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进,向梽柯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龚自珍社会改革思想刍议
罗 进,向梽柯
(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龚自珍是我国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折时期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杰出思想家。作为封建末世清醒的大思想家,龚自珍意识到中国社会正处于“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危机前夜。他目睹这危机前夜整个社会所呈现出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内外交困、思想沉寂的局面,心急如焚,满怀忧国忧民之情,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针砭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社会改革思想。具体说来,其社会改革思想主要有:改变选人方法,注重经世致用;反对论资排辈,用人不拘一格;主张以礼待臣,尊重大臣人格;陆防海防并重,抵御一切外侮。
龚自珍;社会改革思想;刍议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书香门第之家。祖父龚禔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父亲龚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可以说祖、父皆为显宦。自幼受到母亲段训的良好家庭熏陶和外公段玉裁的严格训练,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和学问。龚自珍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闲散之职。道光十九年(1839),因“动触时忌”,遭到权贵排挤,愤然辞官南归;道光二十一年(1841),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突然暴卒,享年50岁。龚自珍是我国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折时期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杰出思想家,其地位正如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但丁在西欧所处的地位一样,他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的近代经世思潮之先驱。龚自珍生活在由“康乾盛世”转入“嘉道衰世”的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王朝统治可谓“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到处充满秋天肃杀之气。作为封建末世清醒的大思想家,龚自珍意识到中国社会正处于“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危机前夜。他目睹这危机前夜整个社会所呈现出的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内外交困、思想沉寂的局面,心急如焚,满怀忧国忧民之情,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针砭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邦的社会改革思想。
概而言之,龚自珍的社会改革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人才是中坚力量,是社会进步的主动力,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国家人才的众寡优劣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龚自珍认为,士气与国运密切相关,对士尊重与否,是衡量一个朝代兴衰的测量器。“士气申则朝廷益尊,士业世则祖宗益高,士诗书则民听益美。”[1]P12他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当时清王朝人才极其匮乏的社会现实:“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阃无才将,痒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抑巷无才偷,市无才驵,薮泽无才盗,则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1]P6他对当时社会深感愤慨,不仅朝廷上无才相和才将,而且社会上也无才士、才民、才工和才商,甚至连有才干的小偷、强盗都没有,而充斥整个社会的尽是些貌似中庸的乡愿。三朝“不倒翁”曹振镛就是其中的反而典型。曹振镛一生政绩乏善可陈,然而却官运亨通,当其晚年声望达到极致时,一位门生虚心地向他求教为官之秘诀,曹振镛简洁地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朝廷选拔人才之法极为不当。清承明制,继续以八股取士之法选拔人才,以《四书》、《五经》命题,考试文体僵化,内容陈旧,脱离实际,其弊端日益彰显:“今世科场之文,万喙相因,词可猎而取,貌可拟而肖,坊间刻本,如山如海。”全都是相互沿袭,千篇一律,词句与格式都是抄袭和模仿前人的,根本不可能选拔出真才实学之人。相反,这种制度只会扼杀士人的聪明才智,禁锢他们的思想,所选之人难堪大用。“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2]P273每三年一次的科考,所选之人就像新蒲新柳,不能用做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基于此,龚自珍主张在科举考试中要废除经义,效仿汉世“讽书射策”之善法,以达“功令不缛,有司不眩,心术不欺,言语不伪”之目的;建议射策兼策本朝事即考试要考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录取标准为“十事中十者甲科,中七者乙科,中三四者丙科,不及三者摈之”,还对答卷提出了明确要求:“其言不得咿嗄不定,唱叹蔓衍,以避正的。”[1]P123只有这样,才能选出真正懂得兵刑、钱谷等政事的人。龚自珍希望以此改变士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对社会现实漠不关心的态度。从龚自珍的选人方法不难看出,他是非常重视经世致用的。在实际生活中,龚自珍也不例外,他依据自己的理想和志趣,从事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问题的研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盐课、治河、漕运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同时还精研西北历史地理,以指导当时的社会改革。他先后撰写了《明良论》、《尊隐》、《乙丙之际著议》、《平均篇》等传世佳作,抨击时弊,呼吁改革。尤其是《西域置行省议》和《东南罢船舶议》,强调要加强海陆边防建设,这对于抵抗外来侵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后来,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对龚自珍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大加赞赏:“古今雄伟非常之端,往往创于书生忧患之所得。龚氏自珍议西域置行省于道光朝,而卒设施于今日,盖先生经世之学,此尤荦荦大者。”龚自珍还与当时一批有志之士如魏源、林则徐等过从甚密,林则徐对龚自珍禁烟和杜绝白银外流的建议尤为重视,称赞他“责难陈义之高,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1]P171
