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强
加快打造万亿朝阳产业 力争健康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强
21世纪是健康产业的世纪,健康产业正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康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我们今天讲的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有规模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的统称,包括服务业,也包括制造业,是“大健康”的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是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健康既包括基本需求,更包含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永无止境,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涨船高。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国多年来的医改实践都已表明,如果只在公共产品的范畴内考虑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需求,路将会越走越窄。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同时,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这是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大健康”是大财富。健康是个人、家庭的财富,也是企业、社会的财富。一个人如果不健康,纵然有雄心壮志、万贯家财,都是空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健康就是一切。”健康可以创造财富,财富却难换取健康。真正幸福的人不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而是最健康的人。以人为本,身体健康是根本。只有拥有健康,才有人生出彩的资本。
“大健康”是大产业。人的健康也是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健康的需求转换为消费,因消费而改善健康状况,既增加了民生福祉,也提高了发展水平。世界银行研究认为,过去40年来,大约8%至10%的经济增长归因于全球人群健康的改善,今后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将会呈现长期持续增加的态势。健康产业横联三次产业,涵盖中药材种养殖、药品研制、医疗器械、养老服务、保健养生、健康运动、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主打健康牌、养生牌。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我国的健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
“大健康”是大机遇。特别是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质量的健康产品与服务形成了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着强大的长周期动力;“互联网+”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迅速变革着传统医疗服务,不断创造和丰富众多健康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健康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把健康产业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目标,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6年之内将翻两番左右,蕴藏无限商机。
总之,健康时代呼之欲出,健康产业方兴未艾。浙江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在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发展,既具有重大意义,又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这件事抓好了,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目标已明确,即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浙江健康产业发展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成为新的万亿元级朝阳产业,其中健康服务业达到6000亿元。推动健康产业加快发展,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挖掘浙江资源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广聚创新资源,创新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以“医”为主体的医疗医药产业、以“养”为特色的养老养生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健体康体产业、以“智”为引领的智慧健康产业,实现健康产业创新、集聚、融合、提升发展。
医疗服务业。医疗服务业是健康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要做强做优公益性医院,放开放活营利性医院,加快构建各负其责、各具活力的多元办医格局。从国际上看,医疗服务业一般都是大都市的重要产业。杭宁温作为浙江三大医疗卫生中心,资源优势突出,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在高端医疗服务领域举办医疗机构,努力做大做强。要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全面发展具有浙江特色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要大力发展健康保险服务,认真研究基本医保个人账户余额购买商业健康险等政策,支持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积极引进知名商业健康保险公司落户浙江。
现代医药产业。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浙江是医药大省,要抢抓生物技术和健康产业大发展带来的机遇,突出核心技术、前沿领域、优势行业、重点企业,精准发力,做大规模、做强品种、做优结构,加快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中药材种植加工也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是“浙八味”、铁皮石斛、灵芝等特色中药材的主产地,要积极探索“新浙八味”的培育与发展,加快形成新的复合产业。保健食品虽然不是药品,但也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一种带有功能性的特殊食品。保健食品产业往往与中药材种植加工连在一起,胡庆余堂、立钻、正大青春宝、寿仙谷、森山等龙头企业已经具备很强的品牌影响力,要继续开拓创新,争取更大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但国内医疗器械特别是大型高端医疗器械市场,80%以上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进口依赖度很高。当前,国家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要以此为机遇,充分利用当前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相关领域的技术,重点发展先进医疗器械、便携式家庭医疗器械、医疗康复辅助器具、高端新型医用耗材以及养生保健器械产品,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向数字化、高端化发展。引入国外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领军企业,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在浙江设立研发中心,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医疗保健器械产业集聚区,打造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浙江是老龄化程度和人均期望寿命在全国都比较高的省份之一,已达到或超过一些中上收入国家水平。家庭和政府养老压力越来越多,由社会组织和企业提供社会养老服务,成为养老的新模式。从发达国家看,老龄产业已成功走向市场,老年人的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支出是年轻人的3倍,成为第三产业中比重很大的产业。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医疗卫生支撑,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等养老机构的转诊与合作机制,统筹发展社区、农村健康养老服务,为全省面上发展提供经验。近年来,社会力量投资中高端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很高,一些集医疗、地产、娱乐、生活、养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项目加快建设。要积极探索服务运营管理经验,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注重发挥生态文化优势,加快发展养生休闲产业。生态是浙江在长三角中最大的比较优势,要打好生态养生牌,依托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海洋旅游资源,增加高端养生和文化要素,规划建设一批健康养生旅游区。要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积极开发温泉养生、中医药养生、游乐养生、美食养生、美容养生、森林浴养生、生态阳光养生等特色养生产品,努力打响品牌、做大规模。
