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建立※

2015-01-31 03:29谢文英张良芝尚立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诊断学中医学通识

谢文英 张良芝 尚立芝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46)

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建立※

谢文英 张良芝 尚立芝*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46)

搞 要:为了更好的认识中医,运用中医,传承中医。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必要性,建设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思路,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便能够建立合格的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

中医教学法;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or lib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也译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因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分割的支离破碎,为培养学生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能独立思考,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便应运而生。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 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对其进行研究。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耶鲁大学倡导学生选修人文艺术课程;哈佛大学则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在通识教育中,也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1-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正在借鉴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开展课程改革,致力于通过通识教育,消融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思维的整体性成长。通识教学,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而通识教育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参与专业课程及其之外的课程项目获得关于世界的更加广阔的视野[6]。

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主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教育,注重培养情操优美、识见通达、知识博雅的高素质公民[7]。

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学生的通识教育,是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8]。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中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淮南子》中说“通智得而不劳”。通识教育可产生通人,或者称之为全人。《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9-10]。

中医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了解中医即是了解中国的国粹,因此,医药相关专业类的通识课程的建设,也成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是中医学必修的一门课。如何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是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和发展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诊法和辨证两个方面,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搜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为临床辨证、辨病提供基础与依据,解决了传统中医治病救人的完整理论“理、法、方、药”的“理”的问题。可以说,中医诊法的发展,事关中医学的兴、衰、存、亡。

辨证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对疾病当前阶段所处病位与病性所做的病理性概括与总结,能够动态反映出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病理状态,是中医学独特的内容。能在不明确病名的情况下,仍能处方用药,增强了中医处理疾病的能力。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尝试在中医诊断学中融入通识教学,对于中医基本知识的普及是完全必要的[11-12]。本研究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13-14],进行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建设的探索。

2 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思路

本着传授基本中医学知识及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目的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

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首先就要体现中医药学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医学,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他与西方医学最重要的不同点。回顾中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这长达1800年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传统文化基础。如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等,受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人们逐渐把从生活中学来的自救知识,采用直观比较的方法从总体上看待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并逐渐积累成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概述地上万物生成的“五行”规律表现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体现了抽象的辨证法。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进。在中国,“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诊断学注重的“整体审察”,讲究“天人合一”。拒绝用任何形式的超自然主义或机械论来看待世界,这种有机的自然观使得几千年中医医道虽老不衰。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不是讲究精确概念的辩证法,也不是否定的辩证法;而是讲究人生哲理的辩证法,是强调和谐的、互补的辩证法。它满足于对事物的笼统模糊的整体直观把握。是服务于现实的实用理性精神的最完美的体现。正是这种以宇宙和生命的内在统一性为出发点源头型的文化,造就了中医学浩瀚的注释、发挥之作。这种寓创造于解释,寓革新于继承的发展模式,保证了中医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也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文化传承。

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其次就要传授基本中医学知识,知识的讲授主要分为四诊和辨证两部分。四诊部分介绍中医诊法望、闻、问、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中医学独有的诊疗特点就是不需要过分依赖诊疗设备,更多的是运用简单方便的感觉器官——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运用每个人的感觉器官,在代价小,痛苦小的情况下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病人的代价小,痛苦小,具有西医学不可比拟的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是一种大众都可以接受的绿色环保诊疗方法。

辨证部分介绍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总之,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不仅可以传承中医文化,而且,也可以借助中医学知识,在养生保健及疾病的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四诊部分:在学院及附属医院的支持下,动员学科老师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搜集临床典型的望诊、闻诊素材,专业人员进行抓拍在临床采集典型的望诊、闻诊素材,按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第九版)的内容和顺序,与兆普软件公司合作,制作望诊、闻诊教学光盘;问诊部分,学科教师结合多年的临床与教学体会,编写标准化问诊、脉诊病人培训方案,制定出完善、合理的培训方案,组织进行实施并制成光盘,并将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

辨证部分:学科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创建优良的、合理的学术团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与加工,既有利于传承文化与知识,又不晦涩难懂。

总之,寄希望于通过建立中医诊断学通识课程,能够在高等学府对全体学生进行传播中医药文化与知识,使更多的人认识中医,了解中医,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以继承、发扬,同时,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会通、科哲会通,培养有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可贵品质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做教育工作必须站在为全人类、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超越个人名利,提高自身修养,细化教学目标,用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潜心追求、不懈努力。在中医院校课程中,为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中医药人才,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通识教育势在必行[15-16]。

参考文献

[1]陈兵.美国大学Seminar教学范式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09(8): 193-196.

[2]孟振华.哈佛大学新版哲学通识教育的特点与有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01-204.

[3]钱小龙,汪霞.加拿大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3,3:34-40.

[4]李曼丽,张羽,欧阳珏.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4,13(14):37-43.

[5]郭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通识教育态势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32

(1):26-30.

[6]董成武.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1):80-84.

[7]袁川.大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J].现代教育管理,2013,3:7-11.

[8]张亚群.大学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特殊形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201313(1):121-125.

[9]来茂德.大学教育的十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4,5:4-11.

[10]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7-101.

[11]周光礼.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研究型大学质量困境-加拿大经验[J].现代大学教育,2007(6):68-76.

[12]刘宇珊.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2: 179-181.

[13]张洪彬.通识教育的尝试[J].教育与职业,2013,7:115

[14]苏振兴.医学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医学与哲学2013,34(12):73-74.

[15]李清.关于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特色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4,5:51-53.

[16]舒劲松,梁忠,郑启伟.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之研究概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7:19-20.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EWenying, ZHANGLiangzhi, SHANGLizhi*
(Basicmedical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o better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general courses in diagnostics of TCM;from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establishing general course of diagnostics of TCM;Diagnostics of TCM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general curriculum expatiates on three aspects,to establish a qualified general courses of diagnostics of TCM.

teaching of TCM;Diagnostics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10.3969/j.issn.1672-2779.2015.04.045

1672-2779(2015)-04-0084-03

张文娟 本文校对:张文娟

2015-01-08)

河南省财政厅教育厅专项经费项目(No:豫财[2014]200号)

*通讯作者:lzshang2014@163.com

猜你喜欢
诊断学中医学通识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通识少年·拿破仑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