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视角

2015-01-31 04:21赵志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航空港协同人才

赵志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视角

赵志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培养大批适应经济发展和具有创业素养的人才,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本和发展动力,是当前河南省在“航空港区”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航空港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改革不到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不健全,支持创新型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的制度有待完善,协同创新模式有待开拓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构建平台,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制定政策支持,投入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社会氛围,以此推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郑州航空港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对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航空港区”建设,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技是核心。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而且有利于高端人才的引进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航空港区”的建设鼓励高等学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学校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利用项目的引导带动,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协作体,促进资源融合、知识融合、技术融合,进而为“航空港区”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临空型经济早日跃进国家队。

一、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现状

从2011年国家提出构建协同创新中心以来,河南已建成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0个省级中心,各地市和高校建立了100多个二级协同中心。其中省级中心分别由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十几所高校牵头,省内外几十家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等共同参与。协同创新中心聚集了大量高端人才,包括海内外优秀专家和学者,这些协同中心的建立,为河南省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层面,各部委积极牵线搭桥,寻求国家相关机构、职能部门政策和技术支持,提升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地位;省部级层面,积极构建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各种协同创新资源对接活动,为每个省级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证;地厅级层面,一是不断推动各省级协同中心建立校级协同中心,促进校内协同创新,二是促进整体协同创新水平提高,加快地市级优势产业进行多方面协同创新。

目前, 河南省一些高校已经走在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前列,教育理念逐渐转变,教育方法不断革新,课程设置交叉融合,师资培养多样化。这些改变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仍存在很多问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化,教师重知识培养而轻能力培养,学校重科研评价而轻教学评价,课程结构老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效果。学校对学生评价标准理论化、固定化、单一化,以及重分数轻素质,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不用说创造的活力。首先,教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科研与教学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对口率低,影响学生的发展,更影响学生的创新;其次,在企业方面,从对中小型企业的调查看,它们的组成部门中很少有新产品研发部门,在公司人力资源设置上科研人员极其有限,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并未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提供协同要素;第三,政府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性政策,但是责任主体不明,评价机制不科学,各协同主体之间权利义务边界模糊,缺乏协同创新的培养机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协同创新的社会环境。以上这些都成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障碍,也是导致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不能迎合“航空港区”的发展潮流和发展要求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在“航空港区”建设背景下,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内部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存在问题,各协同主体之间也缺乏相应的协同机制,支持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快速健康成长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的协同创新中心虽然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了各级各类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理事会和中心主任、副主任及秘书长。但是各层次的创新中心都是松散型的。再者,由于协同主体内部协同性较差,导致各协同主体之间在资源利用、优势互补方面的壁垒很难打破,造成创新力量自成体系,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1.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面临的内部困境

从高校内部机构设置来看,组织机构之间界限分明,行政机构和教学机构缺乏管理,学生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缺乏协同沟通,学校科研部门与教研室之间缺乏对接。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各培养主体缺乏目标协同,学生很难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知识不能有机融合。以当前的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大学的课程内容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有些是本校编写的,受编写人员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限制,知识的融合度较差,多数教材侧重于学科知识的传承,从而导致同一学科不同课程之间边界分明。硬件方面,交叉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教材缺乏,学校开设学科前沿课程数量严重不足,学科综合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基本没有;理论课比重过高,实践课程比重过低,或者没有。学校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方面不能形成联动机制,各自独立,信息不流畅,相互之间无法形成高度协同。这些使学生知识整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相互协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学生死读书,缺乏对学科前沿和交叉边缘学科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科敏感性和整体性的把握。

2.协同创新机制建设面临的外部困境

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有关协同创新的专项法规尚未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不够完善,协同创新面临很多问题。当前,协同创新的主要形式就是高校与外界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但协同性不够。创新的根本是应用,学生除了接受良好的校内教育,还应参与科研、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和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学校目前只提供了读万卷书的机会,实践环节和导师指导下的研究环节都是短板。当前社会主体协同创新的理念落后,高校和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交流还不够,学生实践环节缺乏,导致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相脱节,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背离。

三、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中,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有待提高。现阶段企业技术要素、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要素,都有待政府在制度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只有通过各协同创新要素之间的交互、集成和协同效应,使产业、技术、知识、人才有机联系在一起,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迎合经济协同发展,让人才的培养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要超前于经济发展。这就要求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企业、高校、中介组织、科研院所和政府形成互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调动内在动力,基于互联网构建线上和线下资源平台、技术中心、智能系统等形式,开展多样化协作。

1.校校(内)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航空港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级协同创新中心平台,找准学校核心竞争力和“航空港区”建设的契合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功能。根据“航空港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承担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平台,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建研究中心,为企业创新人才提供机会。如:2014年5月,北京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建立了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协同创新平台,把统计学、计算机等专业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将其特点和优势结合起来,依托统计学专硕项目,建成了政企产学研有机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该项目的实施为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树立了典范,突出了协同的创新优势;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攻关,将研究成果补充到课程当中,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学科交叉研究中来;将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计入学生学分,以奖励学分替代严格的课程学分;开设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打破专业既定教学模式,以大学科群为背景进行知识的重构,提高学生跨专业选课的积极性,为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和综合化视野形成提供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可以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改进和完善现有教师评价机制,实施学术和教学并重的培养方针,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航空港区”建设。