用人论资排辈,这是中国封建等级特权制和宗法等级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封建社会人才晋升的一条重要标准。对于宋朝升官靠年资的规定,北宋名臣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抨击道:“虽愚暗鄙猥,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坐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兴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纪纲之坏哉!”即是说,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从而造成官员不求有为,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清朝的情况尤为突出,龚自珍在《明良论三》中做了一个较为符合实际,带有普遍性的计算:知识分子从考中进士开始为官,年龄多在20至40岁之间。如果取其平均数,则为30岁左右。三年无过,才可累升。从翰林院的庶吉士擢升为各部尚书,积年累月,需时大概要30至35年,也就是说,此时一个人已到了60至65岁。由尚书擢升为一品的大学士(宰相),又需时约10年,那么,此时一个人已是70余岁。可见,无论何人为官,从开始做官,到升为一品大员,一般要35年,最快也得30年。由于用人论资排辈,从而造成了“贤智者终不得越,而愚不肖者亦得已驯而到”的弊害。既重年资,居高位者“龄发固已老矣,精神固已惫矣”,这样的人尽管不乏老年人的德行,以及官场为政经验;然而阅历深了,办事就会瞻前顾后,“因审顾而退葸,因退葸而尸玩,仕久而恋其籍,年高而顾子孙”。[1]P33整天萎靡不振,却不肯自己主动辞去官职,而那些有卓越才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人,却限于资历始终得不到重用。可见,用人论资排辈是当时社会上大批英俊奇才不能脱颖而出的原因。因为那些资历浅的人会说:“我积俸以俟时,安静以守格”,虽提拔有快有慢,但是熬过了六十岁,也总会升到尚书或侍郎的,“奈何资格未至。哓哓然以自丧其官为?”哪些资历深的人则会说:“我既积俸以俟时,安静以守之,久久而危致乎是。”怎么能忘记过去积累资历的辛苦,而去多嘴多舌,以致丢掉高官,“哓哓然以自负其岁月为?”俗语云:“新官上任三把火。”开始做官之人,一般都想有所作为;然而,一旦受到资历的束缚,也毫无办法,这就是所有士大夫都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缘故。“当今之弊,亦或出于此,此不可不为变通者也。”[1]P34为改变这一现状,龚自珍要求打破“累日以为劳,计岁以为阶”的常规,大声疾呼“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即用人不要拘泥于一格,破格荐用人才。从而使“勇往者知劝,玩恋者知惩,中材绝侥悻之心,智勇苏束缚之怨”,也就是说,用人之法要使那些勇往直前的人受到激励,玩物丧志的人有所警诫,平庸的人杜绝侥幸之心,有勇有谋的人消除因受到束缚而产生的不满。龚自珍反对论资排辈,主张用人不拘一格,要求实现官僚队伍的年轻化和人才化,纵使在今天看来,仍不乏借鉴意义。
关于君臣关系,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即君主要按照礼的要求对待臣下,只有这样,臣下才会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地侍奉君主。如果说孔子对君礼臣忠关系还谈得比较抽象的话,那么孟子则谈得更为形象、更为具体。他先从正面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即君主待臣下如手如足,那么臣下待君主则如五腑如心脏,内外相依,联系紧密。接下来又从反面讲:“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也就是说,君主待臣下如犬如马,那么臣下待君主就像路人,陌路相逢,冷眼相对。更有甚者,君主待臣下如泥土如草芥,任意践踏,随意抛弃,那么臣下待君主就像强盗和仇敌,拔刀相向,怒目而视。在君礼臣忠关系上,无论孔子还是孟子,都一致强调君礼的重要性,因为它是臣忠的前提,如果没有君礼这一前提,臣忠就只是一句空话。龚自珍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对于君臣关系,尤其强调君礼的重要性。他要求皇帝应该以礼待臣,尊重大臣的人格,并借用西汉名臣贾谊规劝文帝之言进行诠释:“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诚然,在封建君主刚愎自用,固执专断,骄傲蛮横,毫无顾忌的淫威下,士大夫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君主对待大臣像驱使犬马一样,那么,大臣则势所必然地会甘于驱使,从而不能“行一谋,专一事”,只知道卑微地奉承、讨好君主,以求趋利避害,面对君主只会“朝见长跪,夕见长跪”,而对于国计民生之事却从不过问。“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当皇帝龙颜大悦之时,他们便会沾沾自喜,在妻女面前大肆夸耀;一旦皇帝略显不悦,则“头抢地而出”,处心积虑,另寻他法讨皇帝欢心。这些人认为在职位上苟且偷安一天,就多得一天的荣耀。“疾病归故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把保守退缩当作老成稳重,“国事我家何知焉?”像这样下去,一旦国家出现重大变故,他们就会树倒猢狲散,“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1]P32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专制君主为了树立自己“一人为钢,万夫为柔”的淫威,“未尝不仇天下之士,去人之廉,以快号令;去人之耻,以崇其身”、“震荡摧锄天下之廉耻”。在这种威胁利诱之下,士大夫养成了阿谀奉承的习气,“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士大夫不懂得廉耻,这是国家最大的耻辱。士大夫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要让士大夫懂得耻辱,君主就必须以礼待人,“厉之以礼出乎上,报之以节出乎下。非礼无以劝节,非礼非节无以全耻”。[1]P31即使是古时以德才闻名于世的人再出来,也不会不同意这一看法。龚自珍认为,君主必须尊重士大夫的人格,以恢复古代臣对君那种“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1]P31只有这样,大臣才会尽忠尽节来报答君主,而不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了;也只有这样,则大臣心尊矣,而“心尊,则其官尊矣;心尊,则其言尊矣。官尊言尊,则其人亦尊矣”。[1]P81另外,皇帝还要走出深宫大院,经常“与大臣相见”,[1]P84多倾听他们的政治见解,多采纳他们的金玉良言。
