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疆塔城与哈萨克斯坦乌尔加尔县两地之间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是双方发展边境游的迫切需要。以人流带动资金流、物流,以旅游的发展促进双方当地居民的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发展等,进一步增进两地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
[D O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5.03.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5)03-0037-03
[收稿日期]2015-06-18
[作者简介]程建梅,新疆塔城市委党校,讲师。
一、塔城市提出发展边境游的背景
巴克图口岸距塔城市12公里交通便利,是全疆陆路口岸中运输成本最低的口岸,是中国西部通往中亚及欧洲的交通要道,巴克图口岸已有250多年的通商历史,成为商贸、旅游和与独联体国家及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1990年10月20日,经上级批准,巴克图口岸临时通关过货过人。1994年3月14日被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1995年7月1日,口岸正式宣布对第三国开放,成为新疆三个向第三国开放的一类口岸(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之一。2009年,国家批复在巴克图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实行哈国公民“一日免签”政策。2010年12月,国家外交部下发了《关于在新疆对哈萨克斯坦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实行“三日免签”管理制度的复函》,将巴克图口岸确定为边民互市贸易“三日免签”政策试点口岸。2012年,塔城市委、政府提出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坚定不移地走“文化立市、生态美区、旅游富民、边贸兴业”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旅游业,并积极开展巴克图口岸边境游。2012年9月26日,地委委员、塔城市委书记张岩率领党政代表团访问哈国东哈州,并代表行署与东哈州州长萨帕尔巴耶夫就加强边境旅游合作、经济、贸易及科学、技术、文化等事项达成共识,签署了以促进推动中方人员到阿拉湖免签三日游为主要内容的15个具体合作项目的备忘录。2013年4月11日国家旅游局同意开通塔城市至哈国东哈州乌尔加县3日游边境旅游线路,这是全疆近20年内首次获得国家旅游局批复的跨境旅游线路,也是国家公安部在停办全国跨境游旅游线路落实异地办证政策后批复新疆的第一条边境游旅游线路。
二、塔城市发展边境游的意义及取得成绩
(一)发展意义
1.大力发展经济及对外贸易的需要
巴克图口岸距哈萨克斯坦乌尔加尔县120公里,距塞米市570公里,距阿亚古孜铁路250公里,距阿拉木图市1000公里。巴克图口岸柏油路与哈国相通,交通十分便利,通讯光缆程控电话与全国联网,信息通畅。市委、政府依据国家旅游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业,拉动内需,发展巴克图对外贸易,带动塔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2.区域经济相互发展的需要
塔城市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接壤。哈萨克斯坦东哈州渔业、森林、煤炭工业发达,是哈国重工业基地。但轻工业落后,居民日用工业消费紧缺。我国轻工业发达,如:服装、鞋帽、纺织品、食品、家用电器、小五金、机电产品、建材、日用百货等商品丰富且价格便宜。各国游客到哈国旅游给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为其经济注入了活力,解决了就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建立边贸旅游市场,可以更好的促进开发国内外商品。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衔接,进一步扩大两国的交往,形成贸易互补的区域性大市场。
3.国家重视、政策扶持
巴克图口岸边境旅游作为塔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头项目,该项目的筹建、策划、洽谈到立项建设得到国家、自治区、地区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由于目前塔城旅游发展迅速,游客数量每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的大部分游客都希望能就近从巴克图口岸处赴哈国邻近国家地区旅游,观光。塔城市委提出把境外旅游作为塔城市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边境旅游有着广泛的市场。同时塔城市发展边境旅游有利于稳定边疆,巩固国防,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增进相邻国家和人民以及内地与边境地区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必将对塔城的经济腾飞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必将造福于塔城人民。
(二)取得成绩
1.入境游发展情况
自2010年12月,国家外交部下发了《关于在新疆对哈萨克斯坦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区实行“三日免签”管理制度的复函》,将巴克图口岸确定为边民互市贸易“三日免签”政策试点口岸。截止目前,中哈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共接待哈国免签入境互市团1571批,免签入境哈国公民共计48919人,其购货金额约5145.207万元人民币(其中2015年1月1日-4月30日中哈边民互市共接待哈国入境团229批,免签入境人数7779人,免签入境人员购货金额约为699.209万元人民币)。
