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建设与探索

2015-01-30 23:33:19李桂荣姜立娜杜晓华穆金艳赵一鹏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园艺双语英文

李桂荣 姜立娜 杜晓华 穆金艳 赵一鹏

(河南科技学院,新乡 453003)

双语教学是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形势、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我国教育部曾在2001年第4号文件中提出:大学本科教育中所开设课程的20%以上必须开展双语教学,重点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及其他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中开展。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其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主要是获取学科知识,其次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自己专业知识领域运用外语的能力[1-3]。生物技术是目前生命科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园艺植物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园艺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对该技术进行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4-5]。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of Horticultural Plant)是指人们以园艺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原理,比如在育种领域,结合传统的常规杂交育种技术辅助生物技术手段,即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培育获得新品种,也就是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可以有目的地改造园艺产品的特性,为人类生产出市场需求的园艺产品,从而成为社会服务的一门技术,如转基因抗寒番茄、转基因彩椒等。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使该专业的学生具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揭示和阐明园艺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的育种及生产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相关的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要求,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教学的团队,在讲授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理论知识,培养有关植物离体培养、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及基因工程等技术操作和生物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的同时,结合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本科生提供大量的生物技术专业词汇和技术语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该技术与国际平台接轨,有利于学生自学,看懂国外生物技术文献和技术领域的有关外文知识,及时了解到最新生物技术的相关发展态势等,有利于跟踪生物技术发展前沿,帮助学生掌握关键应用技术,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及时解决专业问题,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园艺专业大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领域通用语言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该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工作和国际化学生培养工作提供了一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是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首先是使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分类,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概况,认识到生物技术在本世纪的重要性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掌握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脱毒快繁技术、细胞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基因分离和遗传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DNA标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相关基本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科技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掌握现代生物技术领域通用专业语言的能力和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中大量的专业术语使用国际专业词汇进行讲授,如生物技术、组织培养、离体、愈伤组织、胚状体、不定芽、分子标记、转基因等;组织培养技术(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无菌接种-继代培养-生根培养)、转基因技术(目的基因-载体构建-受体细胞-检测表达)以及分子标记等技术流程中的专业术语均采用外文进行讲授,并要求学生进行记忆,便于国际化交流和应用。

二、教学方法

1.教学教材的选用

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桥梁,这些教材语言纯正,可读性强,技术更新更及时[6-8]。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的本科生教材很多,选择余地较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国外原版专业教材多,但通识教材少,专门用于本科生生物技术教学方面的双语教材更少,因此很难找到和课程教学目标配套又适合师生需要的双语教材。为此,我们在选择原版教材的同时,还根据外文教材的相应内容,编写了双语教学的讲义。

(1)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参考书

为了使学生掌握准确的专业术语的英语词汇和语言,我们选择了H.S.乔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Plant Biotechnology》英文教材,作为大学本科生学习生物技术的概念解释、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等的主要英文教学参考教材。同时也选用王武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技术概论-Essentials of Biotechnology》(双语教材)作为教学参考教材,便于学生英汉对照记忆,对于初学者和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起到了一定辅助学习的作用。

(2)自编双语教学讲义,制作双语教学幻灯片

课上所使用的中文参考教材是巩振辉主编的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为了加强学生平时课前课后的学习,特别是提高大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团队专门编写了与中文教材同步的简明双语讲义,主要包括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园艺植物细胞工程、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园艺植物分子标记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操作过程等,既有基本概念和理论,也有具体的技术操作方面的指导,可以作为课程开设的双语教学辅助材料。同时,教学团队还自编了英文版本的参考教材《Advances in Plant Biotechnology》,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目标,课程组还制作了本课程的全部英文版教案以及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

(3)采用部分英文版本及中文注释的教学动画及视频

在部分内容如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病毒认识、细胞工程、转基因等技术操作的教学中,我们还选用了部分英文版本的原声教学动画及视频,以中文字幕或者老师讲解等辅助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语言的认识及理解。

