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王丽
【摘要】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2011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3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后的患者,缓解25例,好转5例,病情得到控制者3例。结论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应进行早期的诊断,再根据患者个人素质不同施行不同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
作者单位:15003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医院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不明病因的进行性炎症性的肝病,以循环自身的抗体、高γ-球蛋白血症及界板性肝炎为特征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该病女性较为多见,通常都伴肝外表现。具体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3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25例;年龄20~56岁;其中15例经典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原发性肝硬化性胆管炎,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慢性重症肝炎,6例原发性胆汁肝硬化。
1.2方法
1.2.1治疗原则 AIH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能诱导AIH缓解,改善症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并减轻肝组织学的损害,延缓进展至肝硬化的方向,预防严重肝病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1.2.2治疗方法 早期AIH对免疫抑制剂的反应较好,若发展到肝硬化,则肝移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1.2.2.1 饮食 除少数AIH患者因剧烈恶心、呕吐需要静脉补液或肠外营养外,大多数能正常进食,宜高热量、高蛋白(>1.3 g/kg·d)。
1.2.2.2 活动 一般患者不强调卧床住院治疗,可适当活动。
1.2.2.3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是治疗AIH的主要药物。(1)疗程:患者肝功能生化改变正常后,仍需维持治疗。当生化指标降至正常后,泼尼松应减量维持,也可单用硫唑嘌呤维持治疗,疗程1年。(2)治疗终点:完全缓解指症状消失,血清AST低于正常值2倍,组织学恢复正常或仅有肝脏炎症轻度活跃。患者完全缓解时可停用硫唑嘌呤,或将泼尼松在6周内逐步减量停用[1]。无效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病理组织学经治疗无显著改善。部分患者需要单用大剂量泼尼松,或合用硫唑嘌呤。部分缓解指临床有改善但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标准,患者需要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持续使用。大多数患者持续治疗1.5~2年后才能停药,通常需要12个月才能达到临床、实验室、病理组织学缓解。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18个月,65%的患者可以缓解,治疗3年有80%的患者缓解。组织学缓解往往滞后于临床和实验室改善3~6个月,必须要进行肝组织活检用以确定组织学上的缓解,防止患者停药过早。
1.2.3疗效评价
大约65%的患者经过初次治疗后,可获得组织学缓解,但一旦停药有80%的患者复发。9%的患者经标准方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单独使用大剂量泼尼松(60 mg/d)或者是泼尼松(30 mg/d)联合硫唑嘌呤(150 mg/d)。如果出现激素抵抗可换用环孢素,使用前应仔细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13%的患者应用标准方案治疗后,不能完全达到缓解标准,可以小剂量泼尼松(10 mg/d)长期使用,类似于复发患者,也可以换用硫唑嘌呤长期使用。对已有肝硬化的患者经肝移植治疗后5年生存期为90%以上,自身抗体阳性和高γ球蛋白血症的患者,肝移植2年后逐步消失。
经过治疗后的患者,缓解25例,好转5例,病情得到控制者3例。
AIH发病机制不明,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相关基因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是发病的中心环节。目前已基本明确HLADRB l×0301、HLA-DRB l×0401是北欧白人Ⅰ型AIH的易感基因。HLA-DR3阳性者较其他患者病情进展快,起病早,对药物反应差[2]。HLA-DR 4阳性者较其他患者更易出现肝外表现。除了HLAⅡ类基因外,其他一些在CD4+T淋巴细胞激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基因的多态性,也影响自我反应性免疫细胞的激活。其他影响抗原提呈或T淋巴细胞反应的遗传基因位点包括MHCⅢ类抗原基因、编码TCR基因、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及Fas/FasL基因等。临床上的研究显示无效C4变异体与AIH发病早、激素治疗却疗效差相关。但由于补体基因与HLA-DR3非平衡连锁,C4基因缺陷是否为上述损害的启动因子尚不清楚。(2)免疫耐受目前有关机体对自身抗原免疫耐受丧失的机制尚未阐明,相关的假设、理论较多,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分子模拟,就是病原体感染机体时,由于病原体上的某些抗原表位与人体组织蛋白的抗原表位相同或相似,导致病原体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激活淋巴细胞或是抗体与组织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人们推测一些细菌、病毒和药物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导致肝脏自身免疫性损伤。(3)细胞因子网络CD4+T辅助细胞激活后分成Th 1和Th 2亚型,各自分泌出相应的细胞因子,Th l和Th 2型细胞因子组成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着机体的免疫反应,同样也影响自身免疫的发病、临床表现以及其预后[3]。免疫组化经过研究而得出显示,此重型的AIH患者肝脏病变活动期的Th 1型细胞因子表达有所升高,在疾病的缓解期的患者外周血中以Th 2型细胞因子为主,表明在肝脏病变活动期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的诱因或结果。另外,一些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AIH发病相关。(4)细胞凋亡一般认为激活的免疫细胞凋亡下降的机制是Fas表达减少、Fas功能异常、FasL突变以及细胞平衡失调等。诱导Fas/FasL或其他凋亡途径发生异常的因素均能妨碍激活诱导凋亡(AICD),诱发或促进自身免疫反应。
参考文献
[1] 陈保银.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治疗[J]. 当代医学,2012,18 (13):71-72.
[2] 陈海东. 自身免疫性肝炎46例临床观察与治疗探讨[J],河北医学,2013,19(2):277-279.
[3] 贾玉杰,石慧. 整体护理干预在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炎老年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3):68-69.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WANG Li Harbin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3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hepatitis .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data of 33 cases autoimmune hepatitis A from January 2011 to July 2011 in our hospital. Results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25 cases remission, 5 cases improved, 3 cases condition under control. Conclusion Autoimmune hepatitis should be early diagnosis , and 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depend on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patient.
[Key words]Autoimmune hepatitis, Treatmen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13.051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13-006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