脑脊液 3~5 ml。给予脑脊液等常规检查,记录检查指标。结果 3组比较,A 组脑脊液蛋白质值最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蛋白质水平可以反应神经系统及心肺功能损害程度,可作为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关键词】手足口病;脑脊液;脑脊液蛋白质

作者单位:156200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

手足口病(HFMD)是小儿的急性传染病,致病原因是肠道病毒。临床以发热、特定部位皮疹、疱疹性咽峡炎为主要表现。其中由于EV 71 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探求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2]。曾经有报道脑脊液中总蛋白增高与病情相关[3]。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成分主要为清蛋白,小于血浆蛋白的百分之一,可以随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而增高,但是目前少有报道关于脑脊液中蛋白质与手足口病病情变化的关系,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脑脊液中蛋白质与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有一定帮助,具体报道如下。

1 研究治疗

1.1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于 2013年2月~2014年12月以重症手足口病就诊的患儿135例。

1.2纳入标准

符合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手足口诊疗技术指南》诊断标准。神经系统损伤临床表现伴有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迟缓性麻痹、脑脊髓炎、脑干脑炎等症状体征。甚至出现中枢性循环衰竭,入院1天内死亡。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表现,患儿伴有急性呼吸窘迫、心动过速、粉红色泡沫痰、胸部X线改变等。

2 研究方法

2.1检查指标

入组患儿均在入院后24~48 h内行腰穿,给予脑脊液常规检查、相关病原学检查、生化检查,NSE、血常规检查及心肌酶谱检查。

2.2实验分组

A组:无神经系统损伤症状及体征表现;B组:仅伴有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损伤表现;C组:同时伴有多系统症状或体征损伤表现。

2.3实验仪器

离心分离机、自动酶标洗机板、三用电热恒温水箱、全自动酶标仪、微量振荡器。

2.4实验试剂

NSE免疫试剂盒。

2.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各项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各组均数采用one-way ANOVA,两组之间比较用 SNK-q 检验,计量资料中多个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基本信息统计结果

入组患儿发病年龄5~72月龄,均数(24±12.34)月龄,36月龄以下居多,占 87.89%。男性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居多,占60.25%,结果说明36月龄以下、男性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女性。

3.2血糖值

3组血糖值统计结果显示符合方差齐性( P>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C组血糖值最高,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组两组,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手足口病伴多系统损伤的患儿血糖值增高。

3.3外周血红细胞

各组外周血红细胞符合方差齐性( P>0.1),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C 组外周血红细胞增高最明显,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 、B 两组,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手足口病伴多系统损伤的患儿外周血红细胞明显增高。

3.4脑脊液蛋白质

统计结果显示各组脑脊液蛋白质值比较,B、C两组脑脊液蛋白质值均比A 组脑脊液蛋白质值增高,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 组与C组组间比较无意义,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手足口病伴神经系统损伤脑脊液蛋白质值会明显增高。

3.5脑脊液 NSE 值

3组脑脊液NSE值分别为(0.013±0.002)ng/ml,(0.087±0.156)ng/ml,(1.143±2.574)ng/ml,各组统计检验方差齐性( P>0.1),两两比较, 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手足口病是幼儿的发热性疾病,最早发现病原体是CoxA 16。EV 71对生命健康具有极大威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最明显。目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卫生部已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4]。因此探求重症手足口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至关重要。笔者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脑脊液中蛋白质与手足口病病情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显示36月龄以下、男性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女性。 3组血糖值提示手足口病伴多系统损伤的患儿血糖值增高。各组外周血红细胞符合方差齐性( P>0.1),外周血红细胞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手足口病伴多系统损伤的患儿外周血红细胞增高。统计结果显示各组脑脊液蛋白质值比较提示手足口病伴神经系统损伤脑脊液蛋白质值增高。因此,进行此次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应用脑脊液检查对手足口病的诊断、发生、发展、预后、转归均有一定价值,希望对临床医生早期预警和诊断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魏桂荣,张敏,梅元武,等. 脑脊液肠道病毒RT-PCR检测对病毒性脑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意义[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6(6):821- 823.

[2] 仇烨,郭继忠,吴北燕,等. 颅内感染151例临床及血、脑脊液生化、LDH、CRP的改变[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3):175-177.

[3] 瞿少刚,张秀萍.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病原分析及部分生化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776-798.

[4] 周全安.30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临床用药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2):50-51.

Analysis the Chang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Children With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ZHANG Guangyou Suibi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ibin , 156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 Divided severe HFMD children into A, B, C three groups, specimens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3~5 ml. Given cerebrospinal fluid routine examination, records indicator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groups, A group of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highest value (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HFMD children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levels may be the extent of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damage and reaction system,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marker of the disease.

[Keyword]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Cerebrospinal fluid,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3.059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3-007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25.1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脑脊液
吞咽功能治疗仪在手足口病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29期)2016-11-30 06:23:53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手足口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21:34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及治疗探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39:30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赣州市城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度调查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期)2016-03-30 13:18:03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3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
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