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30 10:43谭国明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苏州215006
中国医疗保险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办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谭国明(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苏州 215006)

苏州推进“全民参保登记”的实践与思考

谭国明
(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苏州 215006)

本文客观阐述了苏州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实施背景及其做法,全面分析了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强化法律政策、完善参保机制、提高社保经办建设水平、拓展数据公共服务功能提出自身思考。

全民参保登记;社会保障治理能力;实时动态管理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按照国家关于实施“全民参保登记”部署要求,苏州以顶层设计为推动,以现有“城乡一体”社保为基础,以引导社会广泛参与为依托,于2014年10月全面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1 实施背景

本市2012年实现社会保障城乡并轨,初步建立起了“保障层次多元、覆盖人群广泛、转移衔接顺畅、管理服务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至2013年末,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为856.7万人,然而,目前仍有部分私营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游离于社会保障之外,个别用人单位因参保意识淡薄,存在着应保未保的现象,劳务派遣单位的参保情况也是良莠不齐。这部分人群中,除流动就业人员外,相当一部分是因无力负担缴费义务而中断的大龄参保对象。另外,因大量本市户籍人员流动到外地就业参保,由于不掌握具体情况,使得参保覆盖率等数据统计不够精确。

同时,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特别是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转型升级关键期、深化改革攻坚期、各类矛盾叠加期的特殊阶段,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撑力度已显捉襟见肘。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参保人数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新常态,就业和参保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社保基金收入减少,而社保待遇水平逐步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压力增加。

“全民参保登记”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对全市的参保情况作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完善参保数据,同时深入了解参保人群的需求,实现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迈进。

2 实施内容

“全民参保登记”管理模式从以单位为依托向以社区为依托、以个人为对象转变,登记参保范围由参保单位扩大到灵活就业人员、城乡未就业居民等全民范围,参保登记工作的要求更高,实施难度也更大。从本市实际来看,实施全民参保登记面临着参保登记工作量大、信息登记采集难、灵活就业人员、城乡未就业居民参保意识淡薄等一系列现实困难,但也具备一定有利条件。首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城乡并轨,全民参保意识较强,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提供制度保障。其次,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保经办建立起纵联“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社会保险经办(工作)机构的经办管理网络,将灵活就业和非就业居民参保及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69项社保业务下沉社区,社区成为居民家门口的社保中心。第三,金保工程上线,实现了与人社部平台3.0版的对接,统筹范围内参保人员“同人同城同库同卡同号”,并发放部颁标准的社会保障卡。建立全市社会保障数据资源库,人社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并通过公安、地税、工商等实时联网,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实现对常住人口各险种参保数据的集中管理,为实施全民参保登记提供数据支撑。

2.1顶层设计部署,构建实施框架与工作机制。按照“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分片实施”的总体要求,以社会保险统筹区为单位,2014年9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所有户籍人员和外来常住人口全部纳入登记范围,集中登记工作将于2015年底前完成。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及数据支撑,与公安、财政、教育、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建立起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2自主研发系统,搭建信息采集与管理平台。自主研发“全民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并与“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平台”“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社区平台”对接,纵向延伸到四级社保经办(工作)机构。该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常住人口社保信息管理平台,主要是开展常住人口与全市参保人员数据比对,建立市区常住人口参保情况信息库;社区全民参保登记操作平台,依托社区,开展上门走访和信息采集登记工作;社区全民参保登记移动平台,集信息采集、上传和查询于一体;全民参保登记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对所有的数据比对、采集进度和相关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统计分析,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模型和算法,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为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依托该系统,可实现跨地区、跨险种、跨部门的数据比对,提高信息登记和确认工作的有效性。

2.3经办组织实施,形成全民参保登记全程化管理与服务体系。

实施准备:一是制定参保个人的入户调查和未参保单位的登记告知两个经办流程,对采集对象、采集内容、入户调查、告知对象、告知内容及完成时间等统一操作。二是开展数据比对,按照市、区、街道、社区、户进行五级定位,确定入户调查名单。三是设计《信息采集表》,包括人员信息、联系方式、就业状况、采集状态、参保情况、未参保原因等18项指标,全面掌握人员参保状况。四是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集中培训。集中登记:由市级经办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各区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信息的采集组织实施,各街道(乡镇)负责组织、指导和督查社区工作,社区则依托基层平台,安排社区(村)协管员对所辖范围内人员进入户登记。集中考核:在集中登记工作结束后,对所有相关单位进行一次性集中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管理、入户调查、信息录入和参保扩面四个方面、19项指标,强化工作成效。

同时,将宣传引导和提升服务贯穿登记工作始终。依托政务微博、门户网站、官方微信等渠道,宣传解释社会保险政策,提高参保积极性。继续推广实施“网上社保申报、网上异地转移、网上就医结算、网上待遇支付、网上资格认证、网上属地管理、网上社银平台、网上公共查询、网上预约业务、网上参保证明”等网上业务经办,积极推行“一窗式”服务,发放五险合一、覆盖各类人群的“个人权益记录单”,全面实行养老金就近领取、个人参保通过银行缴费、业务经办短信免费告知等便民服务举措,推进工作的顺利实施。

