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59)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创新问题探讨
张 静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59)
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命线,完善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深入开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视角,并从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构建了较为规范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这一崭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我国迅猛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层次逐步提高,模式趋于多样。《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国教育机构应当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防止盲目攀比、一哄而起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更要注意选好合作对象,选好合作模式,选好合作内容,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首次把教育国际化写进了国家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划、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背景下,探索深化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新途径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以及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但是,国内各个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办学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别,而且不少办学机构对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模式不甚清楚。要确保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事业中应有的作用,避免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就必须对办学模式有正确的认识。正如教育部国际司张秀琴司长在2010 年3月2日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试点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提高办学质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以及维护教育主权等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一系列繁重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不断开展,众多研究者针对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进行了诸多讨论。研究与讨论的对象多集中在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院校开展的合作办学项目上。讨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与实践相结合型。该类研究一般以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介绍项目发展历史并总结经验。或以培养合作办学项目中某一专业人才培养为题,探索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手段、方式,如课程模式、校企合作,等等。第二,宏观讨论型。即通过归纳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进行讨论,包括管理体制、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第三,细节分析型。针对合作办学项目中的语言教学、专业课教学、教师合作模式、教材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或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1-5]
这几种类型的研究对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有些研究拘泥于某个层次或某个专业的合作办学的具体情况,研究结果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而另一些宏观性的研究只注重合作办学的具体形式,强调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脱离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合理健全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既体现合作办学的特征又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共通之处。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吸引力就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比较灵活,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充分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因此,合理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合作办学项目深入开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目前针对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各个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之间沟通不足,各高校自行制定较为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于中外双方的管理。这种各行其是的状况,虽然能够根据具体项目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也造成了各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混乱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基于中外合作办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混乱现状,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在具有灵活性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形成较为规范的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项目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包括价值取向、目标定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6]
(一)教学理念与理论基础
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它规定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一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必须建立新的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根据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规定,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消化吸收和有效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型专业人才。以此为依据,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
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与能力构成,学者专家提出了多种描述与界定,本研究以Yong Yun Kim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同时也作为此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Kim是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杰出的学者,他运用社会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和社会学方法,把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他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其中,认知能力要素包括语言交际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和综合整合信息能力。而情感能力包括三方面内容:(1)适应目的语文化环境的能力;(2) 在对待自身文化和适应目的语文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弹性和灵活性;(3)欣赏、理解目的语文化的共情能力。跨文化交际行为层面的能力要素包括跨文化交际技巧的运用能力、同目的语使用者和谐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基于上述理论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现实,本研究尝试设计了一种针对此类特殊教学环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
1.认知能力
该模型中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两个部分。语言知识指的是项目中学生对目的语的认知能力,强调对目的语的掌握和应用,即人们常说的词汇、语法、语义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语言知识的掌握是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前提。而文化知识包括价值观、社会风俗、历史和宗教四个方面。其中,价值观为文化知识的核心,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在了解国外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本民族文化体系的学习,否则既违反了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的特性,也违背了合作办学项目的初衷。
2.情感能力
与认知能力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情感能力主要分为跨文化意识与交际意图以及共情能力。跨文化意识是指项目内学生对自身性格、能力、价值观的了解以及对本族和异族文化的认识。而交际意图是指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适应其他文化系统的交际模式并愿意按照对方习惯接受的方式进行交际的动机。融入对方文化动机强烈的人,接受对方文化的心理准备充分,行动积极,适应速度较快。而共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意识和交际意图的基础上,消除文化偏见,培养跨文化语境中的交际行为符合目的文化的审美习惯。具备良好的移情能力有利于在行为上采取得体的交际策略。
3.实践能力
对于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来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最重要的是具有目的语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同时,具备能够有效地完成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的协同工作的能力。例如在留学时快速适应国外教学模式与环境,积极融入国外学习与生活中。还应具备应对变化的能力,即交际者能够克服文化差异,运用合适的交际策略解决问题、实现交际目标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的构建解决了高校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的问题,即合作办学项目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及为什么培养。具体通过何种教学手段和管理方法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仍然要依赖于充足的教学资源、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教学资源
