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故乡》阅读教学的切入

2015-01-30 12:22袁春秋
考试周刊 2014年97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故乡文章

袁春秋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获得语言、文字、修辞、逻辑等各种能力,更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针对学生目前理解、想象、联想能力及更高层次鉴赏评价能力的困乏,如何更有效地改变这种窘况,是每个中学语文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现以《故乡》为例,提几点建议。

其实中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绝佳的阅读范本,譬如《故乡》一文,便是代表鲁迅先生风格、气质、思想的佳作,能否带领学生走入文本,使其“取道于文”,最终“得义于外”,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与新度及具体实施教学的技巧。只要摒弃以往陈旧的、事无巨细的教法,改变固有的上课套路,打开一扇更新、更有效的方便之门,抓住那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的“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谓“庖丁”方能“解牛”,其要宗也即如此。

一、从写作背景切入

文学作品中往往包含作者在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下的思想倾向,教材中就有大量作品是学生所不了解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维模式、情感表达方式,作者笔下的人物无不烙下了时代印记,特别是中外名篇的写作背景,正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依据。《故乡》一文是极能代表鲁迅先生目睹农村破败和农民凄苦的悲愤心境的作品。先生于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此时距离辛亥革命的爆发已十余载,但随着革命浪潮的离去,一切都未曾发生真正改变。眼前“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荒村”,目之所及,尽是萧条、冷落、凋敝,因而作者百感交集地发出“这是我时时记起的故乡?”的悲怆之声。抓住这个大的时代背景,“闰土”的沧桑巨变既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在大时代的滔天巨浪中,卑贱如“一芥”的贫苦农民如何能抵御各种肆虐的狂潮,他们早被摧残成如同石像般的木偶了。曾经亲密无间的小哥俩,再见面却宛如隔着千山万水,一声“老爷”,更是眼前冷如石像般的残酷现实,这在先生心中该掀起怎样的万丈狂澜?一切都在时代的洪流中荡然无存。因此,只要将写作背景结合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介绍透彻,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便顺理成章了。

二、从语言入手

语言是构成一篇文章情感大厦的基石,每一个词或句都是作者潜心凝思的成果,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词、句,无不隐藏着作者情感的珍珠、心绪的凝露。如果我们能准确地捕捉住它们,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全文,那么所有的光芒就会从这颗璀璨的“钻石”中生发而出。以《故乡》为例,“我”在目睹了故乡的现状后,发出感慨:“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我要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既然“好得多了”,就一定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但作者又说没有影像,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问一设,定会激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就可以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先找出文中表现故乡好的词句,具体谈谈好在哪里,学生热烈讨论后可得出自己的发现:景美、情美、人也美。原来,有关故乡的一切美丽景象,都和闰土有关,先生笔下饱含情感的文字,既是美好的真实再现,更是儿童丰富的想象,这都是与闰土的纯真友谊息息相关的。然而,再美好的过往也抵不过眼前的残败所带来的强烈冲击,美好的故乡已如小鸟般飞走,再也找不到一丝痕迹,所以,记不起它的美丽,道不出它的佳处,也是很自然的了。这一句准确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曾经的美好生活的留恋与向往,又流露出对眼前“没有一点活气”的故乡的无限失望,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学生对造成这一切改变的制度的诘责,真正揣摩出作者创作的深意。

三、从结构切入

如果材料是文章的血肉,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结构便是文章的骨骼。它是作者思路的再现,一篇文章的严谨,是和作者思维的严密性、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分不开的。文章一般可分为开头、中段和结尾三个部分,元人齐梦符对此作了形象而具体的表述,用现代人的理解即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恰恰符合以上所述,因而只要抓住这一课的结构,分析起来自然就能居高临下,以篇统文。《故乡》一課的结构脉络一目了然,全文以“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为线索,紧密地将先生的故事及情感加以缀连,思路缜密严实,堪称完美。既有对现实故乡物是人非的感慨惆怅,又有对记忆中故乡美好风物人情的怀念留恋,更有对未来故乡崭新图景的憧憬向往,在大的思路背景下,运用了电影拍摄中的闪回,将时空巧妙穿插、串联,零而不乱,全得益于先生严谨的构想。尤其是结尾处关于“路”的一段隐喻,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人生至理名言,激励着他们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从写作特点切入

不少教师讲写作特点,总是习惯于放在最后一个环节,成为一种归纳整理的模式,但换个角度看,有时它本身就是文章的纽带,可以成为剖析文章的新利刃。在《故乡》的教学中,就能鲜明地彰显这一特点。文章处处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除了大家熟悉的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对比外,还有几处对比都可以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比如环境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隐含了作者对造成这一切的不满,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恰当的人文背景。再如“我”对故乡不同感情态度的对比:“我”对记忆中的故乡充满怀念、向往、眷恋,这就与“我”对现实故乡的失望、怅惘、不满的心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激发出“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进而使主旨得以升华。总之,本文处处皆有对比,只要牵住一根,便可“顺藤摸瓜”,最终深入文本,深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当然,切入点的选择是在教师深入挖掘文本的基点上进行的,它可以开辟出新的教学思路,避免机械重复,但这并不意味着舍本逐末,以至于弄巧成拙。在教学新思路的开辟过程中,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注意既讲究技巧,又顺乎自然;既追求生动新鲜,又讲究深刻精辟,这样才能使“切入”这一初始环节很好地服从和服务于总目标。希望透过此文寻觅一些拓展新思路的方法,为使语文教学之花开得更美、更奇、更新做尝试。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故乡文章
故乡的牵挂
走在故乡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