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海洋主导产业研究分析

2015-01-30 11:16:49孙国香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产业政策

摘   要:海洋产业相比其他产业而言作为一个复合性产业群,基于产业基础、资源的区域性等特点,海洋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区域“蓝色经济”发展离不开海洋主导产业的发展。本文在海洋化工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和海洋产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潍坊市发展海洋产业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和政府支持政策等,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提出的问题对发展区域海洋产业提出相应的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绩效区域;海洋主导产业;产业政策

一、研究背景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 “蓝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伏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2011年1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获批则标志着东半岛成为我国第一个“蓝色经济”特色的区域板块,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也是我国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之下,发展海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一个新模式。

1.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主导产业的更替会推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变。从纵向来看,阶段的演化中加快了不同产业的非均衡发展,从横向来看,则是导致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因而发展海洋产业,建立从供给和需求方面、企业行为等多个角度选择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评价体系,对丰富和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2.有利于客观地认识各地市海洋产业发展格局和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发展的不同特色产业。山东省海岸线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发展海洋产业的区优势相当明显,且沿海各地市海洋产业的发展各具特点。研究山东沿海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可以确立全省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避免各海洋产业发展的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海洋产业。海洋是矿物、能源和实物等多种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的源泉,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海洋产业介绍

第一,海洋产业基本概念。海洋产业是指通过海洋资源及其空间而形成的开发、利用等各种生产服务活动。海洋产业具有涉海性这一独特的特点,是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其加工对象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群体,海洋产业包括多个经济部门,并一直在不断扩大;发展区域海洋产业首要的是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由于资源的异质性导致要根据不同区域海洋产业的特性不同,发展不同的产业、由此导致的其产生的产业结构和制定的产业政策等也各不相同。

第二、海洋产业分类。借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可以将海洋产业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三种类型。

三、主导产业选择

1.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产业结构系统中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和行业前景的产业,并且对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作为引領产业结构系统发展方向的主导产业,应具有明显的特征:

(1)作为主导产业应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或旁侧效应。主导产业应该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才能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引导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能否成为主导产业的关键在于一个产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

(2)主导产业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需要需求总量的扩张,为满足结构总量扩张的需求就需要主导产业有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的能力。

(3)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从而能创造出高生产率和高附加价值的产品,反过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主导产业的支持。

2.潍坊海洋产业发展状况。

潍坊市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滨海平原储有58亿m3 地下卤水,含盐、溴素丰富,并且潍坊已建成为中国最大的海洋化工产品生产基地,规模效应明显,卤水制盐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并且可显著降低成本:潍坊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溴素、原盐、纯碱等海洋化工生产基地,其中溴素产量占全国溴素总产量的80%以上,原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而山东海化集团作为纯碱生产企业的佼佼者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纯碱生产厂商。

潍坊海洋产业贡献率分析: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产出数量与资源消耗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计算公式: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因而可以利用产业贡献率,用来测度某个产业发展状况,以及该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旁侧效应大小。有上式得知产业贡献率越大,表明该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效用、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反之则越小。经测算得知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97%,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为7.92%,而滨海旅游业、船舶业和海洋化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

近几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潍坊的优势突出表现在海洋化工业、盐业和生物医药业,并且潍坊市海洋化工业的规模经济明显,生产技术成熟和科技研发能力较强、市场需求稳定,发展化工业、医药业和盐业作为海洋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当之无愧。

四、建议

第一,促进海洋产业聚集,打造海洋产业聚集区。

第二,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提高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注重产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张金珍.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2014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部

[2]潍坊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潍坊市卤水资源开发和海洋化工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3]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作者简介:孙国香,女,产业经济学,硕士,西安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政策及分析
卫星应用(2022年1期)2022-03-09 06:22:32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特征分析
产业政策立法的逻辑进路
行政与法(2021年4期)2021-05-11 16:31:55
浅析我国产业政策法问题
福建茶叶(2020年3期)2020-12-22 10:03:04
中国制造,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自行车(2017年9期)2018-01-19 03:07:14
交通运输监管体制的未来:从产业政策规划者到独立规制机关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33
争议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
CFO如何对待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