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突出优势,也是合作办学实践的基本原则。能否通过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资源,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形成符合中方合作院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文化,是中外合作办学事业成功的关键。
优质教学资源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合理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也包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等。根据我国教育需求多样化的现实情况,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必须在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等方面具备多样性与层次性的特征。引进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引进的教学资源必须与我方合作院校的现实情况相匹配,实现优势互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不仅仅意味着“国外原版教材”或“全外语授课”,教学资源的引进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技术引进的过程,在强调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引进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不解决好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多元问题,就无法实现先进教学资源的融会贯通。因此,在合作办学项目的跨文化和多文化的背景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实现对传统知识和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同时,引进的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必须要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修改,不能盲目追求“原汁原味”。[7]
(三)教学方式
要实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中不但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灵活运用交际文化知识、跨文化思维以及交际策略等各方面的能力, 以应对跨文化语境下的各种交际场合。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基础,形成文化与理论知识相融合的教学背景,在语言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与协作能力。
首先,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模式。改变外教采用国外教材并独立授课、双方各自制订学生考核标准这一传统合作教学模式。新的合作教学模式可包括合作备课、合作授课、拓展活动、合作评估四个环节。合作备课指合作教师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规划每门课程的进度、基本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教材选择上应达成一致,并形成教材使用的延续性,避免频繁更改教材。合作授课的具体授课形式有三种,可在各门课程中根据合作教师的特长或具体教学内容灵活交替使用。一是一个教,一个观察或巡视。二是交替教学。三是小组教学。拓展活动是合作教学实施的重要辅助手段,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排出时间表,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与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时间(free hour)。合作评估包括课堂评估和学业评估。合作教师形成课后分析制度化,利用课堂观察细目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论,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方法。合作教师必须参与测试的整个过程,包括制定测试方式、提出测试要求、编制试题、监考、评阅试卷、成绩计算和试卷分析等。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标准应采取更客观、全面的衡量方式。例如笔试试题应采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的试题库或权威测试,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如辩证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从分层测试开始,为每位学生建立个人英语学习档案,来记录学生语言各项能力的具体情况,可用于后续观察和对比,也为教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另外,在具体教学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例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首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减少由于忽视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失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深挖学习内容中的文化信息,提高学生对于中西方文化共性与差异的敏感度与欣赏能力。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开设与文化导入相关的拓展或选修课程,或定期举办文化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异同点。在意识、情感和态度的层面上承认、接受、宽容和欣赏不同文化,获得一定的文化共情和移情能力,从而具有更开阔的文化意识、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更高层次的文化认知和更高水平的交际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如热门话题辩论、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等。充分利用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尽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跨文化交流机会。
最后,还要采取多维的、发展性的教学评估体系,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反馈教学信息用于改进教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要做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改良用标准化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方式。可将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权重重新调整,并细化平时成绩的分数。同时要充分发挥测试的反馈作用,避免单纯追求考试成绩,真正做到以考促学。形成性评估可以包括对教学活动的详细记录、学习档案的建立、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评估的时间也应灵活多变,避免只在期末进行,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评估内容与评估主体也应体现多样化原则。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评估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注重这些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对不同文化交际模式的欣赏和适应能力。例如,在对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时,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综述。评估内容应当既包含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也涵盖学生资料搜集、小组合作、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课外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和实习等也是多元化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
除了教师和教学部门,学生也应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除此之外,合作办学的国外合作方也应参与到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评估体系中。只有增加中外合作双方的沟通与交流,才能深入开展合作办学项目,提高办学质量。
[1]周宝玲,解媛媛.河北省高校外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2-17.
[2]方 华,唐小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展望——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17-119.
[3]魏胜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2,(2):37-46.
[4]钟金琴,沈时良,爱 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6-139.
[5]刘 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管理问题的研究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79-81.
[6]靖国平.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J].湖北大学学报,2011,(5):172-176.
[7]张 宁,连进军.多元文化视角:中外合作办学批判性课程文化的生成与构建 [J].江苏高教,2012,(6):78-81.
责任编校:田 旭,马军英
Study 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Joint Program at College Level
ZHANG J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 Anhu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Hefei 230059, China)
Despi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int programs at college level still stay in a fundamental stage in China. And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essent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Therefore, sophisticated talent cultivation plan helps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joint programs in deep. To discuss the cultivation plan from the angel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and the policy of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joint program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cludes value orientation, target loc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ssessment.
international joint program at college level;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bility
2015-10-09
2014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4A217);安徽经济管理学院青年项目(YJKT1314Q14Z);安徽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yjjxyj201301)
张 静,女,安徽肥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
G640
A
1007-9734(2015)06-0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