2.4实时动态管理,建立持续扩面和长效管理机制。对于采集到的未参保人信息数据定期与一体化系统数据和公安人口数据进行比对,将应保未保信息定期提请人社局责任部门依法处理,规范用工及参保行为,扩大参保覆盖面,建立起全方位联动的持续扩面机制。同时,定期对登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有关数据分析报告提供给人社等行政部门,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3 工作进展和问题分析

3.1工作进展。目前,市区统筹范围内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按照实施步骤,全部完成集中登记阶段工作,着手对登记工作进行集中考核,下一步将进入动态常态化管理。从实施推进来看,参保登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实现对未参保人员信息全面摸底。通过两个多月集中采集,基本摸清了市区统筹范围未参保人员底数,市区已登记完毕25个街道、269个社区,对未参保人员实现精确定位,从源头上全面提升了扩面征缴的工作水平和实际效果。二是初步建立起“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管理系统 ”。进一步完善人口数据信息、个人参保信息、未参保人员信息,初步建立市级集中管理,区、街道、社区共享共用的全民参保登记数据信息库。三是参保意识进一步增强。由“被动登记”到“主动参保”的良好社会效果初步显现,市区4956名未参保人员主动要求参保。

3.2问题分析。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的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对城乡未就业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采取的是自愿参保原则,社会保险法未对这类人群依法强制参保作出要求,给参保动员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二是社会治理机制尚待加强。人员信息的登记、核实不仅取决于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更取决于社会相关部门信息的实时更新。从市区参保登记结果来看,市区户籍人口走访率为100%,信息采集率为86.7%;外来人员走访率达74%,信息采集率为54.12%。分析原因主要有:其一,居住分散,存在人户分离,使得信息收集、整理、核对困难;其二,存在挂靠参保现象,比如部分大学生读书期间户口在学校,毕业后,未及时将户口迁走,导致无法核实登记;其三,有的参保人员统一落在单位集体户口,企业一旦不存在,其人员信息无法核实;其四,因房屋拆迁,住址发生变化,相关人员处于“失联”状态,无法采集信息。

三是参保各项机制有待完善。从续保机制来看,对参保中断人群,特别是大龄困难人员,没有持续的缴费能力,因而不能继续参保。从参保缴费机制来看,部分缴费满15年的人员,会选择中断参保。对外来人口来说,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不畅,导致自身不愿参保。

四是基层社保经办力量不足。我国目前医保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之比为1∶12408,本市社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为1∶23200 ,基层社保经办机构在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为确保走访的落实,登记工作通常利用双休日进行,并负责动态化管理具体运用和组织实施数据核对和信息维护,工作负担更重。

4 体会与思考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作为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和实施的必然性自不必说。当前社会保障发展是以提高“治理能力”和强化“依法实施”为主要方向,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让其不流于形式,长期动态实施,更好发挥其作用。

4.1强化法律政策推动力度。

始终坚持依法实施,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研究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清理本地的参保政策,为扩面拓展更大空间。如果社保法对灵活就业和居民均实行强制参保,将对全民登记参保工作带来更大的推动。

4.2完善参保各项机制。强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断保即止机制导向;建立制度衔接机制,职工保险一旦中断,可以自动纳入居民保险;完善续保帮保机制,通过“爱心”补贴、小额贷款等方式,将困难群体纳入保障体系。

4.3提高社保经办建设水平。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和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为参保登记提供组织、人员、经费保障。强化信息技术支持,做好信息采集、整理和数据分析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数据量化的精确度。着力优化业务流程和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增强群众对参保的认同、认可和信任。

4.4拓展数据公共服务功能。

根据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合理确定各险种扩面目标,形成持续扩面征缴机制;适应人口流动需要,实现城乡社保制度之间顺畅转移接续;依据政策决策需要,建立实施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动态分析,提供决策服务;从维护社保权益出发,为社保个人权益提供数据支撑;强化数据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1]尹蔚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40号) [Z]. 2014.

[3]胡晓义.加快健全经办服务体系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J].中国劳动保障,2014(2):10-11.

[4]胡晓义.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R].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2014-7-16.

[5]赵祥坤.参保登记走向全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9-27(3).

[6]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苏州市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实施意见( 苏府办[2014]167 号)[Z].2014.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Promoting the Registration of All-Insured in Suzhou

Tan Guoming (Suzhou Social Security Fund Management Center, Suzhou, 215006)

This paper objectively states the background and practice to carry out the registration of All-insure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thinking in the aspects of intensifying legal policy, improving covering mechanism, increasing operation ability of social insurance, broadening the public service function of data.

registration for universal coverage, the social security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the real-time dynamic management

F840.684 C913.7

A

1674-3830(2015)1-37-3

10.369/j.issn.1674-3830.2015.1.10

2014-12-22

谭国明,苏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险各险种经办管理与发展。

猜你喜欢
经办社会保险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社会保险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关系浅析