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昱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300222)
公共管理硕士(MPA)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一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旨在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套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于保证MPA教育顺利、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MPA教育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事前控制为招生管理;事中控制主要为课程设置、实习考核等;事后控制主要为评价体系的建立。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美国MPA教育如何通过课程设置这一环节来实现对教育质量的控制,以总结出可供我国MPA教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对本国的MPA教育进行规范化,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1978年,美国建立的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简称“NASPAA”),旨在为全国高校的MPA教育进行规范化管理以保证其教育质量。NASPAA对课程设置内容不作硬性规定,但课程设计须体现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参与政策制定能力;分析、综合、思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清晰地阐述及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能力;与地方和国际社会沟通及互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NASPAA给各高校留有发展空间,鼓励其创新,为高校MPA教育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各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开设不同的课程,学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日制的专业研究生,即公共政策硕士 (Master of Public Policy,简称MPP)和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简称MPA),另一类是在职官员。而为在职官员的培训同样分为两种:一是为官员授予硕士学位,要求官员脱产学习一年,通过期末考核获得学位授予;二是针对在职的公务人员的短期培训,一般为3-8个星期。
美国的MPA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必修课:包括经济、政治、统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二是选修课:如公共医疗卫生、环境政策、领导力决策等课程,包括学员根据自己的职业需求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三是实习: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毕业后直接申请课程的学生,在两年的学制内必须修满一定比例的实习学分。以肯尼迪学院为例,不论是全日制还是在职MPA学员,必须完成的课程见表1。
表1 肯尼迪学院MPA专业课程表
首先,课程内容多样化。美国许多高校的MPA教育都为学员提供了较为宽泛的专业课程,例如,肯尼迪学院为MPA学员提供了3000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这些学员不仅学习到了内容多样化的课程,而且接触到了全方面的公共管理基础课程以及自身职业所需的专业课程。
其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美国的MPA教育分为在职教育和非在职教育。在职学员已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缺乏的是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非在职学员虽能保证在校学习时间,却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因此,美国的MPA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到在职学员与非在职学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选修课程供学员选择,以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最后,课程设置能够充分展现学员的自主性。一方面表现在选修课程占比很大,MPA学员已经有了一定的政府工作经验,能够了解自己所需的课程以及所需提高的能力,因此,设置足够的选修课让学员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表现在,课程设置中有许多政策讨论课程,这些课程讨论课的设置提高了学员在课堂中的互动性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更能够提高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1999年5月,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正式本土化。经过十六年的发展,我国的MPA教育也逐渐发展和壮大,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美国成熟的MPA教育相比,就课程设置而言,我国仍存在一些不足。
MPA教育旨在培养政府及公共管理部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MPA课程设置侧重的是对学员专业知识的巩固、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我国目前许多高校的MPA课程是本科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专业的“复制版”;也有部分高校是在本科行政管理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讲座课程,在教学安排中缺乏对学员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这与MPA本身的专业设置目的是不相符的。
依据 《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我国的MPA课程主要由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个模块组成,而且规定部分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由各培养院校根据公共管理学科范畴、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和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对于人才的培养需求自行设计和设置。但受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的限制,各高校的MPA教育不能开设学员真正实用的专业课程,难以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
有学者做过一项调查,MPA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更倾向于研究的是涉及某个行政管理领域的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这说明大部分学员更感兴趣的是与自身职业相关的问题研究。但从目前来看,选修课程与专业社会实践研习课程所占比重偏少,表现出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各高校普遍缺少研讨式、实践性的专业课程。
美国的MPA教育起步早,其规范化、多样化、自主性等特点于一体的专业课程设置是美国MPA教育的重要特征。为了使我国的MPA教育紧跟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构建一套适应国内MPA教育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我国的MPA课程设置可突出以下特点。
“博”是指为了使学员具备广博的知识面,为了使学员能够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通过各种相关学科的交叉互补提供 “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内容。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商科学院比综合性大学对于MPA的课程内容设置更具有优势性。“专”是与“博”相对的概念,MPA在课程设置中应参考借鉴本学科上最前沿的信息课程,发展出具有本校专业优势的特色课程。不同学校要拥有自己在公共管理学科中专门的研究领域,甚至能够建立起相关的研究部门。“用”是指各高校能够培养MPA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在这点上建议多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我国的案例教学刚刚起步,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案例教学系统,因此我国在MPA案例教学上可以在学习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基础上,探索编写出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案例教学方案。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式上。从国外经验来看,MPA的课程教授途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还包括邀请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研究及科研项目调研、角色扮演、工作内容分享等开放性课堂。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强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其次,根据学员在职的特点突出互动性教学。MPA在我国目前还属于在职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员把工作中已经遇到或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中与其他学员共同分享与学习,这种多领域跨学科的经验交流也许能够碰出新的火花。最后,可以将电视、电脑、网络远程等模式引入课程教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灵活性,增强学员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课程设置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应该注重的是课程教授之后的效用。学员在学习课程后能否做到学以致用,能否培养其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的相关技能。课程设置中的“走出去”是专业硕士教育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MPA教育而言,便是高校与相关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机构进行有效合作。高校教师需要与需求部门的领导一起商讨,了解现有工作对学员素质的实际需求,随着政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内容,这样不但有助于高校能够对政府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的需求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也有利于高校能够及时获取有效信息,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从而提高MPA的教育质量。
国外的MPA教育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当前,在我国MPA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学习国外MPA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结合自身国情,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MPA课程设置的内容与形式,真正构建一套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MPA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1]George Grode,Marc Holzer.The Perceived Utility of MPA Degre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75(4).
[2]J.Norman Baldwin.Comparison of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MPA Programs Administered under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8(5).
[3]梅红,宋晓平,石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控制要点[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4).
[4]庞雪群.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创新,2011(6).
[5]丛梅.中美MPA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6]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7]黄联平.中美MPA教育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