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
在学习风格的研究领域中,Reid可谓是最具权威性的学者之一。Reid(2002)对英语学习风格的定义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整体性的、持久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吸收、处理和储存新信息,掌握新技术的自然的和习惯性的认知方式和方法。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它总是在潜意识地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Reid的观点,学习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模式(Reid,2002)。
一种是按照“学习感知模式”分类。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一般认为,学习者有四种基本的学习感知模式:视觉感知学习模式,听觉感知学习模式,体验感知学习模式和动手操作感知学习模式。也有研究者把体验感知学习模式和动手操作感知学习模式合二为一,称之为“触觉感知学习模式”。学习者往往在某一种学习模式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视觉型学习者”是以视觉方式学习最有效的学习者。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观看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以听觉为最有效学习方式的“听觉型学习者”更偏向于通过听讲座、对话、讨论等听觉刺激来学习;“触觉型学习者”则通过动手和亲自体验才能获得最有效的学习效果。
另一种是以认知方式为基础,根据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依赖程度将学习者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场依存者”在认知方式上依赖外在参照体,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反之,则被称为“场独立者”。
以认知方式为基础,学习风格还可以分为“分析型”和“综合型”,或“审慎型”和“冲动型”。
其他,以学习者的情感和性格因素为基础,学习风格可以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此外,还有人以“分类宽度”和“歧义容忍度”为基础,对学习风格进行分类。
英语学习风格的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教学和研究的重点都从教育者向学习者转移,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及其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受到更多的教育家和学者的关注。在国际上,学习风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的大部分学者都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了外语学习策略和二语习得的研究上,学习风格的研究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比较早的有关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比国外晚了整整20多年。
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言语习得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关于英语学习风格与性别的关系,人们早有感性认识,觉得个体差异和性别的差异都应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所表现,性别与学习风格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不同性别的人的英语学习风格应该会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这些都仅仅是感觉而已,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缺乏科学的深入细致的实证性研究。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都比较重视而且也做得比较多的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大、中、小学等不同人群的英语学习风格的群体性的异同,以及不同年龄段或教育层次与学习风格的关系,而关于学习风格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却不太多,比较有价值的相关文献也很少。
Oxford可谓是应用语言学界重量级人物之一。Oxford从理论上认为(Reid:2002),学习风格应该有性别差异,但她也没有用实证性研究加以佐证。国内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结果大都认为学习风格与性别没有差异,至多是没有明显差异。可见,性别与英语学习风格的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此,作者在天津某学院1089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有关英语学习风格与性别的问卷调查研究,以期了解事实、寻找真相、探究根源。
参与此次调查研究的是天津某学院国际工商管理系、涉外经济贸易系、艺术设计系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四个系的10级和11级的学生,涉及了包括会计、工商、市场、物流、人力、注会、金融、国贸、视觉、动画、环艺、服装、数码、计科、信管和电商等16个专业35个班级的1089名学生。其中,男生377人,女生712人,如表1所示。
在研究跨文化能力概念的同时,会发现类似的表述“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该表述出现的频率甚至高于“跨文化能力”,那两者有何关系呢?
表1 参加问卷调查研究学生的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方式。在参考了多种测量学习风格的综合问卷量表并分析其特点之后,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 O’Brien(1990) 的 The Learning Channel Preference Checklist量表(LCPC)和 Oxford(1993)的 Style Analysis Survey:Assessing Your Own Learning And Working Styles量表(SAS)。LCPC量表的重点是测试学习者的学习感知模式。SAS量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工作风格的概括性特点。它分为五个部分,11种具体的学习风格;每种学习风格下设10个问题,共有110道问题。问卷要求学生从“0=从不,1=有时,2=经常,3=总是”四种回答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问卷用时约30分钟,当场完成并收回。共收回有效问卷1073份。
