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2015-01-31 01:21陈放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体系设置

陈放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700)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陈放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700)

文章针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师范类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而分析了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教育情形,详细讲解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原则,并在此优化原则基础之上提出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后,针对优化策略实施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保证课程系统优化策略顺利实施。

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优化原则

自2001年国内首个“科学教育”专业在重庆师范学院开设以来,该专业已经陆续在全国多数师范类院校普及开设,作为一门新兴师范专业,科学教育专业得到了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高度重视。科学教育专业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科学教师、科学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普及科学教育的工作者,它涉及到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学科教育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典型的综合交叉学科。科学教育专业的综合化趋势映射到教育学,就需要学生能够掌握综合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学科结构,培养综合素质和全面的教学能力,这就对本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许多的专家和学者也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和措施[1]。根据本专业学科建设和培养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整合学科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新学科知识,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这是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由于该专业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课程体系的构建还不够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该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如何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改革提出优化策略,以适应新背景下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该学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进行了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优化策略,同时提出优化后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优化实践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外科学教育专业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设置科学教育专业,从职业导向来看该专业是为了尽可能满足中小学基础课程实施以及科普工作者的需要;从专业角度上看,是属于教师教育专业;从学科定位上看,是属于交叉跨学专业[2]。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该专业发展以及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国内开设该专业的师范院校进行调查来看,目前国内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师知识构建原则,通常将学科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四类或者五类,通常包括: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学科类课程、教育教学类课程、实践类课程、专业选修类课程。虽然部分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和科学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上都考虑到了人的全面发展,考虑到了为适应科学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以及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还存在着相对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内容不健全

科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是其它任何单一专业都无法比拟的,这也从某个侧面体现了该专业的特殊性,而我国现有的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还没有可以遵循的统一标准以及统一的培养目标形式。培养目标的不健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同时也影响科学教师的培养[3]。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院校在进行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都注重了对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然而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技能、科学教育的思维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全面和具体,这将严重影响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培养目标内容制定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未来,从而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发展潜能和自学能力。

2.交叉学科整合不合理

科学教育专业和单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有着巨大的区别,其最典型的特征就在于,它是多学科交叉、跨专业的学科体系,尽管科学教育专业包括物理、生物、地理、化学等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课程,但是它并不是这些学科简单的叠加和合并,着重需要考虑学科间知识体系的综合和课程体系的整合,还包括学科思想以及学科方法之间的交叉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本学科有整体的认识,从最基本的科学概念上理解科学知识。但是从目前国内科学教育专业学科体系设置上来看,多数高校着重考虑了学科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具体的课程实施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学科整合策略和方案,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是将学生引入到分学科课程中去,此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科学教育老师将很难胜任当前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任务。

3.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系统性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发现,高等院校在进行本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缺乏相应的科学系统性。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选修课设置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生物类课程如分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课程开设的院校约占到统计院校的67.3%左右,而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课程仅占到统计院校的19.6%左右[4],同时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课程的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第二,教学类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不一致,这就导致了院校对科学教育专业需要具备的科学教育理论认识不清楚,目标不明确;第三,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类型设计的无规则性,不同院校对同一门课程列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的界定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课程作为学校教学的重点内容,其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如否将直接关系到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同时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这些原则取决于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构建以及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设置,要紧紧围绕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这一核心任务来开展。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准确反映培养目标原则

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同时其课程结构的设置要满足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作用,还要满足自己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本专业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现代教育基本理念的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教育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和技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在进行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上述的培养目标原则,只有确定明确可行目标才能指导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2.加强课程优化整合原则

科学教育专业具有典型的综合性特征,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各学科的整合通常意义上是指将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地理等课程知识有机地合成,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其成为统一的整体。具体来说,就是避免各个学科之间过分细分,不要受学科本位的分科教学现状的影响,致力于提高各课程间的优势互补、优化整合。同时要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注重基础课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之间的交叉和联系,使得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人文知识,从而增强个人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未来科学教育的趋势,因此还需对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进行整合,在进行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同时,加强课程的整合,使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相统一。

