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芳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信息化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思考
——基于吉首大学《世界大学城》平台的教学实践
曹素芳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信息化背景下,吉首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利用世界大学城平台积极推行空间教学,取得了丰富理论教学、改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打破时空限制的效果;但是目前来看,《纲要》课程推行空间教学的初衷尚待完全体现、《纲要》教学空间的作用和地位尚待准确认识、《纲要》课程教学空间操作性尚待提高。在总结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尽快提升师生素质、积极加强平台支撑的对策。
信息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世界大学城;教学
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教学方式。“世界大学城”的应运而生给各高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交流和互动平台。目前,湖南省教育厅大力推广“世界大学城”教学平台,吉首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对空间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发现很多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信息激增给《纲要》课程教学带来挑战
信息化背景下,信息量成几何倍数增长,且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限制极少,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接触到大量史料,他们可获得的信息量远超教材的容量,任课教师在信息占有量上已不具备传统优势。但是这些史料良莠不齐、真伪难辨,个别史料甚至公开反党、反政府、反社会主义,容易激发涉世不深、历来接受传统教育的大学生的兴趣。大学生因此对《纲要》课程教学、教材乃至教师产生抵触甚至是逆反心理,给《纲要》课程教学带来极大挑战。
(二)技术进步给《纲要》教学模式带来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纲要》教学实践可广泛普及。但绝大多数教师多媒体教学仅是“板书+图片+视频”的模式,课件成为教材翻版,课堂教学极少实行即时交互。此外,目前虽然各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网站,《纲要》课程资料也列为其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存在覆盖面较窄、交互性不强、与现实结合不够等问题,没能实现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利用“世界大学城”搭建空间教学平台后,《纲要》课程教师可随时随地对课程知识进行积累与重构,学生可随时随地脱离教材进行课程自学,师生可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沟通和学术交流,给《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创建丰富教学资源
空间教学的优势在于学生可随时利用教师在个人空间中存储的海量课程资源学习。因此,课程资源建设是构建空间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纲要》课程教学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因此准备阶段的任务最为艰巨。
针对《纲要》课程的教学特点,任课教师将教学资源分为课程学习、课程资源、课堂之外三大板块,课程学习板块包括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案例库、实践方案等模块,为学生课前熟悉教学内容提供帮助;课程资源板块包括史海钩沉、影像资料、新闻速递等模块,为课程教学拓展资源、加强说服力;课堂之外包括历史歌曲、历史遗址、校园动态等模块,以便课程教学联系现实、增强趣味性。
2.组织管理学生群组
根据空间教学需要,每名学习《纲要》课程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账号。任课教师需要在教学班级确定以后,按照教学需求对所有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每位即将上课的学生加入到指定的群组中,建立对应教研苑,便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3.组织学生课前自学
任课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会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利用空间平台了解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引导学生探索相关历史背景,鼓励学生获取相关资源。任课教师在此阶段应科学设置问题,力求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加重学生负担。
(二)课堂教学阶段
《纲要》课程课堂教学课时较少,课堂教学的高效便成为教学所需。教师通过空间平台将教案、课件表格化,具体内容点击可见,形式上一目了然,内容上丰富全面,为高效进行课堂教学打下基础;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已经初步了解历史背景,教师在授课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答疑点、解决难点、突出重点,为高效进行课堂教学节约大量时间;教学过程中,实景教学与名师讲课、图片文字与影像视频、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等巧妙融合,为高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三)课后复习阶段
目前,我校《纲要》课程作业主要是采取教学实践的方式,由任课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实践教学方案并在空间中布置,学生可从中自主选择选题,也可自行提出选题,并在任课教师留言板上留言。这样既可以方便师生之间指导与交流,也可以为学生之间互相沟通提供方便。完成作业后,学生通过空间提交,任课教师择优进行展示。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点评、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程考评阶段
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对课程考核机制进行了相应改革。课程考核以教师为主,分三个部分进行。一是课前自学阶段,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了解历史背景,具体评分依据为课堂授课阶段学生在讨论式教学中发言的次数与质量;二是课后作业阶段,要求学生对相关历史问题加深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具体评分依据为学生实践报告;三是期末考核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史实,得出正确结论,指导自己言行,具体评分依据为学生的考查试卷。通过三个阶段的考核,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了相关历史知识,内化为内心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真正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经过近两年的摸索,目前吉首大学《纲要》课程空间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充分发挥了信息时代的优势,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兴趣与掌握程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习效果明显。
(一)主要优势
1.丰富了理论教学
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接触到《纲要》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很多人认为是一种中学历史教育的重复,从而形成对这门课程的抵触情绪。开展空间教学后,《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教学内容上,任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不仅来自于教材和教学辅导书,更多地还来自于网络资源、教师自制资源。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寻求身边的历史资源,并将所有教学资源有效整合。这样可使《纲要》课教学资源成倍增加,更加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吸收。
资源形式上,任课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容量不受限制、学生自学时间不受限制的特点,收集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和影视资料,运用视频、图片、声音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媒体形式作为辅助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极大地丰富了理论教学。
2.改变了教学模式
传统《纲要》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空间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发挥,实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互动式教学。师生可以通过大学城现有的信息互动平台,如信箱、留言板、教研室以及即时聊天工具进行互动,教学交流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包括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教师的交流。教师不再是绝对的知识权威,而是学习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任务的参与者和教学的中心。