2.教学模式的确定

双语教学不仅对主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英语语言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基本英语水平要求也比较高[9]。教学过程主要分为过渡式双语教学和沉浸式双语教学两种方式,过渡式双语教学是指“双语讲义+中英文PPT+少量英文文献授课”;沉浸式双语教学是指“英文教材+英文PPT(含专业词汇的中文解释)+50%以上英文授课”。为了提高双语教学效果,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本专业英语基础比较好的2012级普高两个班的园艺专业学生开展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双语教学。首先,我们考虑到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刚开始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到吃力,这样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后面的学习,另外学生对专业术语及教师的表达方式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在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主要采用的是过渡式双语教学,对专业术语的词汇以及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点等进行汉英互译,对关键词的英文用语进行不断重复和强调,对于重复出现的技术流程等要点则用纯英语进行讲授,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知识,一般在用中文讲解之后,再用英语翻译一遍,确保每个学生在掌握生物技术操作的同时,能够掌握其外语表达。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双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英语环境的建立和学生学习思维的改变,除了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双语讲授课程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教学法等,同时我们也借鉴了很多高校外教对硕博士的《博士科技英文写作》课程开展的教学方法,即分组接受任务,课下完成,课堂英语讲授和英语互评等,采用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加有助于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和优势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二是有助于创建课堂学习交流的语境和环境,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学习;三是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绪论里面就要求根据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进展,老师设计几个进展领域的题目和提纲,并附上相关中外参考文献名录,让学生分组选题并在课后阅读文献,自己组织语言写成综述,并在课堂上模拟国际学术会议,让每个组在课堂上报告其撰写的进展内容,其中包括外文文献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自己翻译并将其内容写进进展中,同时要求其他组的学生提问,至少提2-3个问题,用英语提问,并要求被提问组的同学用英语回答。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组可以用英语写作,并用英文汇报自己的综述报告,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并不断改变自己学习的思维方式,同时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

4.考核方案的确定

建立考评模式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达到全面考核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10]。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双语教学考核方式包括两部分:其一,期末考试成绩占70%。建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双语课程试题库,做到试题的难度、各内容的比例、试题的形式,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考核基础理论知识及技术的掌握程度。其二,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包括三部分内容:实验成绩占10%,上课英语回答即课堂表现占10%,平时作业占10%。本评价考核体系既注意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特别是对专业英语词汇和技术英文诠释的掌握,同时还注重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学生平时上课对生物技术英文语言的掌握。

三、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双语课程的实施,主要建立了以下的保障措施:第一,对立项建设的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双语教学课程,学校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支持,主要用于购买原版外文教材及制作教学课件等;第二,学校对采用双语教学的教师,提高其课时酬金;在评优评奖时,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第三,学校鼓励开展国际合作,定期选派双语教学的教师出国培训和进修;第四,学校定期组织专家对双语课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跟踪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双语课程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学校不定期组织相关课程负责人进行座谈,进行课程建设经验的交流,听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并及时协调解决。

四、发展目标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青年教师。具体方式可以采用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采用“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同时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出国参加短期培训;另外一方面可以引进有海外留学经验的生物技术专业的博士。

二是双语教学体系的完善,根据学科发展和生物技术应用的需要,坚持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培养为目标,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植物生物技术教学模式,加强构建和完善双语课程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是加强双语教材建设,进一步突出生物技术应用的需求和特色,精选生物技术应用的相关实例,编写出适于本科生使用的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双语课程教材。

四是加强双语教学网络资源的建设,建立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的课程网站,为同行和农科类专业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网上资源,完善多媒体教学体系,扩大知识容量;不断更新和充实网络课程资源,并加强师生网上互动。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一步地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学网络平台对学生自主化学习的支持作用。

[1]王世元,段书凯,王丽丹.关于本科生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92-195.

[2]饶岚,毛新军,宁洪.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2):86-88.

[3]米锦平.高校双语课程建设影响因素探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44-47.

[4]顾方舟,卢圣栋.生物技术的现状与未来[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

[5]李征,陈儒钢,黄炜,等.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6011-16013.

[6]郭维维.双语课程教学的要素及其重要性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65-166.

[7]姜宏德.关于双语课程体系建构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38-41.

[8]彭伟,张露芳,詹燕.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双语课程教学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1-104.

[9]项聪.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调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4):53-56.

[10]张秀梅,何晓丹.浅析中美高校的学生考评模式[J].中国轻工教育,2013(6):8-11.

猜你喜欢
园艺双语英文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系
园艺
小太阳画报(2019年4期)2019-06-11 10:29:48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学生天地(2017年8期)2017-05-17 05:50:03
英文摘要
鄱阳湖学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财经(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