2.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系统内部的协同创新需要系统与外界不断进行要素交换,从而保证系统良性运转。校企协同创新正是这一系统的有益实践。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质创新资源,利用学校教书育人和企业工作育人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设置知识模块、职业素养模块、科研能力模块的不同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承和技术创新作为校企协同重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校企模式能有效解决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教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等现实问题,在目标协同一致的基础上,融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取长补短,构建多赢的合作模式,让人才培养接地气、出成效。

校企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在企业与高校开展科技项目合作中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在项目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切磋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学校科研成果转移到企业,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研发人员的理论水平,更好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优势。另一种是定向培养,高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学生实践教学中,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加强技术支持,使学生掌握的技术能够达到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学生早日融入企业文化中,为企业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专业对口的创新型人才。在“航空港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国家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的作用,引导企业、高校加强战略合作,厚基础、强能力、促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优势、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优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速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3.高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方面要扩大对外合作交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入,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领军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相关专业申报与建设工作中,鼓励与“航空港区”经济发展高度吻合的产业和专业早日立项建设。例如:围绕航空物流、电子、生物医药等产业,建立航空物流河南省实验室,对这些特色项目在人才引进上应打破身份、职称等条件限制,大力引进,以项目研究带动人才培养。此外,注重创新人才梯队培养,校内要早发现、早培养,企业要早对接、早引进,让人才培养不断线,尤其是与航空经济发展密切的协同中心,更要做好人才培养的衔接,积极推动“航空港区”的建设。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处理好引进人才和盘活现有人才的关系,既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引进人才上,也不能将精力全放在内部人才的培养上,应打通界限进行内外联合,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于“航空港区”建设。

4.国际交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航空港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其主要着眼于发挥区域交通优势,推动“航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医药等主导产业快速发展。预计不久的将来,“航空港区”将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国际贸易量和货物流通量将大幅度提高,国际贸易量和货物流通量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河南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经济外向型基础薄弱,人们国际化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面国际化程度比较低。高校只有通过对外合作交流与国际组织、国际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才能培养出适合当前“航空港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体做法上可以鼓励“航空港区”急需的技术人员跨国实习,开展国际化课程,引进国际化师资,开展“2+2”联合培养模式,即两年国内两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航空港区”经济发展急需的国际化人才,扩大与国外相关大学的交换生规模,解决当前发展对领军人才的需求。

四、构建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1.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为协同创新搭建平台

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赢的经济模式。政府政策引导,搞好顶层设计,是协同创新环境的主导者。建议成立由省政府领导,由教育厅、科技厅、航空港区管委会、省外专家等参与的协调领导机构,在“航空港区”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国际航空经济区建设的经验,拟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线图。高校方面,各学校应成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统一协调校内资源,解决人事、财务、场地等问题,结合“航空港区”的需求,加强师资培训,为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做好基础性工作。企业方面,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研发,成立专门研发部门,配置科研人员和设备,费用计入成本。另外企业可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弹性工作时间和先进的实验设备等,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科研院(所)应结合“航空港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建立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长效机制,扮演好技术转移源泉的角色。

2.为协同要素聚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同时也是协同创新能有效运转的前提。协同创新各主体,要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并且要进行制度化安排,确保政策的连续性。

一是在保证基本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尤其是主动吸引风投资本进入高校和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一方面应加大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的力度,在总体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科研投入的比例,保证教育经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同步,或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教育拨款体制改革,明确经费划分渠道,强调专款专用,加强对费用使用的监督和评价,确保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二是设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专项资金。各协同主体应设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专项资金比例,每年应安排一定比例的预算资金,保证人才培养的资金需求,切实营造“创造优于制造”的良好环境,构建协同创新的工作格局。

3.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产学研生态

协同创新涉及多主体参与、多要素集成,包括技术、管理、金融、市场等要素有机融合,进而达到产学研良性互动。所以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协同创新顺利开展的土壤,高校一方面应在原有校园文化中更加注重创新元素的宣传,使创新成为一种时尚,团队合作成为潮流;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创新意识培养,提供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科研创新,增加创新在教师评价机制中的权重,使教师创新创业的意识进一步加强,营造出创新、合作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将创新作为主线,贯穿生产中每一个环节。设立创新奖项,鼓励一线员工立足岗位创新,科研人员立足市场联合创新,企业上下形成尊重科研、尊重创造的氛围。与此同时,政府、科研院所努力营造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格局,培养出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最终形成全社会提倡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合作交流、鼓励创新、勇于创造的氛围,从而不断地为“航空港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航空港区”建设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和模式的构建是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1]施进发,金 真,田 雪.航空经济发展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12):1-6.

[2]张占仓,蔡建霞.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7):181-184.

[3]杜玉波.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5.

[4]詹 砷.“协同创新中心”视角下的河南高校科研体制转换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2014,(5):269-270.

[5]林东明.地方高校融入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践行路径探索[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2):156-159.

责任编校:田 旭,马军英

2015-11-01

201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42400411153);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015-QN-051)

赵志伟,男,河南南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和大学生就业。

F562.8

A

1007-9734(2015)06-0127-04

猜你喜欢
航空港协同人才
人才云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部分墓葬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郑州航空物资流发展困境剖析及对策建议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