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投融资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01-30 11:16:49尚平沈洪安谭文珍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发展环境投融资影响因素

尚平 沈洪安 谭文珍

摘   要:云南省经济增长表现为“投资导向型”的增长特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上升。云南经济增长靠投资拉动的特征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加大投资规模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云南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融资量的要求,分析影响云南投融资的因素,对发现云南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善投融资环境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投融资;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一、云南省投融资环境的影响因素

1.政策因素。在国家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和“两强一堡”的战略实施下,云南省的基础设施投资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云南省积极争取中央的投资,大量投资到基础设施,利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2013年为完成云南省GDP超万亿的目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7.29%。此外,房地产也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2008年,云南省围绕住房制度改革政策和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利好的政策涉及到住宅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购置新房和改善性换房有着较大的需求,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2013年云南省房地产投资增速减慢,正是由于房地产业“调结构”政策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可见,政策导向的调整促使基础设施投资方向发生变化,投资也出现波动。

2.资金因素。资金因素主要是从国家财政政策和倾向政策的角度分析资金供应的变化对云南省投融资的影响,在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中,云南省采取了相应措施,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的财政货币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挖掘力度,努力保证云南省投融资的资金需要。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稳健的调整,银行信贷资金逐渐收紧,云南省的投资也趋于缓慢;在融资方面,云南省融资方式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银根缩紧,融资所付利息就会增加,加大融资成本。从资金的需求导向来看,云南省商业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的投资期限长,资金沉淀成本也较高,融资的费用将增加,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云南省的存贷差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信贷规模却放缓,表明云南省资金存在外流现象,金融机构仅是将有限的资金和额度投放于云南,存款过剩以及资金闲置,没有充分利用金融资源。面对资金需求较大的金融市场,资金闲置和融资渠道单一的矛盾突显,从而限制了融资规模,资金紧张造成融资成本高的效应更加显著。

3.产业因素。云南省在加大力度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同时,也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产业政策的出台,投融资的需求也在改变,产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产业的发展,使投融资流向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部门。从产业转移角度看,金融体系的支撑能让产业顺利完成轉移,承接起资金融通的桥梁作用,因此产业转移可以带来一些相关的投融资需求;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云南省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第一产业的投融资主要依靠政府来拉动;第二产业中基础设施类的产业需要政府投资拉动,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则需要民间资本的进入;第三产业的投融资是抓住利用外部资本的机遇,以优惠的产业政策进行资金的融通。

4.金融生态环境。云南省的金融体系中注入了一批创新型的金融机构和多元化的民间金融机构。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对投融资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对该地区金融业发展的促进上,用金融业增加值来反映云南省金融业发展的状况,一般认为,如果某一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该产业就可以视为地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云南的金融业有较快的增长,除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业态外,以小贷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公司为代表的民营金融业有很大的发展,云南金融产业的产值不断提高。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云南省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超过了西部平均水平,这也反映出近年来云南金融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二、云南省投融资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策多变加剧了云南省投融资规模增长波动。根据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云南投融资规模的扩大和结构调整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政策转变时,投融资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也较大,资金的压缩使得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同时,云南省的基础设施投资期限长,投资效率低,随着要素成本价格的上升,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则资金需求也相应扩大,而按照2012年云南省的投资率高达83.19%,加剧了投融资的矛盾,呈现出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低的局面。

2.融资结构较为单一,投融资存在资金缺口。云南省融资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融资结构单一,对信贷融资的压力较大、金融资源利用不足,金融资源外流严重等问题,金融机构资金运用能力弱,2012年,云南净流出资金3892亿元,是当年仅有四个净融出地区之一,风险较大的产业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3.产业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投融资方向。虽然云南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但从目前云南产业结构看,依然维持着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新兴产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近年来云南建立的各类民营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没有根本得到解决。

4.金融生态环境体系不够完善。到目前为止,云南省的融资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银行信贷,2011年云南省债券融资仅占总融资的3.7%,2012年达到13.9%。同时,云南金融创新不足,融资满足程度低,征信体系不完善,民营金融机构无法共享征信体系,民营金融贷款风险较大。

三、云南省改善投融资发展环境的措施

1.灵活应对政策环境的变化,提高投资效率。要逐步建立起投资、消费相互作用的增长机制,扩大内需,加强云南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充分利用中央政策,发挥“政策”带来的正面效应,在增加投资的同时,也要重视投资结构的优化,提升投资的效率。进一步改善政府投融资范围,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要优化各级政府的投融资范围,逐步将政府投资限制在公共领域,政府从纯竞争性项目投融资中退出,构建民间资要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新机制。

2.改善融资环境,扩大融资规模。推动云南省地方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融资工具,促进地方金融发展。利用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从金融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从沿边金融开放、促进云南地方金融服务、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建全普惠金融方面有所创新。加大金融领域对民营资本的开放,让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到金融领域,并且鼓励民营金融资本做大,在金融领域形成一部分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价格控制能力较强的民营金融机构,在民营金融服务领域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定价机制。

3.加快产业升级,引导社会资金向新兴产业流动。大力加强投融资对企业改革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尤其是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材料、節能减排及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项目,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引导新兴项目发展,通过鼓励上市融资、小微金融平台等方式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云南大企业进行产融结合,推进实体经济及金融业的共同发展。鼓励云南的大型企业进行产融结合,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市场的不确定、降低经营风险,获得产业与金融的协同效应。

4.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放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门槛,在云南形成多元金融体系并存竞争格局。进一步完善我省地方性的金融法律法规,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应加大地方金融法规的制定修正,加强法律对金融发展的保障力度,促进法治金融环境的完善。加快建设完善信用体系,使其为建设改善金融体系服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云南省的民营金融机构,促进资本的活跃,使其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为征信系统及体系的建设增强资金的实力,努力服务于各类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汪金刚.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D].2008.

[2]温晓丽.地方政府投融资发展历程及新时期趋势探索[J].地方财政研究,2013(05).

[3]2011中期经济趋势分析暨新商业与投融资-研讨会[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 (06)

作者简介:尚平(1990-  ),女,云南文山人,汉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沈洪安(1990-  ),女,云南红河人,汉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谭文珍(1990-  ),女,云南红河,苗族,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发展环境投融资影响因素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商界评论(2019年8期)2019-09-23 18:56:00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商界评论(2018年7期)2018-07-11 16:48:04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商界评论(2018年5期)2018-05-21 16:42:22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商界评论(2018年4期)2018-04-09 17:05:18
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