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进秀 河口县人民政府县长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0期中青班学员
边民互市贸易是我国沿边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施兴边富民、发展边境地区经济、维护边疆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分布在全国9个省区,其中广西、云南由于历史和地域原因,民族跨境而居,商品交换互补性强,边民互市发展较快,交易份额占全国的80%以上,广大边境地区边民积极参与到互市贸易,成为边境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是,近年来随着互市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商品免税金额的逐步提高,原有的互市贸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已跟不上形势发展步伐。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加快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新时期国家加快沿边开放、实施兴边富民战略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从而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水平、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是当前亟需我们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河口县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边境地区政府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日渐强烈。特别是2016年边民互市贸易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河口县发展边民互市贸易的热情高涨,形成了“政府引导、边民参与”的格局,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互市贸易也从边民自产、自销、自用形态,发展为规模性的经营销售形态,贸易链条进一步拉长。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基础薄弱,财政不足,对互市点基础设施的投入有限,河口县唯一的北山边民互市贸易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货场规模小,仓储装卸能力低,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互市贸易“穿岸而过”很少落地加工,绝大部分商品从河口县入境后直接运到广东、浙江、福建等内地省份进行深加工,边境贸易缺乏产业链支撑,拉动地方经济作用十分有限。基于以上情况,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在看到互市贸易成为兴边富民重要途径的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当前利用互市贸易渠道走私的风险日趋严峻、互市贸易制度法规不健全凸显的风险日趋复杂,严重影响了互市贸易的健康发展及其“政策红利”对边民的真正惠及。第一,防范边境走私风险日趋严峻。通过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开正门、堵邪门、畅国门”,互市贸易一定程度上成为化解当前边境走私风险隐患的措施。第二,互市贸易政策法规严重滞后于形势发展。《国务院关于边境贸易有关问题的通知》《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其中的条款规定已与当前互市贸易发展的实际不相适应,这不但使海关面临着监管压力和执法风险,也影响了互市贸易实际政策的功能发挥。
由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逐渐形成,特别是国家提高边境地区互市贸易进口免税额度,促使了沿边地区互市贸易的迅猛发展,逐步成为边境地区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和支柱。与此同时,互市贸易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地方政府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口岸和互市点仓储、物流、运输、餐饮、旅馆等第三产业发展,解决了一部分边民的收入问题。但是,我们也发现,互市贸易的“政策红利”在实际中往往被幕后外地企业或老板所操纵,边民仅靠出卖劳力获得微薄收入,未能很好实现脱贫致富和地方财政增收。基于此,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边民资源集中、优势互补的集约化经营,以适应互市贸易规模发展需要,切断外地幕后老板攫取“政策红利”的链条,实实在在让边民得实惠,地方财政能够增收。同时,通过互市贸易转型升级,也可以大大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团结,深化中越双方各层次各领域交往,实现我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战略,有效发挥安边固疆的作用。
一是由于越方对从中国进口的边民互市商品提高征税额度,导致2013年以来边民互市出口商品大幅下降。从统计数据看,河口县互市出口总额占互市交易总额的1%左右,发展极不平衡。二是越南老街海关认可的互市通道为南溪河口岸,而通过北山口岸出口到越南金城口岸的互市商品,越南海关按一般贸易报关收费,加上汽车运输倒装等增加了互市商品出口成本,导致一些边民互市出口商品只有选择从南溪河自行车通道出口,影响了互市贸易出口的增长。
由于北山边民互市贸易市场一期规划建设面积仅60多亩,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大型运输车辆停靠、交易、海关查验等的实际需要,影响了全面放开直接采用大型车辆运输互市进口商品通关。除放开的4种水果以外,其他商品仍需要在越南金城货场采用小型货场倒转,大大增加了通关成本,导致河口县口岸边民互市的发展优势尚未充分释放。
由于边民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的缺失,尽管互市交易量不断攀升,但互市贸易商品仅为“借道过境”,贸易优势未转换成产业优势,出现互市商品在国内运输途中经常被广东、广西等地执法部门暂扣,再加上还未启动边民互市贸易税费改革,边民互市对拉动县域经济的作用不明显,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小,同时也制约了边民互市的持续健康增长。
近年来,随着互市贸易的快速发展及其商品免税金额的逐步提高,原有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跟不上形势发展步伐,特别是《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制约了互市贸易的科学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急需国家、省级层面尽快完善边民互市贸易政策,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加快互市贸易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新时期国家加快沿边开放、实施兴边富民战略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水平、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互市贸易定义等内容。重点完善互市贸易定义、贸易主体、商品性质、商品及运输工具监管等内容。同时,在办法中增加名词解释部分,明确能够从事互市贸易的“边民”的定义范围、管理部门、申报程序等。二是放宽互市免税政策商品原产地范围。鉴于现行政策法规没有明确限制、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亚太经合组织不断深化、互市贸易总量规模不大等因素,可将互市贸易原产地放宽至东盟和亚太地区,并通过建立辖区互市商品目录和商品价格表等,确保海关对互市商品管控到位,实现健康有序进行。三是完善限定措施,规范互市商品在国内市场的流通。鉴于边民按每人每天8000元的互市免税额度的进口交易商品,已远远超出边民自用所需,销售成为边民从事互市贸易脱贫增收的实际需求,需要尽快规范互市商品销售、收购行为,确保国内流通合法合规,避免在外运途中发生暂扣。
学习借鉴广西有益经验,建议省人民政府尽快研究出台《云南省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管理规定》,有利于促进云南边民互市转型升级和健康有序发展。2016年6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新的《广西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商品管理规定》,放宽了边民带进产品种类的限度。规定边民互市进口商品不再受原产地(越南)限制,只要是以满足边民生活需要为目的,均能享受互市贸易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规定边民每人每日可带进限额、限量两类商品,总价值不超过免税额度即可;规定首次全面纳入检验检疫部门对边民互市的监管职能等。
目前,由企业大量收购边民互市商品,直接集中运往内地,容易造成“过道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推动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这不仅给边民就业、产业发展带来应有实惠,还可以将国家政策红利最大限度留在地方,同时也能够有效遏制边境走私。为此,一是建立“合作社”或“互助组”经营模式下,通过招商引资组建边境加工企业,将“合作社”或“互助组”免税进口商品实行贸工结合,从单一的“穿境而过”通道式经济转变为落地加工,转变为多元发展的口岸“加工型产业”实体经济,延长互市产业链,提升社会和经济综合效应。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加强互市贸易点基础设施及海关等口岸联检部门设施设备配套建设,推动中方与越南互市点设施改造对接,实现互市贸易便利运输,努力创造促进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和环境。
一是树立“培育市场、规范管理、富裕边民、财政增效、打击走私”的互市贸易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口岸经济意识、富民兴边意识,推动河口县互市贸易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二是根据互市贸易的特点,加强与联检部门协调配合,实行海关、检验检疫、边防检查等部门的“三个一”工作模式,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实现安全、便利、高效管理,推动互市贸易产业化发展。三是加快边民互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交易、服务、查验等功能。同时,创新“边民互市+金融服务”“党支部+互助组+贫困户”的新模式,为边民互市贸易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为“借力边民互市,实现精准扶贫”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