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周 剑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湖北周剑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基础性公共课。作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大学语文,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性已经确立。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大学语文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汉语文阅读、理解、评价、赏鉴能力,提高母语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日渐明显,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日益突出。
大学语文 课程 设计
紧紧抓住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办学目标,突出大学语文课程基础工具、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在实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发挥作用。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的基本能力,尤其是注重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通过文化与科学的融会贯通,文理学科的知识渗透,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想像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进一步掌握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学会“欣赏”。能欣赏到不同时代作品所反映社会的现实性、真实性以及局限性;欣赏到作品形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因素;欣赏到作品风格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从而领悟到经典作品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设计要张弛有度, 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尽量避免“满堂灌”,“一讲到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角色分工上,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在教学设计上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表达见解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是:
(一)大学语文的组织形式
1.将相关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含量、思想含量。比如,涉及的文学作品欣赏内容,我们鼓励教师对与作品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于平常中见深情》、《迷惘之后的精神沉淀》、《“中乡魁”、“延世泽”、“兰桂齐芳”—谈〈红楼梦〉尾声的悲剧韵味》等,把这些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使课堂内容更厚实、更具生命力。
2.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比如,将“亲情、爱情”类文学作品,围绕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将“社会民生”类文学作品放在自我认识、群体交往、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把握等等。使教学内容既符合基本要求,又尊重学生的个性;既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又注意内在的逻辑性。
3.根据现代教育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探索并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自主参与式、情感教育式等。对此,有两点共识:其一,我们认为应当强调“授之以渔”,即大学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自己的思想,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高大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 其二,通过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的功能;既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要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实践人生。
4.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上,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使应用文写作知识活起来,变成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的工具,从而使应用文体写作具有可操作性。
(二)语言文字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组织性形式
1.坚持讲练结合、课上课下结合、教学和活动结合的方式。讲练结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边练,课上课下结合是指课上分析和课下练习结合,教学和活动结合是指把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结合起来。
2.坚持训练并选拔具有优秀基本技能的学生,参加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激发学生锻炼自身从师任教能力的积极性。
3.结合国家和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具体精神和要求,通过主办或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宣传“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的国策,营造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
4.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层组织,通过对普通话测试的实践,进行普通话测试理论的研究,并不断将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由于我们长期坚持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本,不断探索符合国家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个性的教学体系、方式,因而课程组整体教学水平呈上升趋势。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突出地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的能力训练中。
(一)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一是提高学生文学欣赏性论文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文学欣赏性论文的写作练习,使学生既能体会到文本创作的乐趣,又能初步掌握学术论文等文体的写作。二是加强学生应用文体写作的能力。虽然很多应用文文体有相应的写作模式,但并不能彻底解决学生应用文写作的困难。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做了一些应用文体写作的模板,边讲边练,强化写作能力训练。
(二) 语言文字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一是重视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写规范字,说普通话”,熟练而正确地运用汉字和普通话,切实提高能力。二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意识。三是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培训和强化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一是集体备课与统一思想,进行一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没有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不行,故集中大家的智慧,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十分重要。在教研活动中,探讨《大学语文》的编辑思想、编写体例,讨论《教学大纲》的修订,讨论大学语文的学科重新定位,将教材定位于课堂教学与课外终身自学相结合的思想,将教材容量定位于肯定教不完、深度超出大多数学生接受水平的思想,教学精讲与泛读相结合,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的思想,教学内容上不“厚今薄古”的思想。每学期开学前,集中备课一次,讨论全学期讲座的安排,本学期教改的举措、讨论与兄弟院校的其他交流。《大学语文》集体备课重在以老带新,重在统一改革思路,重在交流经验,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进度、统一试卷、统一篇目,让老师有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让大家各展所长发挥创造性。二是转换教学主体,教材本身定位于课堂教学与课后自学教材之间的现实为转变教学主体提供了方便,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材方便自学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特点。每节课均布置学生预习和自学的任务,每节课也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提出本课的一些难点,然后教师将其有计划地分布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必须掌握的东西一定弄懂、记住。变换教学主体,让学生集体唱主角,让学生多讲,多回答。老师尽量不去讲学生能讲的内容,尽量以“点拨”代替满堂灌,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贴近学术前沿。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而教材须几年才修订一次,且主编及编著者为自己常识及阅力所限。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不停地关心文学研究动态,及时把自己和文学研究的新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课本及《教学参考资料》中作品综述及研究综述比较简略,要求教师备课时作适当补充。四是重视方法教育,教育学生把新老知识融会贯通,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与写作教学“链接”,选择若干创作点,课本编写时是留有许多“链接”点的,与散文结合写议论文或驳论文,与诗词结合写赏析文章,与戏剧小说结合写人物分析或读后感,让学生有许多练笔的机会。六是安排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有不少爱好文学的同学,往往嫌“大学语文”课时太少,可将“大学语文”与文学素质类课程结合起来,开设 “古诗词鉴赏”、“中国文学名著导读”、“古今小说”、“外国文学赏析”等多门文学选修课。
[1]杜鹃. 浅析高职语文教学与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合的探索12-01
[2]谭小琴.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及其对策2007-2
周剑,1972年9月出生,籍贯黄冈浠水县,本科学历,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