积极发展全民体育健身。积极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进一步探索德清等地医保卡个人账户年度结余部分用于特定场所体育健康消费试点,鼓励引导体育健身消费,加大力度推动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积极发展户外运动健身。浙江山川秀美,70%为山地和丘陵,峰林、峡谷、溶洞、江河、湖泊、小溪遍布全省,还有丰富的海洋、海岛、岸线资源,是开展徒步、露营、单车、登山、漂流、划艇、滑雪、越野跑、攀岩、越野技能和山地车等户外运动的理想之地。同时,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及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保存完好,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特色鲜明,为户外运动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要继续发展山地、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户外健身运动基地。
积极搭建健康信息服务基础框架。率先推进“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健康信息服务发展新模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三大技术,强化制度、标准和安全三大体系,健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建成省市县三级健康信息平台,形成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互联互通、交换共享、有效协同的健康信息服务网络。
大力开发健康信息服务普惠项目。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省市县乡镇四级远程影像、心电、病理、检验等网络和中心,整合远程医疗服务资源,提供会诊、影像诊断、心电诊断、病理诊断、监护、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服务,探索发展网络医院。推进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健康服务。逐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平等竞争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平台。
拓展健康信息服务新型业态。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健康管理机构与IT企业、网络运营商等通过合作开发、联合建设、运营托管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发展“智慧健康服务”“远程健康服务”“个性化健康服务”等新型健康服务业态。支持在依法合规、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系统和数据增值服务,开发和推广面向广大城乡居民的健康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养老机构、社区、家政、医疗护理机构协同信息服务。支持开发移动终端、穿戴式植入式智能终端设备等增值服务产品,实现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依托区域和区位优势,以引进、集聚和培育健康信息化企业为重点,整合智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进健康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努力打造智慧医疗先行区和智慧健康谷。
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要协同发力。发展健康产业,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用好政府、市场两只手,让“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让“看得见的手”有效有力。要坚持按规律办事,更加突出市场主体地位,以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能办的、多交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把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拉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根本力量。要把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贯穿于健康产业发展全过程,政府主导不是大包大揽,更不是直接干预市场经营活动,而是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地给健康产业松绑,让市场释放更大活力。要进一步从战略层面确立健康产业的支柱地位,大力营造健康产业发展氛围,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健康产业品牌。要抓紧编制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优化布局、明确重点,加强用地保障。要大力简政放权,亮出负面清单,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实施健康产业非禁即入,激活社会力量参与健康产业发展。可考虑由政府引导,推动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共同筹资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对健康产业新业态、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服务,鼓励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健康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健康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要健全高端人才引进的配套保障政策,加快引进国内外医疗服务、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重点行业、瓶颈行业紧缺急需的领军人才,大力培养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点线面要统筹推进。“点”,就是一个个的企业;“线”,就是主导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等;“面”,就是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健康产业集群、健康产业园区、健康特色小镇等。各地要加大串点、连线、扩面力度,针对健康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建链”、优势环节“强链”、薄弱环节“补链”,形成健康产业生态圈。点线面统筹推进的抓手是项目。要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规划策划一批特色性、带动性强的健康产业大项目,并加快建设。要强化对重大建设项目规划的把控力度,从源头上防止项目简单雷同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加强营销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吸引海外基金、国际资本等以合资、合作形式投资健康产业,真正实现资源、土地及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和配置。要认真落实项目集中并联审批制、限时办结制、重大建设项目服务承诺制,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加快形成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一批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健康产业集群。
条和块要形成合力。推动健康产业发展,要统分结合、分层负责,着力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形成统一领导、部门协作、运转有序的体制机制。省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分解落实各项任务,协同推进,分工实施。市县也要有相应的推进机制,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要抓紧建立健康产业的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将健康产业纳入对市的考核。要深入推进“精准对接、精准服务”行动,开展落实省政府实施意见情况专项督查。要依托高校和社会机构搭建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机构,跟踪产业发展趋势。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成立健康产业行业组织,搭建沟通合作平台,提供产业研究咨询、参与产业标准制定、技术和产品推广等。
*本文系李强同志在4月3日全省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