3.提高课程开放性原则

科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不仅要遵循传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开放的基本原则,也需要不断地采纳当代自然科学领域先进的成果,这就需要在课程系统设置过程中坚持开放性原则。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创新,反映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就需要在加强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吸纳科学教育发展最前沿的知识,摒弃以往封闭的传统,及时调整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4.增强选择创新性原则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的发展来不断更新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不仅要将科学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概念引入到教学中来,同时还要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实验类教学方式引入本学科的教学。不断创新本学科的课程内容,从而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自由探索、自由实践并从中获取直接经验的举措和途径。随着科学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需要,这样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优势以及教学特点,开设既有自身特色同时又能满足学科发展的专业课程,因而在教材以及实验设施的选择上就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科学教育课程实际优化设置过程中,要依据实际情形并有所侧重,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的效率。

三、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1.重构课程设置框架

通过对科学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可知,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结构主要是由三个不同的部分构成,即专业知识、专业情意、专业技能。为了能让科学教育教师能够掌握现代职业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将来科学教育教师发展做好铺垫,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专业知识方面,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基础学科知识,通过这些学科课程设置可以全方位培养科学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对于专业情意则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伦理、专业自我等方面,主要涉及到教师关于情操和道德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开设与之相应的教师德育培训课程。专业技能由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这两个方面构成,这对于科学教育老师后续的教学能力和教育实践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其技能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对其课程框架进行重构。

2.科学设计课程模块

由于科学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复合型和综合性的人才,这就要求此专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必须符合综合性这一特点,与此同时满足科学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科学设置课程模块。为了优化课程设置,可以把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分为科学学科类、科学教育类、通识教育类和教育实践类四个典型的课程模块,这四类课程模块的设置既符合科学专业教师的发展,也能够满足科学教育教师实际的需求。每个课程模块的课程都是以必修和选修的形式相结合,这样的模块化设计为科学教育老师提供了自由的选择平台,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情况选择不同的课程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有助于自身专业的发展。

3.合理构建课程结构

当课程模块确定之后,最为关键的就是设置不同模块之间的课程比例。根据当前我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现状来看,这四类课程模块的基本比例5:13:1:3,从这比例中可以发现,在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当前的实际需求,这四类课程的实际需求量约为1:1:1:1,因此目前课程结构的设定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进行课程结构比例调整,适当增强实践环节,使得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4.调整课程内容

科学教育专业是综合性的课程,其课程内容比较丰富,而且课程量也比较大,因此课程内容的科学与否也将影响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本校科学教育专业通识类课程共有10门必修课程,这些必修课程中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内容较少,可供选择的范围较窄,这将影响学生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加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相应的课程,将大大提高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后实施建议

通过上述关于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的分析研究,得出这些科学策略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的结论,但是这些策略能否正确实施以及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与学生的参入,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设施建设有着重大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这些策略的实施,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课程设置中需要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知识结构选择课程,从而健全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将尽可能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第二,加强科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专业化人才相对匮乏,为了保证此专业课程体系能够顺利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快优秀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程体系优化策略的有效实施。第三,确保实践课程的真正落实。实践课程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对现实有更加真实的了解,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加强他们对本学科的认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

[1]王维青.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J].新课程学习,2010,(10):62-63.

[2]龚大洁,严峰,俞诗源.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3):19-22.

[3]高华,邓银城.关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7,(14):30-32.

[4]刘振亚,余波,夏克坚等.科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9,30(3):20-23.

[5]林长春,梁国明,孙宇阳,等.关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设计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3):51-54.

(责任编辑:娄 刚)

A Study of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Scientific Education

CHEN Fang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00,China)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into the optimiz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about education major at home.Firstly,the status quo of investigation into this field is introduced,and then the problems about this investigation are analyzed. Given the realities in higher schools,the autho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 of optimizing curriculum system about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optimizing strategies and plan are put forward;in the end,the author propounds certain suggestions or measures on how to optimize strategies,accordingly ens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optimizing strategies.

scientific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optimizing strategies;optimizing principle

G642.3

A

1009-3583(2015)-0098-04

2015-03-07

陈 放,男,四川仪陇人,重庆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体系设置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7招教你手动设置参数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