龚自珍所生活的时代,统一封建国家面临没落崩溃,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京城内外,大江南北,烽火四起、遍地燃烧,此即为内忧。除此之外,还有深重的外患。在西北边疆,新疆少数分裂势力在沙俄的操纵下,不断策划叛乱;在东南沿海,不仅有海盗的骚扰,而且还有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正在积极谋划凭借坚船利炮打开鸦片贸易之门。面对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的国势,龚自珍忧心忡忡,希望能以自己的文才武略为国效力。为防患于未然,抵御一切外侮,龚自珍主张陆防海防并重。首先看陆防。早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龚自珍就撰写了《西域置行省议》,明确提出要在新疆设置行省,因为这是维护新疆主权的长久之策。为了加强新疆建设,巩固陆防,他还建议迁内地无业游民入新疆的办法,“人则损中益西,财则损西益中”,[1]P10从内地“大募京师游食非土著之民,及直隶、山东、河南之民,陕西、甘肃之民,令西徙”,并坚信此移民之策必得人心,“与其为内地无产之民,孰若为西边有产之民,以耕以牧,得长其子孙哉!”[1]P107这既可缓解内地人口压力,从而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问题,又可为边防军队提供充足的兵源,增强抵抗外国侵略势力的后备力量,使陆防力量大为强化。不仅如此,在陆防建设方面,龚自珍还针对性地提出了“以边安边”之法。具体说来,就是从新疆南北特殊的生态环境出发,实行“开垦则责成南路,训练则责成北路”,以南路之粮养北路之兵,以北路之兵守卫新疆,把新疆打造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作战体系,达到“常则不仰饷于内地十七省,变则不仰兵于东三省”[1]P113的理想状态,真正做到足食足兵基础上的以边安边。其次看海防。龚自珍在强调陆防的同时,也同样重视海防。鉴于广东沿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龚自珍提出:“治海之道有二:曰得卒,曰得船。”[1]P178所谓得卒,是指训练乡勇,因为乡勇为土生土长之人,对当地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通过认真训练,其战斗力一定会超过外来官兵,“海寇畏乡勇胜畏官兵”。[1]P179所谓得船,是指精工制造战船。在龚自珍看来,官造战船与私造战船相比,存在着不少劣势,没法与私船相比。“私船之法式,视战船之造于官者,其狙钝相万也”。番禺许君曾制造出红单船,此船“神机鬼式,百十其舸,疾于飓风”,[1]P178在与敌作战中屡立奇功。他据此提出由私人制造战船,然后由官方收购用以装备军队。龚自珍有关加强海防的建议,既有正确之处,又存在着不足。他所介绍的乡勇训练之法在对外战争中收效甚微,相反,在对内战争中却尽显威力。尔后,曾国藩依据龚自珍的意见所训练的湘军成为了太平军最凶恶的敌人。不过,龚自珍关于海防的理论,对于中国民族造船业的发展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在当时中国海防力量极为薄弱的情况下,不失为一明智的选择。
综括全文,龚自珍作为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归依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提出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思想,如改变选人方法,注重经世致用;反对论资排辈,用人不拘一格;主张以礼待臣,尊重大臣人格;陆防海防并重,抵御一切外侮。这些社会改革思想虽然没有唤醒醉生梦死的掌权者,“贵官勿三思,以我为杞人”,[1]P485但由于敏锐地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以至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仍能感受到其思想的火花璀璨耀目。维新巨擘梁启超评赞道:“语近世思想自由之向导,必数定庵。吾见并世诸贤,其能为现今思想界放光明者,彼最初率崇拜定庵。当其始读《定庵集》,其脑未有不受刺激也。”[3]不难看出:龚自珍社会改革思想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震动和启迪不可谓不大。
[1]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龚自珍诗文选注[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5.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Gong Zizhen’s Ideas on Social Reform
LUO Jin,XIANG Zhi-ke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ourism Management,Zunyi Normal College,Zunyi 563002,China)
Gong Zizhen was one of Chinese remarkable thinker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modern society. He affirmed old traditions and made new beginnings.Gong Zizhen was clear-minded then,and was aware that China at that time was in great danger ofpoliticaland financialcrisis.Troubledby thecrisis and worried aboutthe currentsituation,including political corruption, economic recession,and being cornered by difficulties at home and aboard,he put forward some ideas on social reform,aiming at ruling the country and bringing peace for people.specifically,his ideas on social reform are as follow:First,change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talent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ragmatism;secondly,oppose arrangement based on seniority and qualifications;thirdly,treat courters and officials with courtesy and respect them;lastly,enhance national defense and resist foreign aggressions.
Gong Zi-zhen;ideas on social reform;argument
B251
A
1009-3583(2015)-0031-04
2015-03-12
罗 进,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和黔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