2.中哈边民互市“三日免签”工作步入正轨
为促使中哈边民互市“三日免签”工作良性运转,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边民互市“三日免签”哈国入境人员管理工作。一是制定了《“三日免签”哈国入境公民须知》,并安排专职人员对入境哈国公民进行宣讲。二是与哈国6家长期开展“三日免签”的组团公司以及中方地接公司西部公司分别签订了《中哈边民互市“三日免签”工作管理责任书》,对哈方组团公司、中方地接公司的资质、责任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三是不定期对西部公司开展边民互市“三日免签”哈国入境人员地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三日免签”工作顺利开展。四是组织哈方6家旅游企业负责人参观了红楼博物馆、巴克图辽塔新区等景点,使他们对塔城文化旅游发展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为今后哈国公民来塔城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出境游发展情况
(1)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2013年5月3日,中哈两国旅行社代表就有关中国新疆塔城市与哈国东哈州乌尔加尔县出入境旅游在塔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2)组织边境游旅游培训暨座谈会。2013年6月2日,自治旅游局监督管理处在塔城市组织召开塔城边境旅游培训暨座谈会,针对承担边境游国内四家旅行社责任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成功举办首发团。2013年6月26日,举行新疆塔城市赴哈萨克斯坦乌尔加尔县边境旅游首发团启动仪式。首批16名中国公民赴哈国东哈州乌尔加县阿拉湖“三日游”。
(4)制作《新疆塔城至哈萨克斯坦边境旅游发展研究报告》。为促进新疆塔城至哈萨克斯坦边境旅游的发展,规划边境旅游开展的现实路径,塔城市委托北京全景大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策划制作了《新疆塔城至哈萨克斯坦边境旅游发展研究报告》。
(5)出境游工作彰显常态化。通过地、市旅游局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及推动,使塔城市边境游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截止2014年底共成功组织6批次80多人赴阿拉湖出境旅游,首次实现了通过团签和市场化运作方式组织赴哈国阿拉湖旅游团。
(6)社会经济效益。根据统计预算,在100万游客中,如果按照30%的游客进行出境游,则有30万人次,按每人的出国手续费用30美元,即200元人民币计算,出国手续费用每年可为当地创造近6000万元的收入。同时,游客出境游每天的食宿、购物、观光费用也相当可观,预计每天将花300元左右。所以,出境游即可以为巴克图口岸带来可观的收入,又可以为口岸周边地区及哈国相关地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强有力地促进当地的旅游,服务行业发展,拉动消费,而口岸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将进一步推动出境游的发展,从而形成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良好循环。
三、塔城市边境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中方人员赴哈国三日边境游是持护照带签证、团进团出的方式进行的,同时签证办理要求所有新疆籍出境人员必须到哈国驻乌鲁木齐签证处进行面签。
二是签证的办理。目前我们所办理的签证均为商业签证,委托中介机构办理。哈萨克斯坦不是我国旅游目的地国,办理签证并面签的形式,不仅花费时间较长,而且费用较高,严重阻碍边境游的进一步开展。
三是哈方旅行社未做好充分的接团准备,无接待国际性旅游团队经验,特别是在人员接待和费用上随意性太大,致使中方旅行社无法与哈方旅行社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合作。
四是口岸通关手续办理时间过长,没有专门的团队通道。
五是人员范围的限制。目前能持有护照和签证形式赴哈国阿拉湖边境游的仅限于新疆户籍范围内的人员。
六是受气候的影响,阿拉湖的旅游时间仅为每年的6—8月,旅游期较短,旅游内容较少。同时乌尔加尔县购物环境一般,大型超市较少,旅游商品不是很丰富。
(二)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是实施团签方式。根据目前的情况,应尽快落实签证的办理方式、流程、时间,解决面签的问题。建议政府应向哈国驻乌鲁木齐签证处对中方团进团出的旅游团队给予时间方便,取消面签,以团签的形式进行。
二是实施通行证方式。这种方式是发展边境游的优选方式。建议政府应向哈方建议同意中方公民以持通行证的形式即双方政府或有关部门签订协议,约定双方认可的边境游通行证件,到哈方指定区域进行出境旅游。
三是实施免签方式。为了实现中哈双方“三日免签”互惠互利、对等发展,建议政府应向哈方建议同意中方公民以持护照免签的形式到哈国指定区域出境旅游,以更好的推动中哈双方“三日免签”的发展,实现中哈双方合作与共赢。
四是打造出适合中国游客的旅游产品。主要是最大化利用中方相关企业资源,结合兴塔公司国际联运车队,整合资源,打造出适合中国游客赴哈萨克斯坦乌尔加尔县三日游的旅游产品。
五是建立互惠互利机制。积极鼓励并支持两地旅行社之间建立互惠互利的联系与交流机制,便于两地旅行社之间开展旅游活动,同时加强两地间的警务合作,保证双方游客旅游活动期间的安全。
六是树立出旅良好形象。积极做好出境旅游公民文明旅游的培训,树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周钰]
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