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国 卢橡云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施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利润越来越狭小,施工企业如何实现财务成本的控制,形成企业集约化管理新模式,从而优化企业经营模式,降低企业成本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施工在当前形势下的财务管理薄弱环节,对企业施工成本的控制要素与内a涵进行分析,从而根据问题解决出企业施工管理过程中必要思路,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意识,降低企业施工过程中成本输出,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经营的利益最大化,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良性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措施
纵观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因此受到威胁。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企业的项目实施过程当中,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控制。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是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的重要方面。因此施工企业如何实现财务成本的控制,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利益和经营对已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现状,分析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涉及到的控制方面,提出相关的有效措施。现综述如下。
一、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现状
1.我国施工企业对财务成本控制的风险意识不强。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地改革和发展,施工公司大量涌现,某些程度上使得我国的施工企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影响,面临更多的竞争挑战。但是我国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对于财务成本控制的风险意识依旧相对淡薄,施工公司仅仅是按照企业的计划完成项目,不能完全理解企业内部财务成本控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且不能够认清楚当前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管理和发展。
2.我国施工企业对财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目前施工企业进行施工基本上都是按照项目法来进行,成立项目部,将项目的进度等一些详细情况汇报给企业,但是关于财务成本控制方面,并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相关的制度,责任规划管理不够具体。财务成本控制不仅仅存在于项目部施工和管理工作之中,而是贯穿于整个企業所有流程的业务范围以内,需要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参与。长期以往,对于施工公司而言,并不能做到节约财务成本,相反很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威胁施工企业的利益。
二、 成本控制的内涵
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成本事前控制和成本的事中控制。财务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工作之中,影响施工的进度、工程成本以及工程质量。
1.成本事前控制。成本事前控制也称为成本预测,是在施工投入之前,对参与施工投入的成本所包含的各个要素进行评估,进而结合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进行结合分析,这种个方法的应用需要对企业施工技术成本掌握较好,在施工阶段对于施工目标以及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投入做出合理预算与安排。施工成本预测可以在施工投入之前对成本与效益做出初步的整合,从而为企业施工投入的质量与技术投入范围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成本的事中控制。成本的事中控制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环节,除了建立成本控制责任制外,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是指定额定员的控制,项目部一方面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认真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
材料费的控制包括材料价格的控制和材料用量的控制。材料的预算费用需要结合多方面进行协调,如材料运费与材料批发价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材料的采购需根据材料用量进行准确估计,实行定额采购方法。,并根据现有的施工技术减少对材料的内耗与浪费,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用量与施工方法做好准确核算,,对出现材料用量差异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认真研究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对出现偏差的施工方案进行及时整改,验收过程中对材料质量进行校验分析,并结合现场管理、仓储管理等模式,加强施工集约化管理。
施工工程机械的使用费用需要做好明确的预算与记录,确保工程机械达到正常的使用率;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前应当对其油料需求与材料要求做好初步预算,再结合项目自身的用料需求,对单机、设备等使用情况做好正确的估量,从而使得机械釉料损耗与机械使用率达到较为相似的要求,提高机械使用率的情况下确保机械使用效益的提升,施工单位应当定期对参与施工的车辆与机械做好日常保养,根据机械使用年限与机械使用率等情况做好定期养护工作,在投入施工之前必须对机械的运转能力进行测试与评估,避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从而增加了企业机械养护负担。对于机械养护部件进行采购管理,大型机械的采购由专人按照招标意见进行,机械采购过程中还需要对机械零部件的采购渠道进行统一化管理,要求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章程进行,施工监理与技术员做好操作监督。最后是建立行业强化机械工程车辆管理的统一机制,定制针对性机械管理的办法,对企业工程车辆与机械的投入做好充分的预算,避免资金浪费。
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控制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实验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等费用。
三、 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1. 加强施工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培养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理念,提高施工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是良好地施行企业内部财政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思想支持。只有提高了对财务成本控制意识,认识到企业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财务成本、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价对于企业获取利益最大化,防止财政成本资源浪费以及应对不同环境下经济的挑战和困难的意义,避免企业出现重大亏损等具有重要的作用。[6]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应经常对施工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财务成本控制以及风险意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从而是实际的施工财政成本的规划中,最大化的降低成本预算,减少资源浪费,争取获得企业利益最大化。
2.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相关财务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相关财务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是提升我国施工企业降低企业财政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首先,施工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施工的特点,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财政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制定费用开支的标准和范围。同时引进专门的财务成本控制管理人才,提高财务成本控制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成本控制,要根据不同施工内容特点,进行财务成本大小或者程度的控制,平时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相关财务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
3. 明确财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和职责。明确财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和职责,首先,施工公司的管理层次要明确编制合理的责任成本,对各项的施工项目进行过程监督、服务、核算及兑现工作,使得财务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工作之中。施工公司的项目操作层次通过管理层次下达的责任成本,核算和操作施工管理成本的。施工公司的岗位责任层次主要负责具体工作,受到管理层和项目部的管理和监督。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施工企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影响,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挑战,公司利润越来越狭小,施工企业如何实现财务成本的控制,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利益和经营对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施工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对财务成本控制的风险意识不强、财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以及公司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施工企业只有认清楚当前施工企业自身发展的背景和面临的挑战,对施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思考和规划,加强施工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成本控制意识,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相关財务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明确财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和职责,采取一系列的财政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相关有效措施,尽量节省施工财政成本,获取企业利益最大化,防止财政成本资源浪费,从而积极应对不同环境下经济的挑战和困难,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机会,从而实现企业良性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玉树,刁培培,刘淑琴.基于作业成本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系统设计[J]. 物流技术,2014(17)
[2]邹宏元,李新.关于我国经常项目差额变动的探讨——影响因素、结构变化和可持续性[J].财政研究,2014(07)
[3]鹿新华,陈震,张合金.掠夺还是治理——基于上市公司贷款公告的经验研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04)
[4]王鹏. 基于多标度分形理论的金融资产收益非对称性测度方法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3)
[5]邱兆祥,吴志坚,许坤.后危机时代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探析——基于央行非对称降息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3(05)
[6]周玮,徐玉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4(10)
[7]张晓玫,毛亚琪.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与非利息收入研究——基于LRMES方法的创新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