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明智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要求高等院校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大学志愿者队伍,勉励青年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以青春筑梦想,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随后,教育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号召各地各类学校将立德树人常态化,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制度上下功夫,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设。
志愿者服常态化务将有效降低社会运作成本,弥补我国社会保障的不足,在大型场馆服务、大型赛事服务、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发挥长效作用,持续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2010年,美国志愿者服务共创造经济价值近1730亿美元,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建设是一项投入少回报大的民生工程。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舞台,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感受服务他人的快乐,实现自身价值,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使大学生心系社会民生,传递爱心与文明,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方法,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手段。思想政治课本教学侧重于“知”的培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行”,要将“知”与“行”相统一,通过志愿者工作常态化建设,不断强化知与行的联系,形成“常行”,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志愿者服务的常态化将会把志愿精神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通过社会服务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延伸到校园之外,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因此,志愿者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建设与研究将使个人、高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受益,具有深远意义。
第一,我国部分高校存在志愿者服务的资源不平衡、供需不平衡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异较大,一些著名大学集中在发达地区,然而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往往更需要志愿者服务。大学生志愿者如何在不耽误学业的前提下,走出校门,走进偏远山区,而高校如何保证大学生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志愿者信息无缝对接、志愿服务不流于形式,不会出现重大节日期间“集中服务”的现象,这都是推进高校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我国部分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管理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在欧美,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有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与培训,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志愿工作法制化、制度化、专业化发展。例如:法国志愿服务更加注重服务内容的专业化,利用专业特长,组织实施废物管理评估,估测污染来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如何让专业导师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来,如何提升高校志愿者管理团队专业水平,是高校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过程中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三,我国部分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激励制度需要逐渐完善。比如,美国各联邦都设有开展志愿服务的管理机构,投入大量的专项活动资金,并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在升学、就业、晋级等多方面优先考虑具有志愿者经历的应聘者,国家、地方或高校也应为志愿者工作提供优惠政策并逐渐加大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度。此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在满足生存需求前提下,大学生志愿者更加注重精神的奖励与自身价值的体现,让更多志愿者被尊重或被肯定,将精神奖励与人文关怀纳入激励制度中是解决高校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重要保障。
第四,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产生的费用问题认识不准确。虽然志愿者服务是义务的、无偿的,但是志愿者的管理及运营成本价格不菲。例如,到达服务地的经费、食宿等,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经费一方面不应该由大学生志愿者自己承担,另一方面也不应该由政府和高校承担,同时,志愿者服务工作的质量也不应与经费成正比。为使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常态化发展,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运营成本,保障经费支持是志愿者常态化建设最关键的问题。
第五,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与离校后志愿活动“脱轨”。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毕业离校后,由于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没有受到应聘单位的足够重视,志愿者关系无法转移衔接,没有有效的组织提供服务平台以及生活压力所迫等原因放弃了志愿者的身份。高校未能将志愿者信息移交到社会,社会未承担志愿者服务职能,致使志愿者失去了服务的“门路”,这是影响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畅通志愿者服务渠道,有效整合志愿者资源,提高高校志愿者服务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注册、申报、分类、审批制度,统计服务时长,反馈志愿者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发布志愿的招募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经费。第二,研发手机、电脑终端的志愿者服务软件,与共青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机构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实现志愿者在线注册和报名,实时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反馈志愿者服务情况,分享志愿者服务心得,搭建志愿者供需与交流的平台。第三,利用大数据分析志愿者服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合理分配志愿者资源或发起志愿活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广泛吸纳社会公益组织和校友资源定期组织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丰富管理手段与宣传载体,营造充满活力、卓有成效的志愿者服务文化。
高校志愿者管理与活动的专业化是高校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创建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和科研项目,将志愿服务项目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广泛发动专业教师的力量,做好需求评估和调研、战略规划等前期的准备工作,对志愿者岗位进行岗位描述、广告宣传,制定招募战略、提取志愿者数据库信息。此外,还可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品牌项目管理机制,志愿者通过志愿者服务系统进行项目申报、评审立项、过程监督、结果评估、公示表彰,严格把控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健全配套的实施办法和专项经费,提升学生对志愿者服务的理论研究水平。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课程安排不同,传统集中授课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自主化的碎片化课程培训方式,逐渐受到学生的欢迎,依托微信平台,开设微课堂,学生可以运用零散时间阅读、观看、传播志愿者培训的内容。
首先,志愿者招募与培训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高校应全面统筹安排,分类管理,不同专业服务内容不同,由专业老师对专项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设微课堂,实现线上互动交流。其次,在培训方面,主要分为常规培训阶段、专业培训阶段和岗前集中培训阶段(重大赛事、场馆、社区等),应注意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兼顾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生组织文化培训相结合,应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终极目标推进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发展,与服务对象充分沟通,掌握服务需求,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包括志愿者价值观、礼仪、应急事件处理、助残扶残技术技能、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法务知识和英语交流等内容。最后,建立灵活机动的师资管理机制,采取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外师资为辅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
高校志愿者服务是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往往凭借热情参与志愿活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工作应纳入党团培养体系,创建志愿者党支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志愿者服务应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情况应作为推优的重要参考依据。
此外,志愿服务工作应纳入大学生培养方案,并计入第二课堂学分,逐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高校还应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给予志愿者服务工作者政策鼓励,并从志愿者信息库导出志愿者档案放入人事档案中。另外,高校应努力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辅以政策奖励支持,将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情况纳入学院各项评优工作中。同时,高校有义务增加对大学生志愿者们的人文关怀,号召全社会尊重大学生志愿者,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宣传优秀事迹,实现对志愿者自身价值的承认,同时得到社会及高校的普遍认可。最后,还可探索创新志愿者服务银行,每次志愿活动根据数据,获得志愿者服务银行虚拟货币或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数值时,可以作为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或者提供图书换购、话费充值、体育馆免费使用等物质奖励。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应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创造更广阔的舞台。目前,大多数高校志愿者协会依托于校团委开展各项志愿活动,国外学者Lester M.Salamon提出志愿者服务组织应该运用企业管理模式,Maek Restall认为志愿者与志愿组织构成应该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由企业运营和管理志愿者社团,提供更多的勤助岗位,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同时,学校进行监督、服务和维权等职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学校的影响力和校友资源,继续拓展志愿服务筹资和共建机制,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挂牌授旗的形式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行业知名企业、城乡社区、福利院、敬老院、少管所、农民工子弟学校、纪念馆以及博物馆等公共服务机构共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基地。志愿者协会可将志愿服务基地分门别类,对一些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按照公司收益比例收取志愿者管理经费,对公益性的志愿服务项目,运用志愿者管理经费进行帮扶与支持,将志愿服务工作市场化是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趋势。
[1]张燕玲,张晓红.国外志愿服务发展趋势[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6).
[2]张旻.构建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现实路径——基于江苏志愿服务发展现状[J].中共南京市党校学报,2012(4).
[3]赵雪.大学生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3).
[4]邵振刚,钟婉仪.大学生志愿者培训发展模式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