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2015-01-30 20:27:02金凌晨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发展

摘   要:本文从资产负债规模,资本状况,风险状况,成本结构,业务结构,盈利结构6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向表外业务转型;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零售业务;服务小微企业等三个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发展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

从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历经大量的改革、转变,现如今已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独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据银监会统计, 2013年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总数为145家,从业人员数为278470人。近年来作为银行业第三梯队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市场地位不断提高。

1.资产负债规模

从资产负债规模上来看, 2003年-2013年,我国城商行资产、负债规模都翻了将近10倍。2013年,其资产、负债规模分别达到151778亿元和141804亿元。图1显示了城商行资产、负债总额在整个银行业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几乎重合的两条上升线表明城商行资产、负债占银行业的比例保持平衡增长的态势。

图1    2003年—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在银行业中所占比例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

从资产负债增长速度来看,图2反映了我国城商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增速远高于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图2   城商行、银行业资产、负债增长速度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

2.资本状况

从2014年的情况来看,2014年前3个季度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90%,11.87%,12.01%,低于商业银行12.13%,12.40%,12.93%的平均水平,低于大型商业银行的12.56%,12.89%,13.57%,更低于外资银行的16.61%,16.92%,17.17%。由此可见,目前城商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硬伤。

3.风险状况

从不良贷款率来看,从图3可知我国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但2008年以后,两者的差距呈现缩小的态势。

图3  2005年-2013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2014年前3个季度城商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90.02%,277.74%,253.40%,高于商业银行273.66%,262.88%,247.15%的平均水平,与大型商业银行280.94%,272.48%,256.54%的拨备覆盖率接近。由此可见,城商行目前的风险控制相对得当。

4.成本结构

从成本收入比来看,2013年,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为32.9%,样本城商行①的成本收入比在25%—42%之间,整体来说略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作为重要的业务成本之一,在考虑成本结构时重点考虑贷款成本。贷款成本包括吸收存款成本,准备金税,资本成本,风险成本,营运成本和税收成本等。吸收存款成本参照不同期限存款利率,目前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存款利率为2.75%,3.35%,4%,4.75%,还要考虑存款利率上浮的影响。而目前城商行准备金税大约在1.25%,资本成本在1.5%左右,风险成本在1%左右,营运成本在0.5%左右,再加上税收成本,贷款成本还是比较高的。

5.业务结构

目前,我國城商行除了经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外,也大力开展信用卡,代理委托,结算,担保承诺,理财,财务顾问等表外业务。但是存贷款业务始终是城商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因此我们通过贷存比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商行的业务结构。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贷存比维持在60%—80%之间,而样本城商行①的贷存比则大约在40%到75%之间,差别明显。虽然部分城商行的贷存比较高,但就总体而言,城商行的贷存比依然低于大型商业银行。

从对公对私的业务结构来看,存款业务中,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对公对私比例大约在0.5—2之间,而样本城商行①的对公对私比例大约在0.5—5之间。贷款业务中,5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对公对私比例大约在2—3.5之间,而样本城商行①的对公对私比例大约在1.5—9.5之间,而且总体来说,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业务,城商行的对公对私比例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6.盈利结构

从资产利润率来看,2014年前3个季度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为1.30%,1.27%,1.24%,低于商业银行1.40%,1.37%,1.35%的平均水平以及大型商业银行的1.47%,1.45%,1.42%。

从净息差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在2%—3%之间,样本城商行①净息差差别很大,大约在1.5%—4%之间。但总体上城商行净息差略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占比可以考察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从样本城商行①的情况来看,虽然存在极少数城商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高的情况,但大部分城商行的非利息占比低于大型商业银行。

二、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关于城商行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商行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了诸多瓶颈,这也需要城商行在自身改革发展中规避某些障碍,另辟蹊径,形成新的发展思路,以求在如火如荼的银行业大改革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1.向表外业务转型

首先,从资本充足率考虑,这一直是城商行的一块硬伤,与大型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相比始终存在先天不足的内在缺陷。因此,减少资本的消耗也就显得相对重要。向表外业务转型,一部分表外业务不需要消耗资本,由此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贷款业务带来的资本消耗,反过来也是对城商行资本充足率的一种贡献。

第二,从成本考虑,表外业务可以有效回避准备金税,资本成本等成本,节约了银行成本,在城商行贷款成本较高的现状下,改走表外不失为一条好思路。

第三,从盈利结构考虑,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商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大型商业银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商行业务结构较为单一,表外业务的种类、规模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商行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多元化水平,尤其是大力发展最具创新潜力的表外业务,调整收入来源,盈利结构,向表外转型。

第四,城商行区域性特征明显,面对国有大型银行,外资银行等强大的竞争者,其在本地市场上可挖掘的存款资源少,跨区域的存款吸收能力也较弱,在传统存款业务发展中并无优势,因此需要通过理财、信托等表外业务的发展来弥补存款吸收能力的不足。城商行只有在表外业务的市场化定价中创造优势,摆脱央行框架内传统存款業务的限制以及品牌的劣势,才能在吸收资金上占据优势。

2.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零售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相对较小,风险抵御能力不足,所以更应该加强风险管理。而零售业务可以将风险在不同行业,不同个体,不同期限上予以分散,整体上降低城商行所要承担的风险。但是零售业务过于分散的特点也增加了银行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互联网金融的新思路,将互联网金融与零售业务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既控制成本,又有助于分散风险。互联网金融为零售业务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而在这个线上、线下的平台上,银行的核心使命是管理风险。P2P模式结合银行增信,批量化处理零售业务。一方面,既扩大了零售业务的规模;另一方面,又在有效规避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劣势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定的跨区域发展。

3.服务小微企业

从现状分析中,我们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贷存比低于大型商业银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流动性相对较高,这将对其盈利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城商行在优质贷款客户的竞争中缺乏优势,想要获得足够的贷款需求,势必要从小微企业入手。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量较小,可以有效分散贷款风险;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高,可以有效增加城商行的盈利能力。这种服务小微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有效回避了与大型商业银行的正面交锋,为城商行的发展寻求新的利润点。

注释:

①19个样本城商银行包括:北京银行、天津银行、上海银行、河北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温州银行、东莞银行、徽商银行、华融湘江银行、重庆银行、重庆三峡银行、成都银行、贵阳银行、哈尔滨银行、吉林银行、鞍山银行、大连银行。

参考文献:

[1]吴军海.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财务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以11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例[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2):24-28

[2]赵梦颖.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经营绩效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2012:1-45

[3]蒋丽娟.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海南:海南大学金融学院, 2013:1-56

作者简介:金凌晨(1991-  ),女,汉族,浙江金华市人,金融学硕士,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城市商业银行现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模式的改革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路径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30期)2016-12-05 20:14:00
营改增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财务对策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31:40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44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7:18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