3.提升了教学效果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下,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自主选择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进度,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与传统教学相比,《纲要》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4.打破了时空限制
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事件多、评价争议多、学生迷茫多,《纲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随之凸显。但是,《纲要》课程的教学总学时仅为36学时,时空明显受限。采取空间教学后,学生可随时进入教师空间,寻求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资源,并与任课教师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师生互动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二)不足之处
目前,吉首大学《纲要》课程空间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纲要》课程推行空间教学的初衷尚待完全体现
教育厅及学校的初衷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纲要》课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更有“润物于无声,内化为信念”的教学要求。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利用空间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开创教学空间仅为应付上级要求,存在重视形式建设、轻视教学效果的问题,空间资源少、利用率低,实际操作性不强,空间课程建设质量不高,因此体现在教学上也只是多一个教学花样。[1]
2.《纲要》教学空间的作用和地位尚待准确认识
在空间教学模式推进过程中,很多《纲要》课程教师虽然很重视教学空间的构建与运用,但是对空间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尚缺乏准确认识。有的教师单纯用网络重现课堂教学内容,模糊了空间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区别;有的教师用网络教学代替课堂教学,混淆了网络与课堂的教学功能;有的教师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分离,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承接性。
3.《纲要》课程教学空间操作性尚待提高
《纲要》课程教学空间建成之后,操作起来尚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后期的维护与更新跟不上。有的教学空间建成之后极少更新,学生在第一次访问后再无兴趣;有的教学空间师生互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空间教学的开始阶段,学生对空间教学的新鲜感确实会使他们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努力,但是如果教学只有光鲜亮丽的形式而没有实质的内容,时间一长学生仍然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空间操作性尚待提高。
针对《纲要》课程空间教学的不足,本人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以便进一步提高《纲要》课程空间教学效能。
(一)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克服《纲要》课程空间教学不足的根本方法在于转变教学理念。《纲要》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讲“知识”,而是讲“道理”;不是背诵理论知识,而是内化道德信念。信息化时代绝不能忽略网络技术,但教师不应过分强调网络教学技术的作用。世界大学城作为网络教学平台只是教学工具,空间教学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如果过分依赖网络技术而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艺术,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流于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无法达到。需要《纲要》课程教师明确的是:我们利用大学城空间平台是为了更多的提供学习资源,更好的开展互动式教学,在讨论、争论中辩明是非,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规律予以认同。
(二)尽快提升师生素质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对师生的技能和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信息素质是确保每位上课教师和每位学生充分利用空间的前提基础。
在教师方面,教师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源的能力应进一步提高。这首先要求任课教师加强自身教学技术的学习,包括世界大学城空间使用培训、本门课程所使用的主要功能培训、教学设备的操作和利用培训等。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纲要》课程教学内容为枯燥的史实和固化的评价;而在信息时代,历史又常常被各执一词、难辨黑白。所以在信息量巨大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现代信息素养,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准确鉴别、把握网络信息,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源。
在学生方面,《纲要》是一门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专业不同,学习基础各异,必须让所有学生了解如何查找本门课程资源、如何提交课程作业及如何参与互动环节等。
(三)积极加强平台支撑
学校管理方面,要加大硬件投入与校园网建设。部分学生受经济水平的制约,没有电脑,就很难按质保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此外,在学生上网高峰期,网速很慢,直接影响空间教学。学校可以考虑为学生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免费机房或者进一步改善校园网网络质量。[2]
大学城管理方面,要降低技术门槛、加强技术支撑。在利用“世界大学城”教学过程中,制作和上传相关资料时需要运用多种软件,对于大多数《纲要》老师来说,不熟悉专业性较强的软件操作带来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建议世界大学城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简化制作程序。同时,世界大学城密码找回程序设计不合理,需要各级管理员人力操作,也带来了时间上的浪费。这都是在平台上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世界大学城”平台引入《纲要》课程教学是当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对《纲要》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笔者抛砖引玉,期盼同行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个问题,以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张冬梅,张丽红.《纲要》课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研究[J].黑河学刊,2015,(1):79-80.
[2]胡彩玲,周静,陈东旭.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有机化学》空间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广州化工,2012,(11):187-188.
(责任编辑:魏登云)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of The Outline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ization
CAO Su-fang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27000,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space teaching mode is applied to the course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via the platform of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enriching theoretical teaching,changing the mode of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space.However,it is still a long way to realize the ultimate goal perfectly an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pace teaching mode.The operation of the practical mode needs improving.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experience and its shortcoming,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 in time,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strengthen the platform support actively.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China;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the city of the World University;teaching
G642
A
1009-3583(2015)-0114-04
2015-06-15
吉首大学2014年度教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4SYJG042)
曹素芳,女(土家族),湖南慈利人,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