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华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 30038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以手机与掌上电脑等现代电子设备为依托,以微媒体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微时代。作为新媒体技术的先行者,大学生始终对微博、微信等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与接受度,并逐渐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与交流沟通的主渠道。作为一种潜在的思想力量,微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社会认同。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官方文化向大学生的思想认知转变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主动顺应大学生的心理诉求与使用习惯,善于利用微媒体对意识形态的整合与建构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
“认同”一词最早来自德文(Identität),具有政治意义,意指 “一个孤独的人如何在发现自己和赋予意义时塑造一个时代的历史。”简单地说是指一个人与一个时代的同一感[1],接受与认同是大学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大学生群体接受、理解、认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心理状态。这里的认同不仅特指政治文化意义层面,还内含心理认知层面,即大学生不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与政治价值,而且信仰内化为自觉的价值理念,而非简单消极被动地服从。
思想认知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微信息传播与获取的开放性、便捷性、可移动性等特点释放了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诉求与价值观念。个体性与集群性、开放性与流变性、多元性与主导性是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呈现出的新特点[2],他们寻找思想共同体又不断超越自身的思维困境,较少有保守思想与附庸意识。在微平台上,他们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认识,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迷信权威、不再僵化的践行理论,最大限度地向未来开放是微时代大学生的本质特征之一。当然,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价值理念与行为选择可能与主流价值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并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颠覆性的威胁,恰恰相反,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定、解构、超越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在多种社会思潮中 “能够更加自觉地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情况去思考和抉择,能够更加理智地回应和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危机,能够理性地作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政治判断和价值选择。”[3]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微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现状也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状况。一方面,微媒体中各类社会思潮蔓延使得主导性的价值观念失去了原有的统一性与权威性。信息爆炸伴随的信息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各类网络谣言、负面情绪、非理性化评论充斥各类微媒体,冷静思考与理性判断成为一种奢侈品。精神上的无依靠感、理想信念的迷失、价值选择的功利化使得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逐步淡化与消逝、社会责任感逐渐降低、对理想追求的步伐逐渐减慢,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无为哲学则逐步深入其头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微时代缺位、失语、话语权弱化等现象严重。90后的大学生是知识涉猎广泛、思想观念复杂的社会群体。在教育诉求上,他们求变、求新,希望被尊重与平等对待。相比之下,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手段上,切合微时代发展的微教学模式还没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教育过程上,理论说教多,社会实践少,政治教化多,心理关怀少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在教育评价上,以优异的成绩而非良好的品行依然是衡量大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准。刻板的理论说教、枯燥的教学形式、错位的衡量标准很难唤起大学生深层的道德情感与实践热情,相反却为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提供了思想空间。
微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价值观从一元到多元、从整体向个体、从精神向物质,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构建大学生群体认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多视角、多维度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充分整合利益驱动机制、沟通对话机制、榜样激励机制、传播同化机制等在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所起的作用。
马克思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利益是道德价值的基础与发展动力,是思想认同的基础。“利益机制是主体以利益为载体实现利益的方式,它通过主体利益的实现与满足,从而使主体获得利益认同,以实现主体的思想认同。”[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多元化主体的经济形式,多样化、个性化、世俗化、物质化的利益诉求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与社会定位。伴随着微时代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被强化,大学生对自身存在的清晰意识使其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的实现。在微平台上,他们个性化地表达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社会听到,同时被给予相应地反馈。寻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平衡点是当今大学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只有为大学生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积极的道德情感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的心理认同感。他们被社会所肯定的同时,也肯定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建构。利益驱动机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的思想观念进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并积极外化的过程,是价值认同的内在驱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政治价值体系与社会精神追求,不会自然而然的获得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必须通过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协商才能逐步推进。“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观认为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基于平等地位上的理性交往,主张双方通过协商的方式实现沟通。”[6]沟通对话机制强调“主体之间的平等性,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从关系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用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7]微媒体的广泛使用则为实现沟通对话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教育地位上,去中心化的微传播特性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师居高临下的心理优势,平等对话,民主协商、思想碰撞成为教育的常态。在教育的时效性上,师生之间均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对方的信息,教师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最重要的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进行有效引导。除此之外,非正式的沟通与对话方式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互动中的互信互爱,平等尊重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微平台上沟通与对话机制的建立要以尊重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观为前提,而最终目的则是在尊重差异与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认同。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既来源于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也来自于其所关注或模仿的他人社会生活实践。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的产生都是通过观察式学习习得的。“这种从观察中学习的能力,也像从实际做的过程中学习一样,它使你不必经历逐渐去除错误反应并获得正确反应的冗长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就可以获得大量完整的行为模式。”[8]大学生通过微媒体观察与了解社会,而微媒体上同辈、意见领袖与网络大V们便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榜样,影响他们对社会的政治认知与价值认同。榜样所具有的超越性与权威性更易使大学生认可与信仰其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在寻求榜样与自身的共性契合点后,会审视与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取向使之与他们保持一致,并模仿他们的行为以期获得同样的社会效果。同时,微平台为大学生与自己榜样之间进行直接交流创造了条件,榜样对他们的激励更具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和警醒功能。榜样不仅仅是教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情感的力量帮助与支撑大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与价值追求。