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100091)
时代问题是关系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赵曜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100091)
时代问题是观察国际问题的一个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们正确认识所处时代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其基本特征,一是世界范围的由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过渡,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并存和历史性竞争,三是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崩溃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全面胜利。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国情和世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时代特征;发展阶段;重大意义
时代问题是我们观察国际问题的一个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能否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事关我们能否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纲领、路线和政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为我们正确认识所处时代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著作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时代问题。但是,比较全面、集中论述时代问题是列宁在1915年所写的《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列宁在这篇论文中科学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基本内涵有二。
一是强调时代是政治历史概念而不是经济、科技或其他概念。“时代”一词,早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前的历史文献和学者著作中就曾使用过,它是古今中外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例如,考古学家依据技术工具的变化和进步,把古代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在探讨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时,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科技学者依据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近现代史上使用过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原子时代、信息时代等等。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与上述不同。列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指出所谓时代是指“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1](P143)所谓时代,是指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哪个先进阶级推动的历史发展的总潮流和总趋势,是一个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是一个政治历史概念。
二是强调大时代而不是小时代。列宁说:“这里谈的是大的历史时代。”[1](P143)列宁把资产阶级开辟的大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到1871年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和全盛时代;第二时期是从1871年巴黎公社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资产阶级的绝对统治和开始震动的时代;第三时期是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是帝国主义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发生动荡和由帝国主义引起的动荡的时代。这三个时期,就是三个小时代。这就是说,一个大时代包括若干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就是小时代,或称“当代”、“现时代”。
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有两种不同表述。一个是斯大林于1924年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说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由于斯大林的权力地位和声望,这个论断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另一个是1957年在莫斯科召开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工人党会议上通过的《莫斯科宣言》的概括: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是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应当说后一个表述比较确切。我们党在《宣言》上是签了字的。其一,就时代的起点来说,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其意义无法和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十月革命相比。十月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劳动群众所进行的一场深刻社会革命,它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在世界1/6的土地上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历史的进程。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时代“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所写《震撼世界的十天》的俄国十月革命。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敏锐的眼光,实录了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变的客观事实,并深刻地分析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列宁对这本书给以高度评价。其二,就时代的内容来说,“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比“无产阶级革命”要全面、充实和确切得多。
时代特征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区别于其他时代的主要标志的理论概括。我们时代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一是世界范围的由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逐步过渡。社会主义在不到200年时间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体破土而出,从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这个过渡是逐步的、长期的,不是一两个世纪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几个世纪、一代一代的奋斗才能实现。“过渡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基本特征。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并存和历史性竞争。“一球两制”将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两种制度怎么并存?列宁在十月革命之后就曾提出要和平共处而不要战争共处。但是,列宁认为由暂时的相对均势状态而形成的和平共处是极不稳固的,很难持久。因而,和平共处原则只能是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一种策略步骤。“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它们就不能和平相处,最后不是这个胜利,就是那个胜利;不是为苏维埃共和国唱挽歌,就是为世界资本主义唱挽歌。”[2](P78)现在我们倡导的和平共处则不同,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社会制度国家,甚至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长期战略方针。从现实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对立体系的和平共处,不可能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难以确定其历史界限的长期过程。和平共处不是没有斗争,两种制度正处在历史性竞争中。竞争和竞赛不同,竞赛是谁先谁后的问题,竞争是谁胜谁负的问题。胜负的关键是制度、模式的优劣。三是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体系的彻底崩溃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全面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斗争,亚非拉三大洲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宣告独立,资本主义经营了几个世纪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了。这是继十月革命、中国革命之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就大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属于民族民主革命范畴,它的胜利为下一步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拉美一些左翼掌权的国家正在引导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我们这个大时代也有若干个发展阶段,即小时代。大体上可以说,以上个世纪70年代为界限,前一阶段的趋势是战争与革命,后一阶段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只是说明世界的大潮已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两大主题已经解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头等重大任务,人们期盼暴力、战争和饥饿、贫困远离人类。但是,由于受到霸权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势力的干扰,天下并不太平;又由于受到资本主义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发展也受到很大拖累。正如邓小平所说:“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3](P353)
20世纪末发生的苏东剧变,是一场政治大地震,使社会主义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但是,它并没有改变时代的性质和趋势。正如列宁所说:“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型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1](P143)“有时后退的运动”,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的大趋势。苏东剧变后不到20年就发生了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严重经济衰退,发展中的新兴国家异军突起,社会主义的回升和中国的崛起,充分说明了列宁这个论断的正确。
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国情和世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国情和世情都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性概念。就国情来说,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人口、土地面积、资源,历史传统等等。其中的基本国情是指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发展阶段。就世情来说,主要包括所处时代、世界格局、国际形势、大国关系、周边环境等五个不同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时代特征,它反映一个较长阶段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第二个层次是世界格局,它是指一个历史时期在一定力量对比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三次大变动。第一次,是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到1991年苏联解体,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第二次,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1世纪初,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单极”世界格局。第三次,是从本世纪初的“9·11”事件,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下降,从顶峰上跌落,新兴国家异军突起,世界格局从单极向多极过渡。美国仍是现实多极中最强大的一极,中国、俄罗斯、印度、欧盟、日本也都构成一极。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是一个积极的发展,世界上的事情,由一两个国家说了算不好,应该由各国协商解决才好。第三个层次是国际形势。主要是指东西、南北、西西、南南、东东、北北各种矛盾的现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总体缓和、局部紧张,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没变,我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第四个层次是大国关系。大国关系如何,对国际事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当今中国既是大国又是强国,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探索与一些国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第五个层次是周边环境。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更为直接。我国领土辽阔,仅陆地接壤的就有十几个国家,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由于我国长期执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策,过去周边环境是相对和平和稳定的。但是,自从美国战略东移,提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以后,利用日本、菲律宾等与我国领土的争议,把东海、南海搅得一团混乱,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容淡定认真以对。
正确认识和把握世情特别是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它是我们党制定纲领、路线、政策特别是国际战略与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其次,它对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透过现象认清实质,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帮助广大干部和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列宁全集:第26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列宁全集:第40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郭彦英]
Current Affairs with Overall and Strategic Importance
ZHAO Yao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Socialism,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China)
The major issues of an era serve as the epitome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issues and strategies.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the era serves 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urrent world situation.According to 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the era,we are still in a historical transition from capitalism to socialism.Marxists’predictions about some major facts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hase include a worldwide transition from capitalism and pre-capitalist society to socialist society,a long-term coexistence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the final collapse of the colonial system of capitalism and the victory of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arxist political party’s socialist practice,a proper evaluation of national condition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urrent affairs;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the era;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e;the stage of development;great significance
D61
A
1674-0955(2015)04-0031-04
2015-05-15
赵曜(193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原会长,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