对受试学生的选择答案进行初步统计之后,对与性别差异相关的所有原始数值都进行了Chi-square检验。
表2所呈现的是选择不同选项的男、女受试者人数,他们的学习风格与性别相关的df值 (原始数据),Chisquare检验后的X值及表示性别差异是否有意义的P值。%为选择该项答案的人数占本性别总受试人数的百分比。
表2 学习风格与性别调查结果和Chi-square检验值
关于英语学习风格与性别的关系,表2的调查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得出以下3个主要结论。
(1)男生和女生的学习风格有很多相同之处
无论男、女,人类在很多地方都有共同之处是很正常的。英语学习风格当然也不例外。
表2显示的各种英语学习风格的拥有者在本性别总受试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风格方面的确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最占主导地位的都是交际外向型学习风格、信息处理直觉随意型学习风格、处理问题封闭型学习风格和思维宏观整体型学习风格。偏爱这4种学习风格男生在参加调查的男生总数中依次各占72.33%、59.45%、56.44%和57.81%。女生的相应数据是73.02%、52.26%、65.25%和56.92%。然而,具有思维分析型和混合型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比较少。混合型又分为感知混合型、交际混合型、信息处理混合型、处理问题混合型和思维混合型5个方面。有这6种具体学习风格的男生依次仅占男生受试者总数的14.79%、14.79%、14.79%、25.75%、19.45%和27.40%。参加测试的女生的相应数据分别是15.54% 、12.43% 、11.72% 、22.03% 、16.24% 和27.54%。
(2)男生和女生的学习风格的偏爱顺序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若把男生和女生各自普遍比较偏爱的前10种学习风格按照喜爱的程度自高至低排列,不难看出,他们的学习风格的确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如表3所示。
表3 男生和女生的前10种学习风格的偏爱顺序
表3表明,进入前10名的男生和女生的学习风格不仅排列顺序不同,而且种类也不尽相同。听觉感知学习风格和动手操作型学习风格位于男生学习风格的前10位。但在女生的位居前10位的学习风格中,取而代之的是视觉型学习风格和具体条理型学习风格。
(3)有5种学习风格呈现显著或很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2还表明,参加调查的男生和女生在5种英语学习风格上存在显著或很显著的差别,具有一定的或者重要的统计学上的意义。它们是信息处理方面的具体条理型、感知方面的视觉型、视觉+听觉型、听觉+动手型和动手操作型。其中,除了听觉+动手型的P值恰好等于0.050之外,其他4种学习风格的X值都远远大于3.84,P值当然就远远小于0.050。也就是说,在4种学习风格上,男生和女生存在很显著的差异;在另一种学习风格上,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意义。
在信息处理具体条理型,视觉感知型和视觉+听觉感知型学习风格方面,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因为具有这些学习风格的女生比男生依次多10.92%、10.82%和6.96%。大多数男性比较偏爱的2种学习风格是动手操作型和听觉感知+动手型。有这2种学习风格的男生比女生分别多8.42%和4.38%。
看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数量更多的女生比男生更喜欢视觉和听觉并用。这种双管齐下的学习风格使她们多了一个重要的语言信息输入渠道。比男生所占比例多很多的女生所共有的具体条理型学习风格又使她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能够察觉并且仔细分析和应用词汇和语法规则,更重视和留意语言在各不同层面上的细微差别,也更能谨慎、准确地使用语言,不鲁莽草率下结论,尽量避免少犯错误。而这些却恰好都是很多男生所欠缺的。
大多数男生所喜欢的动手操作型学习风格更利于机械、工程和制造等理工科学习,而在英语学习上可能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另一种多数男生偏爱的学习风格,听觉+动手型,与女生的区别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仅具有临界值的价值,也不会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和女生有太大的区别,占多少优势。
此研究及结果和分析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帮助解释为什么从小学到大学,喜欢外语并且外语学习成绩较好的女生比男生多很多,外语系学生的男女性别比例总是大大失调,而且女生的人数总是远远超过男生。在外语学院,不仅本科生的性别比例是这样,研究生也是这样;甚至教师的性别比例也是如此。看来,这一客观事实与英语学习风格的性别差异关系相当密切。
关于语言学习风格的男、女性别差异,最重要的科学诠释是男、女大脑的生理结构的不同。
最新的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的大脑不仅确实存在性别差异,而且差异还相当明显。女性的连接左右大脑的神经纤维束比男人的粗壮很多。这使得女性的左右大脑的信息交流比男性的量大,速度快;也使得女性在学习语言时,两半球大脑同时使用。因此,女性在语言学习上的确占有生理上的优势。
除此之外,Oxford(Reid:2002)的尝试性解释是人类思维分为两种条理性:宏观条理性和具体条理性。男性善于前者,而女性在后者占有明显优势。
国内一些研究认为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风格与性别没有什么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主要原因可能是研究的人数太少,参试者大多仅100人左右。
总而言之,此次调查研究的最大特点是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论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证明了Oxford的观点:在英语学习风格方面,男、女的确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而且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无论在英语教学和语言研究的过程中,这一现象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不容忽视。
[1]Cohen,Andrew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Larsen-Freeman,D.&Michael H.L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Reid,J.M.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