因此,树立正面的、被时代所认可的、植根于生活的、可被模仿的榜样就成为构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在微时代各类社会思潮都在争夺话语权的情况下,传播同化机制的建立对加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更具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微平台成为各类社会矛盾与社会消极情绪的传播地与加速器。作为社会改革的“急先锋”,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情绪变化更加感性,缺乏对微信息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蒙蔽与诱导。因此,建立传播同化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与正当的渠道参与网络社会生活与社会价值评判,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政治素养,增强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微传播机制可以分为个人传播与组织传播两种形式。个人传播主要指微平台上个体所传递与践行的价值观念,而组织化传播则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与社会团体借助微平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虽然双方在信息传递、组织结构与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功能并不相同,但对二者的有机整合有利于促使价值观在一元主导与多元取向实现协调与平衡的基础上达成思想共识。
微时代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必须要释放微媒体的宣传教化功能。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微平台的传播潜力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征,搭建与培育体现时代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微平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微文化的制高点。
首先,必须培养一批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理论认知又熟悉微媒体操作的“微队伍”。他们一方面在微平台上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正面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微信息进行评价与引导,进行“网络批评”,从而达到明辨是非,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价值观的目的。其次,变革传统主流媒体刻板的宣传话语模式,采取各类易引发大学生共鸣的微语言模式。当前,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义”的内涵和“无微不至”的外延获得大学生的关注与认同。风格多样的话语模式契合大学生的消费爱好,同时又具有“润物细无声”的隐蔽性特点,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被大学生进行热点消费时就潜移默化地成为其思想意识结构的一部分。第三,各类微媒介之间要加强“微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微媒体如微博、微信等要与微教育形式微课、慕课等结合起来。将微信、微博引入到最新的网络教学,建设课内课外、网内网外联动一体的教育模式,既能增强师生互动也能使大学生在异时异地获取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在微产品上要挖掘微文化的资源,将微小说、微电影、微公益等汇聚融合,进行价值引导形成教育合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硬理论”向“软文化”的转变。
微时代高校的教育空间已经不再是封闭的课堂教学,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维度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教育环境。这决定了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模式从理念到内容、方法乃至教育者本身都需要进行创新,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主导要求走向主体需求、从抽象理论走向生动感性、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互动、从官方话语走向大学生话语,以发展的姿态来面对各类挑战。
首先,在教育理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大学生利益为基础,体现主体性原则。微时代的高校德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利益诉求,关心他们的发展、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其唤起深层次的道德认知与情感,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由 “自上而下”的灌输式教育向“自下而上”的自觉认同转变。其次,在教育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现实生活为依托,从超越现实的道德说教向多层面的现实生活秩序教育回归,用体现时代精神、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蕴涵着丰富人生哲理的“微内容”培养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的认同。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造就品德高尚的奉献者,而是要使他们的言行普遍性地符合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与行为要求,进而层层递进,直至生成崇高的人生信仰。最后,在教育形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与微时代相融合,体现科学性原则。教育工作者要快速转变角色,成为兼任现实世界与虚拟微世界的思想领导者,通过整合各类微平台的资源,利用其传播快速与联动互动的机制,形成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线上教学与线下活动的微教学环境。课上系统化教学弥补了微信息碎片化的劣势,课下师生互动与“微公益”等活动则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育资源与微媒体的无缝对接。
大学生的微媒介素养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他们以负责任的态度、理性的精神、批判性的眼光来发布、传播与处理微信息的能力。首先,加强榜样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微时代大V们需要对自己所传播微信息时刻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建设性的作用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在一元与多元、整体与个体、精神与物质、神圣与世俗之间他们要引领前者,以纠正和平衡后者对前者的消解。通过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行为示范与思想引导。其次,提高有序的政治参与意识。只有优化微时代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充分保障大学生的知情权、监督权、表达权才能培养他们真正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道德规范意识与社会服务意识。当有序的政治参与意识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时,大学生才能对社会变迁、政府举措与自身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最后,“三位一体”开展微媒体素养教育。家庭教育要关注大学生在微信息传达中的内心世界变化并加以引导;高校教育要经常性地开展微平台活动,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价值与责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大众化过程;社会教育则主要通过技术手段与法律手段在保障大学生平等地享受网络自由权利的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依法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真正使其成为获得自身发展的手段与工具。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旨融入到具体制度建设中,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对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遵从转变为对其价值判断与思想内涵的认可。
微媒体的正式制度保障机制主要通过国家、政府与微平台运营商作为微信息的“把关人”,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在各类制度的顶层设计中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规范、实践诉求与行为准则,并外在的表现为具体的、细化的政策与法律条文等。通过制度的规范性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生活化过程。另一方面,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围保障而言,微平台的治理需要推进立法,强化执法。对于微博谣言、不良文化、虚假信息等影响网络安全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不法分子要进行严厉打击与惩处。通过严格的法律约束机制培养大学生成为理性守法的合格网民,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微环境的健康发展。微媒体的非正式制度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微平台的社会教育机制、道德约束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等。作为一种凝聚社会共识、确立价值标准、构建社会秩序的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需要依靠非制度保障机制。微文化中所传播的价值理念、文化传统与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观念形成与行为调节有着更深刻、更持久、更有效地影响。
[1] 冯契.《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043.
[2]周琪,罗川.“微时代”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4(1):68-69.
[3]鲁良,黄清迎.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生成:现状、维度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9):10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5]谭培文.利益认同机制研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15.
[6]操菊花,田辉玉.交往理论观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11-113.
[7]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72.
[8](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0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